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6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其具体为预制件,其和梁、柱、楼板共同配合固定安装,共同构成建筑物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元化墙体与建筑物的梁、柱、楼板之一或其组合的连接方式为挂接,具体为上挂点设计,墙板重量都由上部支撑结构承载,下部或/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辅助限位结构;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以插接方式连接;上述连接形式共同构成柔性的连接构造;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使用方便,施工难度降低,适合建筑工业化应用,其具有明显较好的可预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外墙整体及墙板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砖墙维护结构、现场浇灌的维护结构及预制墙板在施工的过程中并不系统,施工工期长,操作复杂,技术效果有限。同时,建筑物外墙体的结构比较单一,多以混凝土材质为基础应用;其技术效果较为有限。
[0003]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

【发明内容】
: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其为预制件,其和梁、柱、楼板共同配合固定安装,共同构成建筑物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中,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具体由作为拼装单元的预制的单元化墙体构成,单元化墙体和建筑物上的梁、柱、楼板结构之一或其组合配合安装,相邻的单元化墙体相互之间也构成配合安装关系;
[0006]单元化墙体与建筑物的梁、柱、楼板之一或其组合的连接方式为挂接,具体为上挂点设计,墙板重量都由上部支撑结构承载,下部或/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辅助限位结构;
[0007]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以插接方式连接;上述连接形式共同构成柔性的连接构造;
[0008]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
[0009]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中,单个单元化墙体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0010]其一,单元化墙体为带有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带有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具体构成如下:公框51、母框52、面板2、芯材3、密封胶条11、密封腔13 ;作为支撑框的边龙骨I具体分为两种:公框51、母框52 ;相邻两个单元化墙体之间借助于公框51和母框52形成配合连接结构;在公框51和母框52配合处的公框51端部和母框52底部之间为缓冲结构即密封腔13 (即密封腔13设置是由公框51、母框52相互配合插接构成的封闭腔室);面板2具体为无机面板、芯材3具体为层状保温材料、密封胶条11布置在公框51和母框52的配合面上或/和配合面外部的相邻两个单元化墙体之间的配合面上;
[0011]其二为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具体构成如下:公框51、母框52、面板2、芯材3、密封胶条11 ;
[0012]在公框51与母框52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胶条11以形成2_6个串联的密封腔室构成多层阻隔进而提高建筑物外墙体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等级;并在每一层阻隔所对应的气压相对稳定的密封腔13中设置允许向外排水的排水透气孔。
[0013]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中,单个单元化墙体还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0014]其一,单元化墙体为带有竖丝岩棉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为:面板2、芯材
3、粘接保温材料层5 ;其中:面板2具体采用耐久性好的复合水泥纤维板,芯材3具体是竖丝岩棉,粘接保温材料层5具体是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芯材3的两侧面通过粘接保温材料层5分别与两个面板2粘接固定;
[0015]粘接操作时取一块面板2并在其内侧即接触竖丝岩棉一侧均匀涂抹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的厚度和质量要求达到300±30克每平方米;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涂抹后直接粘接竖丝岩棉构成面板2内部的芯层,要求所使用的竖丝岩棉容重100±10kg/m3,粘接后均匀加荷载于芯层的表面,时间为30±10分钟,以保证无机硅凝胶与岩棉的粘接效果性;最后安装另外一层面板部分21 ;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竖丝岩棉的复合轻质墙体,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0017]1、防火性能好,耐火极限> 2小时;2、隔声性能优异,隔声量> 45DB ;3、抗风压性能优异,≥4500pa ;4、自重轻,≤60kg/m2,可降低建筑物自重,尤其是减轻了通用砖墙的重量,因此可减轻大量的结构荷载,大量节约钢筋和水泥,改善建筑功能,节约工程总造价;5、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6、耐酸碱,不易老化,抗冻性能好,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有害辐射;7、由于本墙体具有刚性面层材料,又内含柔性材料,当有强大外力冲击破坏外层时,内层的柔性材料会吸收大部分外力,因此本墙体具有很强的耐冲击力;8、由于房屋的构筑物88如梁、柱、楼板等与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连为一个整体,因此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强度,提高了抗震等级。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的建筑物,遇到地震时,墙面不易垮,也使连为一体的梁、柱不易垮,从而解决了现有建筑中遇地震墙先垮再把梁、柱压垮的问题。
[0018]其二,单元化墙体为聚氨酯封闭岩棉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面板2、芯材3、公框51、母框52、密封胶条11 ;其中:芯材3具体是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或者岩棉;单元化墙体的上面板和下面板都是面板2,在两层面板2之间布置有具有防火隔热能力的芯材3具体是岩棉,单元化墙体的厚度方向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相互之间能固定或者连接成为一体的边框即边龙骨1,上面板和下面板内部的岩棉与边框之间填充有一定厚度的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将岩棉分隔封闭,这样杜绝了岩棉与空气接触,形成更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效果;(参见图11、图12)为增加绝热性能,边框即边龙骨I内部同样填充了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聚氨酯发泡剂。
[0019]所述的边框,具体结构形式为“C”型、“U”型、“L”型、“一”型及其组合形式;
[0020]所述的复合板之间的密封既可采用固定在边框上的胶条密封,也可采用弹性建筑密封胶密封,达到等同的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岩棉被聚氨酯封闭后,阻断了岩棉与空气的接触,岩棉可实现长时期内的质量稳定,保障了墙体板材的安全性能,延长了复合墙板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强度高、组装方便,施工省力、省时,综合性能满足建筑非承重外围护墙的各项性能指标,能独立承担起建筑外墙的职能。
[0022]其三,单元化墙体为带防水透气膜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边龙骨1、面板2、芯材3、防水透气膜8组合而成;其中,防水透气膜8置于边龙骨I与芯材3之间,并且隔绝掉了芯材3与边龙骨I的直接接触;使用时,当外界有雨水渗漏到边龙骨I处时,水会沿着边龙骨I向板块内部扩散,当水遇到防水透气膜8后,防水透气膜8会很好的起到阻止水向板块内部扩散的作用,进而有效的阻止了内部芯材3与水的直接接触,保证了内部芯材3的功能性不受到损坏,从而保证了复合轻质墙体的整体性能不受影响;
[0023]其四,单元化墙体为带窗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面板2、芯材3、边龙骨1、无机窗套6 ;其中:面板2在芯材3的两个侧面上布置,边龙骨I在整个墙体厚度方向的侧面上布置,用于安装窗户7的无机窗套6布置在墙体内部且连通墙体的内外两侧;
[0024]其中:无机窗套6具体由室内窗套61、室外窗套62构成;室内窗套6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其与室外窗套62共同组合分别布置在窗户7的室内一侧和室外一侧;带批水窗套63固定布置在室外窗套62的下部或者与室外窗套62下部固定成一体;
[0025]无机窗套6与墙体之间通过粘接保温材料层5粘接固定,粘接保温材料层5具体是耐候密封胶形成的层状结构;
[0026]复合轻质墙体厚度方向的四个侧面之一或其组合上的边龙骨I上设有相对应的凹凸槽以便于进行相互之间的插接安装;在采用无机材料制作的室外窗套62的上侧和左右两侧以45°拼接的形式连接,底部的带批水窗套63与左右两侧窗套连接固定墙体的边龙骨I上,并抹上耐候密封胶,这样不仅起到防水作用,而且使窗洞口外观更为平整美观;室内窗套61以45度拼角的组框成型与窗户7同时安装固定在墙体上,室内窗套61不仅起到内部装饰作用,还使窗洞更为平整便于窗户7的安装;墙体与窗户7之间的空隙填聚氨酯材料,目的在于阻断室外空气的进入,很好的起到室内的保温效果;最后在无机窗套6与窗户7接触部分打上耐候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
[0027]其五,单元化墙体为带有多种表面处理的装饰面层4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
[0028]边龙骨1、面板2、芯材3、装饰面层4 ;面板2为纤维水泥平板,它位于墙体内面和外面;芯材3则填充于两层面板2中间,它为墙体提供一定的内部支撑,还起到了防火、保温效果;面板2与边龙骨I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使连接更方便、更可靠;
[0029]带有多种表面处理的装饰面层4的复合轻质墙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多种表面处理的复合轻质墙体,它具有成本低、装饰效果好、产品种类多样、使用性能优良的特点。
[0030]可选装饰种类:面砖、石材、金属饰板、木质饰板、涂料、软瓷砖等。
[0031]轻质节能复合墙板存在目的就是减少墙体占用面积,提高住宅使用率,减轻结构负荷,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及安全性能,降低综合造价。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制造成本等因素。因此对于其装饰面有几个基本要求:
[0032]1、尽量不增加产品重量,不增加结构负荷;2、基本满足现有墙体装饰需求;3、保证安全性;4、有一定抗冲击性如踢、摩擦等;5、符合国家各项政策、方针要求;6、控制产品成本客户特别需求除外。
[0033]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发现轻质复合墙体首选饰面材料为建筑涂料,因为涂料不管从功能,还是效果都可以取代面砖、石材、金属饰板、木质饰板等,尤其外墙天然真石漆、氟碳漆金属光泽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其造价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0034]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还有下述内容要求:
[0035]相邻的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单元化墙体的构成要求如下:作为支撑框的龙骨、上面材、下面材、芯材;其中:芯材布置在上面材、下面材之间,上面材、下面材的周边之间夹持着作为支撑框的龙骨;龙骨之间的芯材布置处还设置有下述结构之一或其组合:建筑物配套水电接口单元,门,窗,支撑大板尺寸墙板的加强筋。
[003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在建筑主体结构梁、柱、楼板的主体基础上安装预制的单元化楼板,借此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并取得优良的技术效果。且其单元化墙体结构设计灵活多样,使用方便,施工难度降低,适合建筑工业化应用,其具有明显较好的可预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带防水透气膜的复合轻质墙体结构简图;
[0038]图2为带竖丝岩棉的复合轻质墙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带有无机窗套6的复合轻质墙体主视图;
[0040]图4是图3的A向剖视图;
[0041]图5是图3的B向剖视图;
[0042]图6为带防水透气膜的复合轻质墙体结构简图;
[0043]图7为单元化外墙系统多板块连接后的外观示意图;
[0044]图8为图7沿A-A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0045]图9为图7中B-B方向大结构示意图;
[0046]图10为图8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7]图11为聚氨酯封闭岩棉复合板示意图;
[0048]图12为左右复合墙体板连接状态示意图;
[0049]图13为带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剖视图;
[0050]图14为墙板板块之间连接节点示意图;
[0051]图15为工厂预制复合轻质墙体示意图;
[0052]图16为图15沿A-A位置的剖视图;
[0053]图17为墙板板块之间连接位置节点示意图;
[0054]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55]图19是现有的超大尺寸的复合轻质墙体的主视图;
[0056]图20是现有的超大尺寸的复合轻质墙体的纵剖图;
[0057]图21是现有的超大尺寸的复合轻质墙体的纵剖图;
[0058]图22为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结构简图;
[0059]图23为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各个附图标记含义明确如下:边龙骨1、面板2、芯材3、装饰面层4、粘接保温材料层5 ;无机窗套6、室内窗套61、室外窗套62、室外下方带批水的窗套63、窗户7 ;防水透气膜8 ;公框51、母框52、玻镁板9、密封胶条11、挂点12 ;密封腔13 ;复合墙板14、窗洞口 15、水电插座16、预埋管线17 ;母料插接框521、公料插接框511、第一腔室131、第二腔室132、第三腔室133 ;主体建筑基础88。
[0061]实施例1
[0062]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其为预制件,其和梁、柱、楼板共同配合固定安装,共同构成建筑物主体结构,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中,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具体由作为拼装单元的预制的单元化墙体构成,单元化墙体和建筑物上的梁、柱、楼板结构之一或其组合配合安装,相邻的单元化墙体相互之间也构成配合安装关系;
[0063]单元化墙体与建筑物的梁、柱、楼板之一或其组合的连接方式为挂接,具体为上挂点设计,墙板重量都由上部支撑结构承载,下部或/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辅助限位结构;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以插接方式连接;上述连接形式共同构成柔性的连接构造;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
[0064]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还有下述内容要求:
[0065]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单元化墙体的构成要求如下:作为支撑框的龙骨、上面材、下面材、芯材;其中:芯材布置在上面材、下面材之间,上面材、下面材的周边之间夹持着作为支撑框的龙骨;龙骨之间的芯材布置处还设置有下述结构之一或其组合:建筑物配套水电接口单元,门,窗,支撑大板尺寸墙板的加强筋。
[0066]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中,单个单元化墙体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0067]其一,单元化墙体为带有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带有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具体构成如下:公框51、母框52、面板2、芯材3、密封胶条11、密封腔13 ;作为支撑框的边龙骨I具体分为两种:公框51、母框52 ;相邻两个单元化墙体之间借助于公框51和母框52形成配合连接结构;在公框51和母框52配合处的公框51端部和母框52底部之间为缓冲结构即密封腔13 (即密封腔13设置是由公框51、母框52相互配合插接构成的封闭腔室);面板2具体为无机面板、芯材3具体为层状保温材料、密封胶条11布置在公框51和母框52的配合面上或/和配合面外部的相邻两个单元化墙体之间的配合面上;
[0068]其二为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具体构成如下:公框51、母框52、面板2、芯材3、密封胶条11 ;
[0069]在公框51与母框52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胶条11以形成2_6个串联的密封腔室构成多层阻隔进而提高建筑物外墙体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等级;并在每一层阻隔所对应的气压相对稳定的密封腔13中设置允许向外排水的排水透气孔。
[0070]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中,单个单元化墙体还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0071]其一,单元化墙体为带有竖丝岩棉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为:面板2、芯材
3、粘接保温材料层5 ;其中:面板2具体采用耐久性好的复合水泥纤维板,芯材3具体是竖丝岩棉,粘接保温材料层5具体是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芯材3的两侧面通过粘接保温材料层5分别与两个面板2粘接固定;[0072]粘接操作时取一块面板2并在其内侧即接触竖丝岩棉一侧均匀涂抹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的厚度和质量要求达到300±30克每平方米;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涂抹后直接粘接竖丝岩棉构成面板2内部的芯层,要求所使用的竖丝岩棉容重100±10kg/m3,粘接后均匀加荷载于芯层的表面,时间为30±10分钟,以保证无机硅凝胶与岩棉的粘接效果性;最后安装另外一层面板部分21 ;
[0073]本实施例所述的带竖丝岩棉的复合轻质墙体,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0074]1、防火性能好,耐火极限> 2小时;2、隔声性能优异,隔声量> 45DB ;3、抗风压性能优异,≥4500pa ;4、自重轻,≥60kg/m2,可降低建筑物自重,尤其是减轻了通用砖墙的重量,因此可减轻大量的结构荷载,大量节约钢筋和水泥,改善建筑功能,节约工程总造价;5、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6、耐酸碱,不易老化,抗冻性能好,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有害辐射;7、由于本墙体具有刚性面层材料,又内含柔性材料,当有强大外力冲击破坏外层时,内层的柔性材料会吸收大部分外力,因此本墙体具有很强的耐冲击力;
8、由于房屋的构筑物88如梁、柱、楼板等与本实施例所述墙体连为一个整体,因此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强度,提高了抗震等级。安装本实施例所述墙体的建筑物,遇到地震时,墙面不易垮,也使连为一体的梁、柱不易垮,从而解决了现有建筑中遇地震墙先垮再把梁、柱压垮的问题。
[0075]其二,单元化墙体为聚氨酯封闭岩棉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面板2、芯材3、公框51、母框52、密封胶条11 ;其中:芯材3具体是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或者岩棉;单元化墙体的上面板和下面板都是面板2,在两层面板2之间布置有具有防火隔热能力的芯材3具体是岩棉,单元化墙体的厚度方向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相互之间能固定或者连接成为一体的边框即边龙骨1,上面板和下面板内部的岩棉与边框之间填充有一定厚度的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将岩棉分隔封闭,这样杜绝了岩棉与空气接触,形成更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效果;(参见图11、12.)为增加绝热性能,边框即边龙骨I内部同样填充了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聚氨酯发泡剂。
[0076] 所述的边框,具体结构形式为“C”型、“U”型、“L”型、“一”型及其组合形式;
[0077]所述的复合板之间的密封既可采用固定在边框上的胶条密封,也可采用弹性建筑密封胶密封,达到等同的效果。
[0078]本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岩棉被聚氨酯封闭后,阻断了岩棉与空气的接触,岩棉可实现长时期内的质量稳定,保障了墙体板材的安全性能,延长了复合墙板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施例强度高、组装方便,施工省力、省时,综合性能满足建筑非承重外围护墙的各项性能指标,能独立承担起建筑外墙的职能。
[0079]其三,单元化墙体为带防水透气膜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边龙骨1、面板2、芯材3、防水透气膜8组合而成;其中,防水透气膜8置于边龙骨I与芯材3之间,并且隔绝掉了芯材3与边龙骨I的直接接触;使用时,当外界有雨水渗漏到边龙骨I处时,水会沿着边龙骨I向板块内部扩散,当水遇到防水透气膜8后,防水透气膜8会很好的起到阻止水向板块内部扩散的作用,进而有效的阻止了内部芯材3与水的直接接触,保证了内部芯材3的功能性不受到损坏,从而保证了复合轻质墙体的整体性能不受影响;
[0080]其四,单元化墙体为带窗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面板2、芯材3、边龙骨1、无机窗套6 ;其中:面板2在芯材3的两个侧面上布置,边龙骨I在整个墙体厚度方向的侧面上布置,用于安装窗户7的无机窗套6布置在墙体内部且连通墙体的内外两侧;
[0081]其中:无机窗套6具体由室内窗套61、室外窗套62构成;室内窗套6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其与室外窗套62共同组合分别布置在窗户7的室内一侧和室外一侧;带批水窗套63固定布置在室外窗套62的下部或者与室外窗套62下部固定成一体;
[0082]无机窗套6与墙体之间通过粘接保温材料层5粘接固定,粘接保温材料层5具体是耐候密封胶形成的层状结构;
[0083]复合轻质墙体厚度方向的四个侧面之一或其组合上的边龙骨I上设有相对应的凹凸槽以便于进行相互之间的插接安装;在采用无机材料制作的室外窗套62的上侧和左右两侧以45°拼接的形式连接,底部的带批水窗套63与左右两侧窗套连接固定墙体的边龙骨I上,并抹上耐候密封胶,这样不仅起到防水作用,而且使窗洞口外观更为平整美观;室内窗套61以45度拼角的组框成型与窗户7同时安装固定在墙体上,室内窗套61不仅起到内部装饰作用,还使窗洞更为平整便于窗户7的安装;墙体与窗户7之间的空隙填聚氨酯材料,目的在于阻断室外空气的进入,很好的起到室内的保温效果;最后在无机窗套6与窗户7接触部分打上耐候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
[0084]其五,单元化墙体为带有多种表面处理的装饰面层4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
[0085]边龙骨1、面板2、芯材3、装饰面层4 ;面板2为纤维水泥平板,它位于墙体内面和外面;芯材3则填充于两层面板2中间,它为墙体提供一定的内部支撑,还起到了防火、保温效果;面板2与边龙骨I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使连接更方便、更可靠;
[0086]带有多种表面处理的装饰面层4的复合轻质墙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多种表面处理的复合轻质墙体,它具有成本低、装饰效果好、产品种类多样、使用性能优良的特点。
[0087]可选装饰种类:面砖、石材、金属饰板、木质饰板、涂料、软瓷砖等。
[0088]轻质节能复合墙板存在目的就是减少墙体占用面积,提高住宅使用率,减轻结构负荷,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及安全性能,降低综合造价。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制造成本等因素。因此对于其装饰面有几个基本要求:
[0089]1、尽量不增加产品重量,不增加结构负荷;2、基本满足现有墙体装饰需求;3、保证安全性;4、有一定抗冲击性如踢、摩擦等;5、符合国家各项政策、方针要求;6、控制产品成本客户特别需求除外。
[0090]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发现轻质复合墙体首选饰面材料为建筑涂料,因为涂料不管从功能,还是效果都可以取代面砖、石材、金属饰板、木质饰板等,尤其外墙天然真石漆、氟碳漆金属光泽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其造价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
[0091]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在建筑主体结构梁、柱、楼板的主体基础上安装预制的单元化楼板,借此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并取得优良的技术效果。且其单元化墙体结构设计灵活多样,使用方便,施工难度降低,适合建筑工业化应用,其具有明显较好的可预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其具体为预制件,其和梁、柱、楼板共同配合固定安装,共同构成建筑物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元化墙体与建筑物的梁、柱、楼板之一或其组合的连接方式为挂接,具体为上挂点设计,墙板重量都由上部支撑结构承载,下部或/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辅助限位结构;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以插接方式连接;上述连接形式共同构成柔性的连接构造;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其特征在于: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其一,单元化墙体为带有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带有密封胶条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具体构成如下:公框(51)、母框(52)、面板(2)、芯材(3)、密封胶条(11)、密封腔(13);作为支撑框的边龙骨(I)具体分为两种:公框(51)、母框(52);相邻两个单元化墙体之间借助于公框(51)和母框(52)形成配合连接结构;在公框(51)和母框(52)配合处的公框(51)端部和母框(52)底部之间为缓冲结构即密封腔(13);面板(2)具体为无机面板、芯材(3 )具体为层状保温材料、密封胶条(11)布置在公框(51)和母框(52 )的配合面上或/和配合面外部的相邻两个单元化墙体之间的配合面上; 其二为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相邻的单元化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等压原理密封的复合轻质墙体的具体构成如下:公框(51)、母框(52)、面板(2)、芯材(3)、密封胶条(11); 在公框(51)与母框(52)的配合面上,设置密封胶条(11)以形成2-6个串联的密封腔室构成多层阻隔进而提高建筑物外墙体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等级;并在每一层阻隔所对应的气压相对稳定的密封腔(13)中设置允许向外排水的排水透气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化建筑物外墙系统中,单个单元化墙体还 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其一,单元化墙体为带有竖丝岩棉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为:面板(2)、芯材(3)、粘接保温材料层(5);其中:面板(2)具体采用耐久性好的复合水泥纤维板,芯材(3)具体是竖丝岩棉,粘接保温材料层(5 )具体是无机硅凝胶粘接剂层;芯材(3 )的两侧面通过粘接保温材料层(5)分别与两个面板(2)粘接固定; 其二,单元化墙体为聚氨酯封闭岩棉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面板(2)、芯材(3)、公框(51)、母框(52)、密封胶条(11);其中: 芯材(3)具体是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或者岩棉;单元化墙体的上面板和下面板都是面板(2),在两层面板(2)之间布置有具有防火隔热能力的芯材(3)具体是岩棉,单元化墙体的厚度方向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相互之间能固定或者连接成为一体的边框即边龙骨(1),上面板和下面板内部的岩棉与边框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块将岩棉分隔封闭; 所述的边框,具体结构形式为“C”型、“U”型、“L”型、“一”型及其组合形式; 其三,单元化墙体为带防水透气膜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边龙骨(I)、面板(2)、芯材(3)、防水透气膜(8)组合而成;其中,防水透气膜(8)置于边龙骨(I)与芯材(3 )之间,并且隔绝掉了芯材(3 )与边龙骨(I)的直接接触; 其四,单元化墙体为带窗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面板(2)、芯材(3)、边龙骨(I)、无机窗套(6);其中:面板(2)在芯材(3)的两个侧面上布置,边龙骨(I)在整个墙体厚度方向的侧面上布置,用于安装窗户(7)的无机窗套(6)布置在墙体内部且连通墙体的内外两侧; 其中:无机窗套(6)具体由室内窗套(61)、室外窗套(62)构成;室内窗套(6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其与室外窗套(62)共同组合分别布置在窗户(7)的室内一侧和室外一侧;带批水窗套(63)固定布置在室外窗套(62)的下部或者与室外窗套(62)下部固定成一体; 无机窗套(6 )与墙体之间通过粘接保温材料层(5 )粘接固定,粘接保温材料层(5 )具体是耐候密封胶形成的层状结构; 复合轻质墙体厚度方向的四个侧面之一或其组合上的边龙骨(I)上设有相对应的凹凸槽以便于进行相互之间的插接安装; 其五,单元化墙体为带有多种表面处理的装饰面层(4)的复合轻质墙体,其具体构成如下: 边龙骨(I)、面板(2)、芯材(3)、装饰面层(4);面板(2)为纤维水泥平板,它位于墙体内面和外面;芯材(3)则填充于两层面板(2)中间,它为墙体提供一定的内部支撑,还起到了防火、保温效果;面板(2)与边龙骨(I)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单元化建 筑物外墙墙体,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单元化建筑物外墙墙体之间通过凹凸互补的插接连接结构拼接为连续的建筑物外墙体并进而构成建筑物外墙系统; 单元化墙体的构成要求如下:作为支撑框的龙骨、上面材、下面材、芯材;其中:芯材布置在上面材、下面材之间,上面材、下面材的周边之间夹持着作为支撑框的龙骨;龙骨之间的芯材布置处还设置有下述结构之一或其组合:建筑物配套水电接口单元,门,窗,加强筋。
【文档编号】E04B1/82GK203531175SQ20132057761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梁国成, 王艳丰, 金鑫, 赵连方, 孙汉森, 夏富君, 武志强, 游国安 申请人:沈阳远大新兴轻质墙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