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

文档序号:1879343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步骤如下:①建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②找平:③砌砖:先铺水泥沙浆后砌第一层砖,再砌第二层直至砌到一定高度砌成主墙,主墙的每层砖包括若干块主砖首尾连接砌成一排,主砖体设有上、下惯通的通孔,相邻上、下层的主砖相互错开,上、下层主砖的通孔相通,形成墙体中空的空气循环隔热层;④封顶;⑤贴条砖;本发明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能有效的解决砌块墙壁体的渗、漏、裂等质量通病,而且施工简便,节省施工用水量和砂浆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尤其在缩短砌筑工期上有显著效果,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质量上的可靠性和经济适用性。
【专利说明】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墙体,一般由顺砖和丁砖交错设置而成。但是由于顺砖砖体和丁砖砖体的四个侧面都是平面,这样相邻的砖体在对接时,这样沙浆置于两个对接面之间,粘合不是很牢固,并且同一层面的顺砖和丁砖之间无法做到自对缝,上、下层之间也无法做到自对缝,需要用专门的工具才能实现,这就使得砌墙速度很慢,需要的人工也多。而且目前的墙体隔热保温效果不好,外界热量直接传递到室内,室内热量也很快散发到外界;在墙砌好后还需另外在外墙进行外装饰,即延长了墙体完成时间,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简便,节省施工用水量和砂浆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形成微循环通风中空墙体的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06]①建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
[0007]②找平:用水泥沙浆将建好的中空墙体方形框架的四个内壁和四个前壁填平,方便砌砖;`
[0008]③砌砖:先铺水泥沙浆后砌第一层砖,再砌第二层、第三层砖直至砌到一定高度砌成主墙,主墙的每层砖包括若干块主砖首尾连接砌成一排,主砖包括主砖体,主砖体包括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及连接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的左肋筋和右肋筋;左肋筋和右肋筋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左肋筋和右肋筋的上端均设有限位凸台,左肋筋和右肋筋的下端均设有与限位凸台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的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的上端设有凸条,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的下端设有与凸条匹配的下凹槽,左肋筋的外侧面前、后两侧设置有左侧凹槽和左侧凸筋;右肋筋的外侧面前、后两侧设置有右侧凹槽和右侧凸筋;主砖体设有上、下惯通的通孔,相邻上、下层的主砖相互错开,上、下层主砖的通孔相通,所述的限位槽大于限位凸台使同一层主砖与主砖之间横向相通,形成墙体中空的空气循环隔热层;砌到距离中空墙体框架的顶壁还有一段距离预留砌封顶砖的封顶空间;
[0009]④封顶;在上述封顶空间内砌封顶砖,该封顶砖包括内、夕卜二排并排排列的内排砖和外排砖,所述的内排砖和外排砖交叉倾斜砌成;使上述的主墙与封顶砖将中空墙体水泥框架填充完整;
[0010]⑤贴条砖;在砌好的墙体主墙、封顶砖以及中空墙体水泥框架的外表面贴上一层装饰用的条砖。[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还留有用于安装窗户的窗户空间,所述的窗户空间的最下面砌有一层门窗砖,门窗砖包括用于支撑门窗的封闭式的顶壁,顶壁的下部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壁和第二长条壁,在第一长条壁和第二长条壁的底面还设有下长槽,在第一长条壁和第二长条壁两侧连接有左肋筋和右肋筋;左肋筋和右肋筋的底面均设有填料槽,第一长条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二长条壁的左、右两侧交错设置有相匹配的竖向凸筋和竖向凹槽。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与窗户空间相接位置砌有转角砖,转角砖其包括由前侧边、后侧边、左侧边、右侧边组成的方形的墙砖体,墙砖体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右侧边的外侧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竖向凹槽和竖向凸条,所述的右侧边的下端面设有转角砖通风槽,所述的左侧边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的前侧边、后侧边和左侧边的上端面上设有相连通的凸缘;所述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的底面均设有横向凹槽。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还留有用于安装门的装门空间,主墙与装门空间相接位置砌有转角砖,转角砖其包括由前侧边、后侧边、左侧边、右侧边组成的方形的墙砖体,墙砖体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右侧边的外侧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竖向凹槽和竖向凸条,所述的右侧边的下端面设有转角砖通风槽,所述的左侧边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的前侧边、后侧边和左侧边的上端面上设有相连通的凸缘;所述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的底面均设有横向凹槽。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壁上还预埋有拉结筋,砌主墙的主砖的限位凸台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拉接筋的横向槽,主砖砌到一定高度使拉结筋埋填在横向槽内。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两个角贴有转角装饰条砖,转角装饰条砖包括两条相交成直角的第一条板砖和第二条板砖,第一条板砖和第二条板砖上部外侧面设有装饰凹槽。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顶空间与主墙之间还设有水泥横梁。
[0017]本发明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能有效的解决砌块墙壁体的渗、漏、裂等质量通病,而且施工简便,节省施工用水量和砂浆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尤其在缩短砌筑工期上有显著效果,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质量上的可靠性和经济适用性。
[0018]本发明建成的墙体形成一微循环通风中空墙壁体,其比传统的实心墙壁体节省三分之一的材料,该种砌筑工艺确保正反墙面平整度不超过5厘米,节省批档砂浆30%以上。
[0019]墙体连惯中空形成夹层,可方便灵活地布设水管、电线,减少室内的装饰工程量和费用,提高砌筑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管线在室内的布设,即增加美观,又提高空间使用率。
[0020]由于实施干作业施工,既有利于工地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也极大的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减少了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的积极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建成墙体的结构图(未贴条砖);
[0022]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建成的主墙的结构图;
[0023]图3是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建成的主墙的结构图(已安装门、窗);[0024]图4是主砖的立体图;
[0025]图5是主砖的立体图;
[0026]图6是主砖的仰视图;
[0027]图7是门窗砖的立体图;
[0028]图8是门窗砖的剖视图;
[0029]图9是门窗砖的侧视图;
[0030]图10是门窗砖的仰视图;
[0031]图11是转角砖的立体图;
[0032]图12是转角砖的仰视图;
[0033]图13是转角砖的剖视图;
[0034]图14是转角装饰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步骤如下:
[0036]①建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100 ;
[0037]②找平:用水泥沙浆将建好的`中空墙体方形框架的四个内壁1001和四个前壁1002填平,以方便砌砖;
[0038]③砌砖:先铺水泥沙浆后砌第一层砖,砌好第一层砖后等待水泥沙浆硬化后再砌第二层、第三层砖直至砌到一定高度砌成主墙101,主墙101的每层砖包括若干块主砖10首尾连接砌成一排,主砖包括主砖体11,主砖体11包括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及连接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的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 ;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的上端均设有限位凸台16,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的下端均设有与限位凸台16匹配的限位槽17 ;所述的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的上端设有凸条18,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的下端设有与凸条18匹配的下凹槽19,主砖体11设有上、下惯通的通孔110,相邻上、下层的主砖相互错开,上、下层主砖的通孔110相通,所述的限位槽17大于限位凸台16使同一层主砖与主砖之间横向相通,形成墙体中空的空气循环隔热层;砌到距离中空墙体框架的顶壁还有一段距离预留砌封顶砖的封顶空间102 ;
[0039]④封顶;在上述封顶空间102内砌封顶砖103,该封顶砖103包括内、外二排并排排列的内排砖和外排砖(图中未示),所述的内排砖和外排砖交叉倾斜砌成;使上述的主墙101与封顶砖103将中空墙体水泥框架填充完整;
[0040]⑤贴条砖;在砌好的墙体主墙101、封顶砖103以及中空墙体水泥框架100的外表面贴上一层装饰用的条砖104。
[0041]主墙101还留有用于安装窗户的窗户空间105,所述的窗户空间105的最下面砌有一层门窗砖106,门窗砖106包括用于支撑门窗的封闭式的顶壁20,顶壁20的下部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壁21和第二长条壁22,在第一长条壁21和第二长条壁22两侧连接有左肋筋23和右肋筋24 ;左肋筋23和右肋筋24的底面均设有填料槽25,第一长条壁21的左、右两侧和第二长条壁22的左、右两侧交错设置有相匹配的竖向凸筋26和竖向凹槽27。[0042]主墙与窗户空间105相接位置砌有转角砖108,转角砖108其包括由前侧边31、后侧边32、左侧边33、右侧边34组成的方形的墙砖体30,墙砖体30的中部设有通孔35,所述的右侧边34的外侧面341的前、后两侧设有竖向凹槽331和竖向凸条332,所述的右侧边34的下端面设有转角砖通风槽342,所述的左侧边33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的前侧边31、后侧边32和左侧边33的上端面上设有相连通的凸缘321 ;所述的前侧边31和后侧边32的底面均设有横向凹槽322。
[0043]主墙100还留有用于安装门的装门空间107,主墙与装门空间107相接位置砌有转角砖108,转角砖108其包括由前侧边31、后侧边32、左侧边33、右侧边34组成的方形的墙砖体30,墙砖体30的中部设有通孔322,所述的右侧边34的外侧面341的前、后两侧设有竖向凹槽331和竖向凸条332,所述的左侧边33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的前侧边31、后侧边32和左侧边33的上端面上设有相连通的凸缘321 ;所述的前侧边31和后侧边32的底面均设有横向凹槽322。
[0044]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壁上还预埋有拉结筋,砌主墙100的主砖的限位凸台16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拉接筋的横向槽161,主砖砌到一定高度使拉结筋埋填在横向槽161内。
[0045]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100的两个角和主墙的两个角还贴有转角装饰条砖109,转角装饰条砖109包括两条相交成直角的第一条板砖41和第二条板砖42,第一条板砖41和第二条板砖42上部外侧面设有装饰凹槽43。
[0046]封顶空间102与主墙100之间还设有水泥横梁(图中未示)。
【权利要求】
1.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建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100); ②找平:用水泥沙浆将建好的中空墙体方形框架的四个内壁(1001)和四个前壁(1002)填平,方便砌砖; ③砌砖:先铺水泥沙浆后砌第一层砖,再砌第二层、第三层砖直至砌到一定高度砌成主墙(101),主墙(101)的每层砖包括若干块主砖(10)首尾连接砌成一排,主砖包括主砖体(11),主砖体(11)包括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及连接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的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的上端均设有限位凸台(16),左肋筋(14)和右肋筋(15)的下端均设有与限位凸台(16)匹配的限位槽(17);所述的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的上端设有凸条(18),第一长条边(12)和第二长条边(13)的下端设有与凸条(18)匹配的下凹槽(19),左肋筋(14)的外侧面前、后两侧设置有左侧凹槽(141)和左侧凸筋(142);右肋筋(15)的外侧面前、后两侧设置有右侧凹槽(151)和右侧凸筋(152);主砖体(11)设有上、下惯通的通孔(110),相邻上、下层的主砖相互错开,上、下层主砖的通孔(110)相通,所述的限位槽(17)大于限位凸台(16)使同一层主砖与主砖之间横向相通,形成墙体中 空的空气循环隔热层;砌到距离中空墙体框架的顶壁还有一段距离预留砌封顶砖的封顶空间(102); ④封顶;在上述封顶空间(102)内砌封顶砖(103),该封顶砖(103)包括内、外二排并排排列的内排砖和外排砖,所述的内排砖和外排砖交叉倾斜砌成;使上述的主墙(101)与封顶砖(103)将中空墙体水泥框架填充完整; ⑤贴条砖;在砌好的墙体主墙(101)、封顶砖(103)以及中空墙体水泥框架(100)的外表面贴上一层装饰用的条砖(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101)还留有用于安装窗户的窗户空间(105),所述的窗户空间(105)的最下面砌有一层门窗砖(106),门窗砖(106)包括用于支撑门窗的封闭式的顶壁(20),顶壁(20)的下部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壁(21)和第二长条壁(22),在第一长条壁(21)和第二长条壁(22)的底面还设有下长槽(210),在第一长条壁(21)和第二长条壁(22)两侧连接有左肋筋(23)和右肋筋(24);左肋筋(23)和右肋筋(24)的底面均设有填料槽(25),第一长条壁(21)的左、右两侧和第二长条壁(22)的左、右两侧交错设置有相匹配的竖向凸筋(26)和竖向凹槽(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与窗户空间(105)相接位置砌有转角砖(108),转角砖(108)其包括由前侧边(31)、后侧边(32)、左侧边(33 )、右侧边(34)组成的方形的墙砖体(30 ),墙砖体(30 )的中部设有通孔(35 ),所述的右侧边(34)的外侧面(341)的前、后两侧设有竖向凹槽(331)和竖向凸条(332),所述的右侧边(34)的下端面设有转角砖通风槽(342),所述的左侧边(33)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的前侧边(31)、后侧边(32)和左侧边(33)的上端面上设有相连通的凸缘(321);所述的前侧边(31)和后侧边(32)的底面均设有横向凹槽(3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100)还留有用于安装门的装门空间(107),主墙与装门空间(107)相接位置砌有转角砖(108),转角砖(108 )其包括由前侧边(31)、后侧边(32 )、左侧边(33 )、右侧边(34 )组成的方形的墙砖体(30),墙砖体(30)的中部设有通孔(322),所述的右侧边(34)的外侧面(341)的前、后两侧设有竖向凹槽(331)和竖向凸条(332),所述的右侧边(34)的下端面设有转角砖通风槽(342),所述的左侧边(33)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的前侧边(31)、后侧边(32)和左侧边(33)的上端面上设有相连通的凸缘(321);所述的前侧边(31)和后侧边(32)的底面均设有横向凹槽(3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墙体水泥方形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壁上还预埋有拉结筋,砌主墙(100)的主砖的限位凸台(16)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拉接筋的横向槽(161),主砖砌到一定高度使拉结筋埋填在横向槽(1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墙两个角贴有转角装饰条砖(109),转角装饰条砖(109)包括两条相交成直角的第一条板砖(41)和第二条板砖(42 ),第一条板砖(41)和第二条板砖(42 )上部外侧面设有装饰凹槽(43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墙体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顶空间(102)与主墙(100)之间还 设有水泥横梁。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3437562SQ201310364563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钟粤 申请人:钟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