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或墙板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34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板或墙板卡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板或墙板的铺装的卡件。
背景技术
地板或墙板在安装时需要用卡件进行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之间以及地板或墙板与龙骨之间的拼装固定。如图1所示,常规的卡件为T型卡件,其纵剖面为T型,由横向部分3和垂直连接横向部分底面中央的纵向部分4组成。T型卡件横向部分的中部开有竖直的螺丝通孔5,螺丝通孔穿透纵向部分。地板或墙板安装时,用其横向部分的两端卡在相邻两块侧壁开有U型槽的地板或墙板的槽内,然后用螺钉穿过螺丝通孔将T型卡件连同两侧的地板I或墙板紧固在龙骨2上,其与地板及龙骨的装配关系如图2所示。基于这种安装方式,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之间的缝隙至少大于插入缝隙间的螺钉的直径,由于螺钉的直径不可能太小,一般有3 5_,因此造成地板或墙板有至少3 5_的缝隙,不但影响美观,而且易使杂物落入缝隙中,难于清理,因此不适宜室内地面的铺装,一般只用于墙面或室外地面的铺装。另外,还有其它形状的卡件,但只是对T型卡件的横向部分进行变形,纵向部分不变,其与龙骨之间的固定方式与上述的T型卡件相同,都是用螺丝穿入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之间的缝隙中并旋入龙骨中加以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之间的缝隙显著减小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可使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之间的缝隙减小到2_或2_以下。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板或墙板卡件,包括用于卡在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侧壁卡槽内的横向部分,以及与横向部分中部底面连接的竖向部分,所述竖向部分与地板或墙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其底部为延伸至龙骨侧壁的延伸部,延伸部设有用于将卡件固定于龙骨侧壁的固定结构。进一步的,为使卡件可以承受较强压力,所述竖向部分和/或延伸部设有突出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部分左半部分为“ L”型,右半部分形状与左半部分形状对称。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为贴合于龙骨侧壁并与龙骨长度方向一致的延伸横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为开在延伸横臂上的螺丝通孔。为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所述延伸横臂的螺丝通孔位置上方还设有和延伸横臂形成一夹角的操作板,操作板开有第二螺丝通孔,螺丝可依次穿过操作板上的第二螺丝通孔及延伸横臂上的螺丝通孔固定于龙骨侧壁。所述延伸横臂与操作板的夹角为45°。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部分为片状或细条状。[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片状为开有镂空图案的片状。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技术中卡件的固定安装方式,使卡件与龙骨的固定安装位置由龙骨面层改为龙骨侧壁,正由于螺丝安装位置(即螺丝通孔)不需要设置在相邻两块地板之间缝隙处的卡件横向部分并贯穿竖向部分,因此可将竖向部分设计为小于或等于2_的片状,从而使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间的缝隙减小到2_或2_以下,改变塑木复合地板不适合于室内地面的铺装的现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为常规T型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常规T型卡件与地板及龙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地板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实施例地板卡件与地板及龙骨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3及图4所示,一种地板卡件,用于安装U型卡槽的塑木复合地板,其包括用于卡在相邻两块地板I侧壁U型槽内的横向部分3,以及与横向部分3中部底面垂直连接的竖向部分4,所述横向部分3左半部分为“L”型,右半部分形状与左半部分形状对称,左右两部分分别卡在左右两块地板I侧壁U型槽内。所述竖向部分4为与地板长度方向平行的片状,厚度小于2mm,其底部为延伸至龙骨2侧壁并与龙骨2侧壁贴合、且与龙骨2长度方向一致的延伸横臂41,延伸横臂41设有用于将该地板卡件用螺丝固定于龙骨2侧壁的螺丝通孔411。所述延伸横臂41的螺丝通孔411位置上方还设有和延伸横臂41形成一 45°夹角的操作板6,操作板6开有第二螺丝通孔61,螺丝可依次穿过操作板6上的第二螺丝通孔及延伸横臂上的螺丝通孔插入龙骨侧壁,从而实现地板、龙骨及该地板卡件之间的装配固定。由于操作板6面朝斜上方,因此更便于施工人员安装螺丝。该地板卡件的竖向部分4及延伸横臂41还设有突出的加强筋7,使卡件可以承受较强压力。该地板卡件与地板I及龙骨2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其横向部分3卡在相邻两块地板I侧壁的U型槽内,竖向部分4位于相邻两块地板I缝隙之间,该地板卡件为不锈钢材质,钢板厚度可设计为2_及以内,因此相邻两块地板3之间的缝隙可控制在2_及以内,其延伸横臂41上的螺丝通孔411可旋入螺丝,将该地板卡件固定于龙骨侧壁。该卡件与龙骨的固定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在相邻两块地板缝隙间的横向部分中部设置竖直的螺丝通孔,从而造成相邻两块地板缝隙必须大于螺丝直径的做法,将卡件与龙骨的固定位置设计在龙骨侧壁处,使相邻两块地板缝隙只有竖向部分所使用的不锈钢钢板的厚度即可。在其它实施例中,横向部分的形状还可以是任何可以卡在相邻两块地板侧壁U型槽内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图1的T型卡件横向部分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与常规卡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卡件与龙骨的固定安装位置由龙骨面层改为龙骨侧壁,正由于螺丝安装位置(即螺丝通孔)不需要设置在相邻两块地板之间缝隙处的卡件横向部分并贯穿竖向部分,因此才能实现如此小的地板缝隙。至于卡件横向部分的具体形状,则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进行多种变化。本实施例位于相邻两地板缝隙内的竖向部分为片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细条状或带任意镂空图案的片状,只要能作为横向部分和延伸部的连接和支撑即可。本实施例竖向部分和延伸横臂组合的形状为“L”型,也可以设计为倒置的“T”型,延伸部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方形,只要可基本贴合在龙骨的侧面,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地板或墙板卡件,包括用于卡在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侧壁卡槽内的横向部分(3),以及与横向部分中部底面连接的竖向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分与地板或墙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其底部为延伸至龙骨侧壁的延伸部,延伸部设有用于将卡件固定于龙骨侧壁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分和/或延伸部设有突出的加强筋(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分(3)左半部分为“L”型,右半部分形状与左半部分形状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为贴合于龙骨(2)侧壁并与龙骨长度方向一致的延伸横臂(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开在延伸横臂上的螺丝通孔(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横臂的螺丝通孔位置上方还设有和延伸横臂形成一夹角的操作板(6),操作板开有第二螺丝通孔(61),螺丝可依次穿过操作板上的第二螺丝通孔及延伸横臂上的螺丝通孔固定于龙骨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横臂与操作板的夹角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分为片状或细条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板或墙板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为开有镂空图案的片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板或墙板的铺装的卡件。一种地板或墙板卡件,包括用于卡在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侧壁卡槽内的横向部分,以及与横向部分中部底面连接的竖向部分,所述竖向部分与地板或墙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其底部为延伸至龙骨侧壁的延伸部,延伸部设有用于将卡件固定于龙骨侧壁的固定结构。所述竖向部分和/或延伸部设有突出的加强筋。所述延伸部为贴合于龙骨侧壁并与龙骨长度方向一致的延伸横臂。所述固定结构为开在延伸横臂上的螺丝通孔。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技术中卡件的固定安装方式,使卡件与龙骨的固定安装位置由龙骨面层改为龙骨侧壁,可使相邻两块地板或墙板之间的缝隙减小到2mm或2mm以下,是地板或墙板适于室内地面或墙面的铺装。
文档编号E04F13/22GK203066409SQ2013201013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林楚琛 申请人: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