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稳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设计中大批高层塔楼下加大底盘(大面积裙房)的形式很常见,因大底盘裙房建筑设计用途一般需要大空间,这就要求结构设计时其竖向的承重砼墙尽量少,但上部塔楼为住宅或办公设计,不需要大空间,且高层结构必须要有一定的竖向承重砼墙,这样就导致上部有一批砼墙无法直接落在基础上,必须在裙房顶或某层设置转换层结构,把上部的砼墙落在转换大梁上。按结构设计要求,此转换大梁一般截面均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在2000mm以上,有的超过3000mm,且梁截面宽度较大,大多数为500mm以上。这样大截面现浇梁的施工荷载会很大,但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不会考虑这个施工荷载,施工时就要采取措施来解决或规避这个问题。目前为止主要有如下这些方案:1、普通方法支模,采用分层浇筑减荷的方法,把大梁按水平方向分两次浇捣,等第一次砼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捣第二次砼,这样可以利用第一次砼的强度,减轻荷载,此方法必须要设计人员计算后同意;2、按超重模板普通钢管或型钢支模,施工荷载通过钢管或型钢传递到下层,为安全考虑,下面几层必须层层设支撑,直到荷载传到建筑物基础为止,这样的话施工投入会很大,且施工不方便;3、利用框架柱临时搭设钢结构水平承重构件,把大梁的施工荷载通过钢结构层传递到建筑物的框架柱,这样可以避免荷载传到下面几层楼面,但投入的钢结构量会很大,且要等框架柱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施工下一步,会延长工期,在框架柱上还要附加设置一些牛腿和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结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经济实惠、无结构风险、无污染、拆装方便的承重支模架,且与普通支模架可以混合使用的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包括二根相间隔分布的槽钢梁,所述的槽钢梁间通过拉杆架相支撑固定,所述的槽钢梁的左端设有钢梁支撑固定位,所述的槽钢梁的右端设有斜撑固定位,所述的槽钢梁的头部与尾部分别设有槽钢固定孔。作为优选,所述的拉杆拉架设有三个,所述的拉杆架由拉杆呈交叉状分布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梁支撑固定位通过加强板相定位,所述的斜撑固定位中设有斜撑缺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结构紧凑,缩短工期,同时减少成本投入,操作方 便,承载性强,稳定性高。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包括二根相间隔分布的槽钢梁1,所述的槽钢梁I间通过拉杆架2相支撑固定,所述的槽钢梁I的左端设有钢梁支撑固定位3,所述的槽钢梁I的右端设有斜撑固定位4,所述的槽钢梁I的头部与尾部分别设有槽钢固定孔5。所述的拉杆拉架2设有三个,所述的拉杆架2由拉杆8呈交叉状分布组成。所述的钢梁支撑固定位3通过加强板6相定位,所述的斜撑固定位4中设有斜撑缺口 7。
权利要求1.一种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根相间隔分布的槽钢梁(I),所述的槽钢梁⑴间通过拉杆架⑵相支撑固定,所述的槽钢梁⑴的左端设有钢梁支撑固定位(3),所述的槽钢梁(I)的右端设有斜撑固定位(4),所述的槽钢梁(I)的头部与尾部分别设有槽钢固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拉架(2)设有三个,所述的拉杆架(2)由拉杆(8)呈交叉状分布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梁支撑固定位(3)通过加强板(6)相定位,所述的斜撑固定位(4)中设有斜撑缺口( 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稳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包括二根相间隔分布的槽钢梁,所述的槽钢梁间通过拉杆架相支撑固定,所述的槽钢梁的左端设有钢梁支撑固定位,所述的槽钢梁的右端设有斜撑固定位,所述的槽钢梁的头部与尾部分别设有槽钢固定孔。现浇砼大截面梁施工的型钢下缘拉杆稳定系统结构紧凑,缩短工期,同时减少成本投入,操作方便,承载性强,稳定性高。
文档编号E04G13/04GK203080915SQ20132003404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周明海, 李德军, 章泽锋 申请人:浙江宝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