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475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屋面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屋面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屋面排气孔通常做法是在保温层内铺设竖向水平排气管,每间隔6m(36m2)设竖向排气孔与大气相连,这样做增加了防水附加层、竖向排气管及屋面排气管细部做法,且增加了屋面防水在排气管处的渗漏风险,使上人屋面的整体美观受到影响。虽然这类的施工结构确实的可以增加屋面排气的功效,但由于竖向的排气孔是直接地和大气相连通,所以难免地,存于空气中的粉尘、昆虫…等对象均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而进入到排气孔中,终究地各排气孔会因为这些存于空气中的粉尘而逐渐地堵塞,最后,屋面排气的功效将会丧失。同时,也因为排气孔是以竖向方式来设立,在天气不佳而阴雨连连的天气时,雨滴一样地会经由竖向设立的排气孔而进入到屋面的主结构体中,而使得屋面的主结构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而逐渐地因为湿气的作用而造成了锈蚀现象。为了屋面整体美观,减小屋面渗漏风险,同时还能减少工序节约材料,在既满足屋面排气效果的同时还能达到上述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排气结构即可达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在保证屋面正常排气的情况下,通过一种屋面排气结构,使屋面整体美观,并减少防水与排气管的细部做法,保证防水的整体可靠性,而且通过节约材料,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包括:第一层陶粒集气带,铺设在保温层内铺设管道位置;—圆孔,其是设置于位于该第一层陶粒集气带之上的女儿墙根部;一排气管,其是接入在该女儿墙根部的圆孔内,并安置在该第一层集气带上方,且是具有复数个排气眼;以及一第二层陶粒集气带,其是设置在该排气管上。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眼在管壁上采间隔30mm梅花状设置。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眼为直径5_的排气眼。所述排气带宽度为300_,厚度随保温层厚度。所述排气管间距6m纵横布置,在连接部位采用四通接头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屋面排气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屋面排气结构另一角度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屋面排气管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屋面排气结构构造,包括:一结构预留圆孔I,在女儿墙结构施工时,在根部间隔6m留设50mm圆洞,与保温层内部铺设的管道位置对应。第一层陶粒集气带2,干燥陶粒集气带2是位于保温层内,并铺设于该圆孔I之下方。—排气管3,该排气管3为直径40_的PVC管,该排气管3管壁设置直径5mm,间距30mm呈梅花状设置的排气眼31。第二层陶粒集气带21,其是设置在该排气管3之上,而和该第一层陶粒集气带2来将该排气管3夹设于中间,以其主要是用于包裹排气管3,保证排气管壁排气眼31不被堵塞,第一层陶粒集气带2、第二层陶粒集气带21间距相同于排气管3布置间距,集气带宽度为300mm,厚度随保温层厚度。在施工时,首先按照排气管排布间距在女儿墙结构施工时预留圆孔1,再按照屋面施工工艺进行各层施工,屋面铺设保温层时,按设计间距预留纵横第一层陶粒集气带2,完成后放置专用排气管3,最后铺设干燥之第二层陶粒集气带21,排气管3末端接入女儿墙上留设的圆孔内,并和外界大气相连接,从而形成侧向排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屋面排气结构,采用专用排气管3直接接入女儿墙上预留的圆孔内,然后再排气管四周放置陶粒碎块,末端接入女儿墙上留设的圆孔内,达到排气要求,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即节约材料,减少工序,使屋面整洁美观,同时不影响排气效果,符合绿色施工要求。鉴于以上所述本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在结构施工时按6m间距在女儿墙根部留设50mm圆孔,屋面清理干净后,铺设保温找坡层,施工过程中按6m*6m方格留设30cm方形槽,将专用排气管安装到位,纵横交接部位用四通进行连接,排气管端部直接插入女儿墙根部留设的圆孔内,在管道铺设完成后,用干燥陶粒碎块填满,防止排气管管壁孔眼,以达到最佳的排气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屋面采用侧向排气结构取消了竖向排气管,即解决了屋面细部多而造成的零乱感,增加了屋面的整体美观,保证了防水的整体可靠性,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层陶粒集气带,铺设在保温层内铺设管道位置; 一圆孔,其是设置于位于该第一层陶粒集气带之上的女儿墙根部; 一排气管,其是接入在该女儿墙根部的圆孔内,并安置在该第一层集气带上方,且是具有复数个排气眼;以及 一第二层陶粒集气带,其是设置在该排气管上。
2.如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所述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眼在管壁上采间隔30mm梅花状设置。
3.如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所述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眼为直径5mm的排气眼。
4.如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所述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带宽度为300mm,厚度随保温层厚度。
5.如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所述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间距6m纵横布置,在连接部位采用四通接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面排气结构,其是包括了第一层陶粒集气带,铺设在保温层内铺设管道位置,一圆孔,其是设置于该第一层陶粒集气带之上的女儿墙根部,一排气管,其接入在该女儿墙根部的圆孔内,并安置在该第一层集气带上方,且是具有复数个排气眼,以及一第二层陶粒集气带,其是设置在该排气管上,其可让屋面整体美观,减小屋面渗漏风险,同时还能减少工序节约材料。
文档编号E04D13/17GK203049950SQ2013200319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庞卫涛, 于成江, 王敏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