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和陶釉的烧制方法

文档序号:1944210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和陶釉的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器釉料的制备方法和陶釉的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陶器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具有音哑、不透明、吸水等特点。按粘土所含成分的不同,胚体呈白、青、褐、棕等色。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黑陶等。随着制陶术的发展和提高,其后又出现了印纹硬陶、铅釉陶、三彩陶等。陶器至今仍兴烧不衰。
铜官窑古称“石窑”,又名“长沙窑”。铜官窑是在1957年被发现的,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被基本认定为就是釉下彩的发源地。
铜官窑陶器是用铜官泥做胚体制作的陶器,一般称作铜官陶。
为了丰富陶器的色彩,陶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和陶釉的烧制方法,它配方独特,烧制出的陶器色泽鲜艳、亮丽,提高了陶器档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汤或面粉汤将过100-150目细的玻璃粉18-22重量份和红丹1重量份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0-60度。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为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汤或面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20重量份和红丹1重量份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5-60度。本发明所述陶器优选为铜官陶。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配制釉料按上述配方配制好釉料;上釉在常温下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颜色为米黄色。
本发明另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上述配方配制好釉料;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青釉。
本发明的再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上述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氧化铜粉0.7-0.8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绿色。
本发明再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上述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氧化铜粉0.7-0.8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鸡血红色。
本发明再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2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锰粉1.2-2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褐色。
本发明再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2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锰粉6-7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酱色。
本发明所述配料浓度为在标准温度20度下,用婆梅氏重表测量所得,使用时重表垂直于混合物水平面,让其自动下沉至不再下沉时为止读取表上数值即可。
本发明中红丹即为铅粉。
本发明所述面汤为用1公斤面粉与99公斤开水调和均匀所得。
本发明陶釉配料简单,成本低廉,烧制方法简单,烧成的陶器产品色彩丰富、色泽鲜艳、饱满,提高了陶器的档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用1公斤面粉与99公斤开水调和均匀得浓度为5.0-6.0度的面粉汤。
用浓度为5.0-6.0度的面粉汤将过150目细的玻璃粉90kg和红丹5kg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0度。
所述浓度为在标准温度20℃下,用“湖南祁阳浮计仪表厂婆梅氏重表”测量所得,使用时重表垂直于混合物水平面,让其自动下沉至不再下沉时为止读取表上数值即可。
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颜色为米黄色。
实施例2配制釉料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110kg和红丹5kg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60度;上釉在常温下将铜官泥做胚胎的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青釉。
实施例3配制釉料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100kg和红丹5kg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5度;并加入氧化铜粉0.7-0.8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铜官泥做胚胎的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绿色。
实施例4配制釉料用浓度为5.0-6.0度的面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100kg和红丹5kg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60度;并加入氧化铜粉0.7-0.8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铜官泥做胚胎的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鸡血红色。
实施例5配制釉料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100kg和红丹5kg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60度;并加入锰粉1.2-2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铜官泥做胚胎的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褐色。
实施例6配制釉料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100kg和红丹5kg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60度;并加入锰粉6-7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铜官泥做胚胎的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酱色。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汤或面粉汤将过100-150目细的玻璃粉18-22重量份和红丹1重量份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0-6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汤或面粉汤将过100目细的玻璃粉20重量份和红丹1重量份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5-60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为铜官陶。
4.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3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颜色为米黄色。
5.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3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上釉在常温下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青釉。
6.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3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氧化铜粉0.7-0.8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绿色。
7.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3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氧化铜粉0.7-0.8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鸡血红色。
8.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3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锰粉1.2-2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100℃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褐色。
9.一种陶釉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配制釉料按权利要求1-2之任一配方配制好釉料,并加入锰粉6-7重量份,混合均匀;上釉在常温下将陶器胚胎浸入釉料中对陶器胚胎进行浸釉,达到陶器胚胎表面都完全浸釉;晾干自然晾干至陶器表面釉的水份蒸发完;烧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土窑烧制,烧制7-8小时,过程为温度300℃时为4小时,中温800℃时为2小时,高温1200℃以上时为1-2个小时,停火、自然冷却后出窑,陶釉为酱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釉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用浓度为5.0-6.0度的米汤或面粉汤将过100-150目细的玻璃粉18-22重量份和红丹1重量份进行调和,调好后浓度为50-60度。本发明还公开了陶釉的烧制方法,它包括配制釉料、上釉、晾干和烧制步骤,它随着烧制的温度及添加的调色剂的不同而得到不同颜色的陶釉。本发明陶釉配料简单,成本低廉,烧制方法简单,烧成的陶器产品色彩丰富、色泽鲜艳、饱满,提高了陶器的档次。
文档编号C04B33/34GK1800107SQ20051013239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胡武强 申请人:胡武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