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06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包括:设于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的池塘,设于该池塘一端的水面上的┓形排水管,┓形排水管的入水段垂直向下,且入水口处于水面下方池底上方;使用时,水面上的树叶、小树枝、浮萍或其他杂物及水底杂质,不易进入所述┓形排水管的入水口,故而可以防止出水管堵塞。所述池塘的内壁设有防水层,池塘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相间设置的孔朝上的多孔砖,孔朝上的多孔砖上不易沉积淤泥,淤泥一般沉入孔内或相邻多孔砖的间隙中,可使水质变清,同时防止维护人员在生态池塘中作业时滑倒以及水生动物活动时搅混水体;此外,方便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如:莲)的根部在多孔砖的间隙或孔内固定、生根,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并可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专利说明】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的工作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当今,城市建筑朝着多层、高层和高密度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年被无偿还的占用。
[0003]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众多硬质铺装取代自然土壤和植被,其结果导致城市生态平衡失调.为了开拓城市绿化空间,很多大中城市都新建了大型的公园等,但总的来说,水平方向的发展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新建和改建的旧建筑物上开辟园林绿化场地,湿地,建造屋顶或室内花园,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简便的一种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包括:设于该池塘一端的水面上的I形排水管,I形排水管的垂直部分为入水段,入水段的底端口为入水口,且入水口处于水面下方、池底上方,以防止水面上的杂物及水底杂质进入出水管,从而造成堵塞形排水管的出水段(出水管口高度即生态池塘的水位高度)水平设置。
[0006]所述池塘的内壁设有防水层,池塘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相间设置的孔朝上的多孔砖,使淤泥沉入孔内或相邻多孔砖的间隙中,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可使水质变清,同时防止维护人员在生态池塘中作业时滑倒以及水生动物活动时搅混水体;此外,方便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如:莲)的根部在多孔砖的间隙或孔内固定、生根,利于提高其成活率。相间设置的多孔砖还可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0007]为使生态池塘形成天然的生态链,达到微循环,池塘内壁四周或其它局部设有一定比例的泥土,并栽种了相应数量的水生植物等,同时也便于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使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对水体有足够的自净化能力,让水质变的更为清澈,洁净,满足人们对水质的需求。从而构成生态链,杜绝了水质发臭,
[0008]所述池塘的与所述η形排水管相对的任一端设有进水口 5和雨水收集口,以使雨落水能够收集利用,并形成活水,防止出现水发臭的情况。水量不足时可利用家庭自来水补
5口 O
[000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
[0010](I)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中,I形排水管(出水管口高度即生态池塘的水位高度)的入水段垂直向下,且入水口处于水面下方与池底上方,出水段沿着水面高度水平设置;使用时,水面上的树叶、小树枝、浮萍或其他杂物及水底杂质,不易进入所述I形排水管的入水口,故而可以防止出水管堵塞;
[0011](2)池塘的底面上设有孔朝上的多孔砖,多孔砖上不易沉积淤泥,可使水质变清,同时防止维护人员在生态池塘中作业时滑倒以及水生动物活动时搅混水体;此外,多孔砖可方便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如:莲)的根部在多孔砖的间隙或孔内固定、生根,利于提高其成活率。相间设置的多孔砖还可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的俯视图;
[0014]图2为上述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见图1-2,本实施例的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I的内壁设有防水层,池塘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相间设置的孔朝上的多孔砖4,孔朝上的多孔砖4上不易沉积淤泥(淤泥一般沉入孔内或相邻多孔砖的间隙中),可使水质变清,同时防止维护人员在生态池塘中作业时滑倒以及水生动物活动时搅混水体,此外,方便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如:莲)的根部在多孔砖4的间隙或孔内固定、生根,利于提高其成活率。相间设置的多孔砖还可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0016]该池塘I 一端、处于水面上设有一η形排水管3,该η形排水管3的入水段垂直向下,出水段水平设置,以防止出水管堵塞。
[0017]所述池塘的内壁四周或其它局部设有泥土 2,以方便栽种水生植物或亲水植物,提高绿化率,形成生态链,达到微循环,防止水塘中的水发臭。同时,有利于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0018]所述池塘I的与所述η形排水管3相对的任一端设有进水口 5 (和雨水收集口),以补给水源。同时形成活水,防止出现水发臭的情况。
[001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该池塘一端的水面上的I形排水管,I形排水管的垂直部分为入水段,入水段的底端口为入水口,且入水口处于水面下方、池底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的内壁设有防水层,池塘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相间设置的孔朝上的多孔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的内壁四周或其它局部设有泥土并栽种水生植物及养殖水生动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的与所述I形排水管相对的任一端设有进水口和雨水收集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顶面或室内以及地面上的生态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I形排水管的出水段水平设置。
【文档编号】E04H5/08GK203613033SQ20132080600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莫剑峰 申请人:莫剑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