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釉及其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400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釉及其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80-85份、高岭土3-5份、天然河沙1-3份、熔块2-5份、降温剂4-6份、色料3-5份,该泥釉天然、环保、无毒,且资源丰富、自然美观,采用独特的配方,与坯体结合紧固,实现了色料与泥釉共同装饰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红壤陶制品的装饰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泥釉的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红壤陶坯体、制造泥釉、上泥釉、烧成,坯体在上完泥釉自然风干后,还可根据需要直接在泥釉表层绘彩上各种图案,烧制时不会出现跳釉、起泡及剥壳等现象,烧制完成后,泥釉绘彩的表层光滑,手感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及市场占有率。
【专利说明】一种泥釉及其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陶瓷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泥釉及其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0002]红壤陶制品的主要原料一红土资源丰富,坯体塑造性好且易成型,烧成温度范围广。在陶瓷生产技术中,红壤陶下装饰技术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修坯擦水处理后但未上釉的土坯上加彩,然后在其表面上一层透明釉,此种方法操作较简单易掌控,可用于较细腻的装置,但其表层的釉层只能采用透明釉,才能显示出绘彩的装饰效果,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单调的透明釉颜色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种方法是在上釉(色釉或透明釉)后的坯体上加彩,但由于色釉及透明釉的传统配方等存在的种种缺陷,此种方法较难掌握,不能制作太精细的纹饰,只能做些粗矿装饰,产品表面粗糙、手感差,造成产品档次总体偏低、市场价格不高等局面,而且,绘彩的原料大多以有机原料为主,原料气味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对人体有害。以上两种方法在烧制过程中都会出现起泡、跳釉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成品率低,色彩较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出红壤陶的高贵典雅,大大制约了红壤陶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泥釉及其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传统红壤陶装饰效果单一、表面粗糙、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泥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 80-85份、高岭土 3-5份、天然河沙1-3份、熔块2-5份、降温剂4-6份。
[0005]具体地,上述降温剂为干冰。
[0006]进一步地,该泥釉还包括色料3-5份。
[0007]优选地,方案一:该泥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 85份、高岭土 5份、天然河沙3份、熔块5份、降温剂6份、色料5份。
[0008]优选地,方案二:该泥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 80份、高岭土 3份、天然河沙1份、熔块2份、降温剂4份、色料3份。
[0009]优选地,方案三:该泥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 82份、高岭土 4份、天然河沙2份、熔块4份、降温剂5份、色料4份。
[0010]采用上述泥釉的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造红壤陶坯体: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 60-65份、长石5-10份、黑灰石5-10份、萤石5-10份、高岭土 5-10份、石英5-10份、无铅熔块3-5份、滑石2_3份、水20-30份,混匀后研磨成土浆,将土浆注入模具中0.5-1小时后脱模成型,常温下自然风干,再经过修坯擦水处理后自然风干,制得坯体;
步骤二,制造泥釉: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 80-85份、高岭土 3-5份、天然河沙1-3份、熔块2-5份、降温剂4-6份,放入球磨机里研磨10-12小时成土浆,取出过滤,滤液加入水60-80份搅拌,自然沉淀24-48小时,去掉沉淀物即得泥釉;
步骤三,上泥釉:将步骤(1)中制得的坯体放入步骤(2)中制得的泥釉中浸泡1-5秒,取出,自然风干;
步骤四,烧成:将上釉完成的产品在1020-1060°C烧制4-6小时,然后经6-10小时冷却
后出窑得成品。
[0011]其中,步骤(2)中原料的混合还包括色料3-5份。
[0012]该方法还包括步骤五,即直接在步骤三自然风干的陶制品的泥釉表层直接绘彩。
[0013]由上述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泥釉,天然、环保、无毒,且资源丰富、自然美观,采用独特的配方,与坯体结合紧固,同时可根据红壤陶制品颜色的装饰需要,直接在泥釉中加入色料,成为多色泥釉,实现了色料与泥釉共同装饰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红壤陶制品的装饰效果,丰富了红壤陶制品的艺术形式。
[0014]2、本发明红壤陶坯体的制作方法,坯体在上完泥釉自然风干后,还可根据需要直接在泥釉表层绘彩上各种图案,烧制时不会出现跳釉、起泡及剥壳等现象,烧制完成后,泥釉绘彩的表层光滑,手感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及市场占有率,同时,整个制作工艺只需一遍烧成,降低了能耗,节省了红壤陶制品的制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0016]实施例一
1、制造坯体: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65份、长石5份、黑灰石5份、萤石5份、高岭土 5份、石英5份、无铅熔块3份、滑石2份、水20份,混匀后研磨成土浆,将土浆注入模具中0.5小时后脱模成型,常温下自然风干,再经过修坯擦水处理后自然风干,制得坯体;
2、制造泥釉: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85份、高岭土 5份、天然河沙3份、熔块5份、干冰6份、橘红色着料5份,放入球磨机里研磨12小时成土浆,取出过滤,滤液加入水80份搅拌,自然沉淀48小时,去掉沉淀物即得泥釉;
3、上泥釉:将步骤(1)中制得的坯体放入步骤(2)中制得的泥釉中浸泡2.5秒,取出,自然风干;
4、烧成:将上釉完成的产品在1050°C烧制5小时,然后经9小时冷却后出窑得成品。
[0017]实施例二
1、制造坯体: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60份、长石6份、黑灰石6份、萤石6份、高岭土 6份、石英6份、无铅熔块4份、滑石2.5份、水25份,混匀后研磨成土浆,将土浆注入模具中0.75小时后脱模成型,常温下自然风干,再经过修坯擦水处理后自然风干,制得还体;
2、制造泥釉: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80份、高岭土 3份、天然河沙1份、无铅熔块2份、干冰4份、蓝色着料3份,放入球磨机里研磨10小时成土浆,取出过滤,滤液加入水60份搅拌,自然沉淀24小时,去掉沉淀物即得泥釉;3、上泥釉:将步骤(1)中制得的坯体放入步骤(2)中制得的泥釉中浸泡3.0秒,取出,自然风干;
4、绘彩:在步骤3自然风干的陶制品的泥釉表层直接绘上花草彩;
5、烧成:将绘彩完成的产品在1020°C烧制6小时,然后经10小时冷却后出窑得成品。
[0018]实施例三
1、制造坯体: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63份、长石8份、黑灰石8份、萤石8份、高岭土 8份、石英8份、无铅熔块4份、滑石3份、水30份,混匀后研磨成土浆,将土浆注入模具中0.8小时后脱模成型,常温下自然风干,再经过修坯擦水处理后自然风干,制得坯体;
2、制造泥釉: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82份、高岭土 4份、天然河沙2份、无铅熔块4份、 降温剂5份、朱红色着料4份,放入球磨机里研磨11小时成土浆,取出过滤,滤液加入水70份搅拌,自然沉淀36小时,去掉沉淀物即得泥釉;
3、上泥釉:将步骤(1)中制得的坯体放入步骤(2)中制得的泥釉中浸泡4.0秒,取出,自然风干;
4、绘彩:在步骤3自然风干的陶制品的泥釉表层直接绘上风景彩;
5、烧成:将绘彩完成的产品在1060°C烧制4小时,然后经6小时冷却后出窑得成品。
[0019]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泥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 80-85份、高岭土 3-5份、天然河沙1-3份、熔块2-5份、降温剂4-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剂为干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釉,其特征在于:该泥釉还包括色料3-5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釉,其特征在于:该泥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土 85份、高岭土 5份、天然河沙3份、熔块5份、降温剂6份、色料5份。
5.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泥釉的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造红壤陶坯体: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 60-65份、长石5-10份、黑灰石5-10份、萤石5-10份、高岭土 5-10份、石英5-10份、无铅熔块3-5份、滑石2_3份、水20-30份,混匀后研磨成土浆,将土浆注入模具中0.5-1小时后脱模成型,常温下自然风干,再经过修坯擦水处理后自然风干,制得坯体; 步骤二,制造泥釉: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红土 80-85份、高岭土 3-5份、天然河沙1-3份、熔块2-5份、降温剂4-6份,放入球磨机里研磨10-12小时成土浆,取出过滤,滤液加入水60-80份搅拌,自然沉淀24-48小时,去掉沉淀物即得泥釉; 步骤三,上泥釉:将步骤(1)中制得的坯体放入步骤(2)中制得的泥釉中浸泡1-5秒,取出,自然风干; 步骤四,烧成:将上釉完成的产品在1020-1060°C烧制4-6小时,然后经6-10小时冷却后出窑得成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原料的混合还包括色料3-5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壤陶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直接在步骤三自然风干的陶制品的泥釉表层直接绘彩。
【文档编号】C04B41/86GK103613409SQ20131059901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陈永定, 陈国生 申请人:陈永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