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楼盖密肋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模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心楼盖密肋模板,该模板包括顶板(1)、顶棱(2)、侧棱(3)、侧板(4)、固定构件(5)、固定构件(6)等;其中固定构件(5)由构件(7)和构件(8)组成,固定构件(6)由构件(9)和构件(10)组成。该模板重量轻,使用简单方便,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解决了空心楼盖构造难的问题;该模板可以有效地节省安装时间,减少施工量;在不使用时可将各侧板折合,节省占用空间;该模板还可以重复利用,综合成本低,能够提高空心楼盖的空心率,节省钢筋和混凝土用量,降低楼体自重,节约建造成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空心楼盖密肋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楼盖密肋模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空心楼盖技术的推广,市场上出现多种同类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砼的预制构件,使用时直接埋在楼盖中然后浇筑混凝土,工程完毕后产品留在楼盖中,该类产品沉重且不能重复利用,成本很高,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便,大大影响施工效率;另外一类为可重复利用产品,该类产品质量较轻,且可以重复利用,使用时埋在楼盖中,待浇筑的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即可拆下,但是由于产品设计较为简单,导致使用十分麻烦。
[0003]目前的产品组装时需要将底板、侧板、顶板分别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先行摆放,妨碍施工,拆卸时需要不断敲打模板使其与混凝土分离;产品大多为砼质预制构件,只能使用一次,浪费资源;总之,具有产品笨重不易使用,施工过程复杂难以操作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楼盖密肋模板,旨在解决目前的产品使用时笨重不易施工,不能重复利用浪费资源和施工工序繁琐不易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心楼盖密肋模板,所述模板包括顶板(I)、顶棱
(2)、侧棱(3)、侧板(4)、固定构件(5)、固定构件(6),其中固定构件(5)是由构件(9)和构件(10)组成,固定构件(6)是由构件(7)和构件(8)组成;四条顶棱分别铰接在顶板的四条边上,可以顶板的边缘为轴转动,四面侧板(4)分别固定或铰接在顶棱(2)上,侧棱(3)安装在两侧板(4)之间,固定构件(5)固定在侧板(4)边缘、固定构件(6)固定在外棱(3)内侧。
[0006]进一步,所述模板的顶面(I)为平面或起拱成为曲面,起拱程度为0° — 10°。
[0007]进一步,所述模板的顶棱(2)为弧形,弧形的圆心角为0° — 90°。
[0008]进一步,所述四面的侧板(4)所在平面相交处留有一定空隙,在外侧有侧棱(3)搭接。
[0009]进一步,所述侧棱(3 )与侧板(4 )以固定构件(5 )和固定构件(6 )固定,保持结构稳定性。其中固定构件(5)的组成构件(9)固定在侧板(4)的边缘,组成构件(10)可转动;固定构件(6)的组成构件(8)固定在侧棱(3)内侧的相应位置,组成构件(7)可以上下活动。
[0010]进一步,所述侧板(4)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者梯形,并可以按0° —10°的弧度向外侧起拱。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楼盖折合模板重量轻,使用简单方便,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空心楼盖构造难的问题;该模板由多个构件组成,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组装,有效地节省安装时间,减少工量;在不使用时可将各侧板折合,大大节省占用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综合成本低,能够提高空心楼盖的空心率,节省钢筋和混凝土用量,降低楼体自重,从而节约建造成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该模板可以采用多种高强度板材为原材料制造,可反复利用,大大的节省了建筑材料也更加环保且方便运输,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楼盖密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楼盖密肋模板空心楼盖折合模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楼盖密肋模板外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楼盖折合模板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1、顶板;2、顶棱;3、侧棱;4、侧板;5、固定构件;6、固定构件;7、固定构件6的组成构件;8、固定构件6的组成构件;9、固定构件5的组成构件;10、固定构件5的组成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楼盖密肋模板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0019]该模板包括顶板1,顶棱2,侧棱3,侧板4,固定构件5,固定构件6组成。
[0020]四条顶棱2分别与顶板I的四条边铰接,并可绕顶板的边缘转动;四面侧板4与顶棱2铰接,并可以绕顶棱2的边缘转动,或将侧板4固定在顶棱2上;如图2所示,顶面I为平面或起拱成为曲面,起拱程度为0° —10°,顶棱2为弧形,弧度为0° — 90° ;相邻侧板4所在平面相交处留有一定空隙,在外侧有如图3所示的侧棱3搭接,固定构件5的构件9固定在侧板4的边缘,固定构件6的构件8固定在侧棱3内侧的相应位置。相邻侧板4顶部边缘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相差I一 2倍板厚,或在同一水平面。
[0021]然后安装外棱3,转动相邻侧板的固定构件5如图4所示,使其构件10末端的两个孔重合,然后将固定构件6中的构件7插入孔中。其中,固定构件5事先固定在侧板4的边缘、固定构件6事先固定在侧棱3的内侧相应位置。
[0022]在组装时只需将固定构件卡在预定位置即可定型使用,在施工过程中最后放置,从而不会妨碍其他施工工序,在拆除时只需将构件7向上提起,侧板板面即可活动与混凝土分离。在不使用时可将各侧板折合,大大节省占用空间。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楼盖折合模板重量轻,使用简单易行,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空心楼盖构造难的问题;该模板由多个构件组成,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组装,有效地节省安装时间,减少工量;在不使用时可将各侧板折合,大大节省占用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综合成本低,能够提高空心楼盖的空心率,降低楼体自重,从而节约建造成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模板在采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同时,还可以采用竹胶板、粉煤灰、玻璃纤维等轻质复合材料、工程塑料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的高强度板材为原材料制造,大大的节省了建筑材料也更加环保且方便运输。大大的节省了建筑材料,更加环保且方便运输。[00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心楼盖密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顶板(I)、顶棱(2)、侧棱(3)、侧板(4)、固定构件(5)、固定构件(6); 四条顶棱(2)分别铰接在顶板的四条边上,侧板(4)固定在顶棱(2)上或与顶棱(2)铰接,侧棱(3)安装在两侧板(4)之间,固定构件(5)固定在侧板(4)的边缘,固定构件(6)固定在侧棱(3)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顶面(I)为平面或起拱成为曲面,起拱程度为0° —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顶棱(2)为弧形,弧形的圆心角为 O。一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的侧板(4)所在平面相交处留有一定空隙,在外侧有侧棱(3)搭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相邻边缘与侧棱以固定构件(5)和固定构件(6)固定,以保证结构稳定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者梯形,并且可以按0° —10°的弧度向外起拱。
【文档编号】E04G15/06GK203412288SQ201320184846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孙绍梅 申请人:孙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