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1058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变形缝结构包括变形缝、位于所述变形缝一侧的第一结构、及位于所述变形缝另一侧的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凸设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的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结构上,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变形缝结构难以安装模板以及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专利说明】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工程中的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总称,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有害裂缝甚至破坏而在结构中预设的永久构造缝。
[0003]如图1和图2所示,变形缝传统的做法是在变形缝1’处设置双排框架柱2’,从而将建筑结构完全断开为两个独立部分,框架柱2’的外侧连接梁板3’,双排框架柱2’之间的缝,即为变形缝1’。由于变形缝1’宽较小,最小时不足10^,最大时也不超过40^,所以给施工中的模板安装以及拆除带来较大难度,而模板安装不好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传统做法采用双柱设计,直接导致在变形缝位置处增加了一排框架柱,增加了钢筋、混凝土及模板的用量,从而增加了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变形缝结构难以安装模板以及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变形缝结构,包括变形缝、位于所述变形缝一侧的第一结构、及位于所述变形缝另一侧的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凸设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的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结构上,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
[0006]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包括第一梁板、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柱设于所述第一梁板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临近端,所述牛腿设于所述框架柱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所述第二结构包括与所述牛腿对应的第二梁板,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第二梁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
[0007]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序布置的下支座板、下滑板、第一平面滑板、滑块、球面滑板、球面衬板、第二平面滑板、上滑板、上支座板;所述下滑板固定于所述下支座板上,所述第一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所述球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上端,所述第二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球面衬板的上端,所述上滑板固定于所述上支座板上。
[0008]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预埋有与所述下支座板固定连接的下预埋件。
[0009]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右侧梁板的下端安装面预埋有与所述上支座板固定连接的上预埋件。
[0010]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第一平面滑板、第二平面滑板均为平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球面滑板为球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的下滑板、上滑板均为不锈钢滑板。
[0011]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凸设置牛腿、以及在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的滑动支座,使得变形缝两侧的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既满足单独变形的要求,又便于模板安装,且位于变形缝一侧的部分结构可以不用施工建造,相对于变形缝两侧的部分结构都需要施工建造的现有技术,降低了建设成本,例如第二结构中只包括梁板,该梁板的下端安装面固定于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从而省去了一排框架柱。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在变形缝预留空间一侧构筑第一结构;
[0014]在所述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预留空间的一侧凸设牛腿;
[0015]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安装滑动支座;以及
[0016]构筑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固定于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并通过所述滑动支座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隙构成变形缝。
[0017]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8]所述第一结构包括第一梁板、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柱设于所述第一梁板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临近端,所述牛腿设于所述框架柱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
[0019]构筑第二结构具体包括:
[0020]构筑与所述牛腿对应的第二梁板,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第二梁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
[0021]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序布置的下支座板、下滑板、第一平面滑板、滑块、球面滑板、球面衬板、第二平面滑板、上滑板、上支座板;
[0022]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固定安装滑动支座具体包括:
[0023]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所述下支座板;
[0024]在所述下支座板上铺设所述下滑板;
[0025]在所述下滑板上铺设所述的第一平面滑板、滑块、以及球面滑板,所述第一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所述球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上端;
[0026]在所述球面滑板上铺设所述的球面衬板以及第二平面滑板,所述第二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球面衬板的上端;
[0027]在所述第二平面滑板上铺设所述的上滑板以及上支座板,所述上滑板固定于所述上支座板上。
[0028]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9]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所述下支座板进一步包括:
[0030]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预埋下预埋件;
[0031]将所述下支座板固定于所述下预埋件上;
[0032]构筑与所述牛腿对应的所述第二梁板进一步包括:
[0033]在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预埋上预埋件;
[0034]将所述上支座板固定于所述上预埋件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现有技术变形缝结构的平面图;
[0036]图2为现有技术变形缝结构的剖视图;
[0037]图3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平面图;
[0038]图4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剖视图;
[0039]图5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中滑动支座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利于对本发明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中所述的“左” “右”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与方法起限定作用。下文中的第一结构即为左侧结构,第二结构即为右侧结构,左侧梁板即为第一梁板,右侧梁板即为第二梁板。
[0042]请参考图3与图4,图3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平面图,图4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剖视图。如图3与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缝结构,变形缝1、位于变形缝1左侧的左侧结构八、及位于变形缝1右侧的右侧结构8,左侧结构八中临近变形缝1的一侧凸设有牛腿21,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固定设置有供右侧结构8与左侧结构八相对滑动的滑动支座4,滑动支座4的上端固定于右侧结构8上,左侧结构八与右侧结构8之间的间隙构成变形缝。其中,左侧结构八包括左侧梁板2及框架柱20,框架柱20设于左侧梁板2中临近变形缝1的临近端;右侧结构8包括位于变形缝1右侧的右侧梁板3 ;框架柱20中临近变形缝1的一侧凸设有与右侧梁板3对应的牛腿21,滑动支座4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右侧梁板3的下端安装面,框架柱20与右侧梁板3之间的间隙构成变形缝1。
[0043]首先,介绍滑动支座4。
[0044]滑动支座4包括自下而上依序布置的下支座板40、下滑板41、第一平面滑板42、滑块43、球面滑板44、球面衬板45、第二平面滑板46、上滑板47、上支座板48 ;下滑板41固定于下支座板40上,第一平面滑板42的一部分嵌设于滑块43的下端,球面滑板44的一部分嵌设于滑块43的上端,第二平面滑板46的一部分嵌设于球面衬板45的上端,上滑板47固定于上支座板48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滑板42、第二平面滑板46均为平面聚四氟乙烯板,球面滑板44为球面聚四氟乙烯板,下滑板41、上滑板47均为不锈钢滑板。
[0045]接下来,介绍牛腿21。
[0046]牛腿21设置于框架柱20的临近变形缝1的一侧,且与右侧梁板3对应,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固定滑动支座4。在本实施例中,牛腿21固定滑动支座4的实施方式为:在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预埋有下预埋件210,下支座板40可焊接在下预埋件210上。
[0047]接下来,介绍右侧梁板3。
[0048]右侧梁板3的下端固定于滑动支座4的上端,框架柱20与右侧梁板3的间隙构成变形缝1。在本实施例中,右侧梁板3固定滑动支座4的实施方式为:在右侧梁板3的下端安装面预埋有上预埋件310,上支座板48可焊接在上预埋件310上。
[0049]较佳地,下支座板40的两侧均设有向上凸出端401,两个向上凸出端401与下支座板40构成一开口向上的上凹槽,下滑板41固定于上凹槽底部;上支座板48是两侧均设有向下凸出端481,两个向下凸出端481与下支座板40构成一开口向下的下凹槽,上滑板47固定于下凹槽底部。当位于变形缝1左侧的结构沿着左右方向变形时,框架柱20上的牛腿21会带着下支座板40贴着下滑板41左右滑动,左右滑动的最大位移等于上凹槽的宽度,当位于变形缝1左侧的结构沿着上下或者倾斜方向变形时,框架柱20上的牛腿21会带着球面滑板44贴着球面衬板45转动,转动的最大的角度主要取决于下凸出端481的凸出长度;当位于变形缝1右侧的结构沿着左右方向变形时,右侧梁板3会带着上支座板48贴着上滑板47左右滑动,左右滑动的最大位移等于下凹槽的宽度,当位于变形缝1右侧的结构沿着上下或者倾斜方向变形时,右侧梁板3会带着球面衬板45贴着球面滑板44转动,转动的最大的角度主要取决于下凸出端481的凸出长度。
[0050]请参考图4、图5与图6,图6为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流程图。如图4、图5与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31,在变形缝1预留空间左侧构筑左侧结构八;
[0052]82,在左侧结构4中临近变形缝1预留空间的一侧凸设牛腿21 ;
[0053]33,在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固定安装滑动支座4 ;
[0054]84,构筑右侧结构8,右侧结构8固定于滑动支座4的上端并通过滑动支座4与左侧结构八相对滑动,左侧结构八与右侧结构8之间的间隙构成变形缝1。
[0055]左侧结构八包括左侧梁板2、及框架柱20,框架柱20设于左侧梁板2中临近变形缝1的临近端,牛腿21设于框架柱20中临近变形缝1的一侧;构筑右侧结构8具体包括:构筑与牛腿21对应的右侧梁板3,滑动支座4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右侧梁板4的下端安装面,框架柱20与右侧梁板3之间的间隙构成变形缝1。
[0056]其中,滑动支座4包括自下而上依序布置的下支座板40、下滑板41、第一平面滑板42、滑块43、球面滑板44、球面衬板45、第二平面滑板46、上滑板47、上支座板48 ;下滑板41固定于下支座板40上,第一平面滑板42的一部分嵌设于滑块43的下端,球面滑板44的一部分嵌设于滑块43的上端,第二平面滑板46的一部分嵌设于球面衬板45的上端,上滑板47固定于上支座板48上。
[0057]具体的,在步骤33中,在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固定安装滑动支座4具体包括:在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固定下支座板40 ;在下支座板40上铺设下滑板41 ;在下滑板41上铺设的第一平面滑板42、滑块43、以及球面滑板44,第一平面滑板42的一部分嵌设于滑块43的下端,球面滑板44的一部分嵌设于滑块43的上端;在球面滑板44上铺设的球面衬板45以及第二平面滑板46,第二平面滑板46的一部分嵌设于球面衬板45的上端;在第二平面滑板46上铺设的上滑板47以及上支座板48,上滑板47固定于上支座板48上。其中,在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固定下支座板40进一步包括:在牛腿21的上端安装面预埋下预埋件210 ;将下支座板40固定于下预埋件210上。而构筑与牛腿21对应的右侧梁板3进一步包括:在右侧梁板3的下端安装面预埋上预埋件310 ;将上支座板48固定于上预埋件310上。
[0058]本发明变形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0059]通过在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凸设置牛腿、以及在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的滑动支座,使得变形缝两侧的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既满足单独变形的要求,又便于模板安装,且位于变形缝一侧的部分结构可以不用施工建造,相对于变形缝两侧的部分结构都需要施工建造的现有技术,降低了建设成本,例如第二结构中只包括梁板,该梁板的下端安装面固定于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从而省去了一排框架柱。
[0060]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缝、位于所述变形缝一侧的第一结构、及位于所述变形缝另一侧的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凸设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的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结构上,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包括第一梁板、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柱设于所述第一梁板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临近端,所述牛腿设于所述框架柱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所述第二结构包括与所述牛腿对应的第二梁板,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第二梁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序布置的下支座板、下滑板、第一平面滑板、滑块、球面滑板、球面衬板、第二平面滑板、上滑板、上支座板;所述下滑板固定于所述下支座板上,所述第一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所述球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上端,所述第二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球面衬板的上端,所述上滑板固定于所述上支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预埋有与所述下支座板固定连接的下预埋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预埋有与所述上支座板固定连接的上预埋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面滑板、第二平面滑板均为平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球面滑板为球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的下滑板、上滑板均为不锈钢滑板。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变形缝预留空间一侧构筑第一结构; 在所述第一结构中临近所述变形缝预留空间的一侧凸设牛腿; 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安装滑动支座;以及 构筑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固定于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并通过所述滑动支座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隙构成变形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第一梁板、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柱设于所述第一梁板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临近端,所述牛腿设于所述框架柱中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一侧; 构筑第二结构具体包括: 构筑与所述牛腿对应的第二梁板,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第二梁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变形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序布置的下支座板、下滑板、第一平面滑板、滑块、球面滑板、球面衬板、第二平面滑板、上滑板、上支座板; 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固定安装滑动支座具体包括: 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所述下支座板; 在所述下支座板上铺设所述下滑板; 在所述下滑板上铺设所述的第一平面滑板、滑块、以及球面滑板,所述第一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所述球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滑块的上端; 在所述球面滑板上铺设所述的球面衬板以及第二平面滑板,所述第二平面滑板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球面衬板的上端; 在所述第二平面滑板上铺设所述的上滑板以及上支座板,所述上滑板固定于所述上支座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固定所述下支座板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牛腿的上端安装面预埋下预埋件; 将所述下支座板固定于所述下预埋件上; 构筑与所述牛腿对应的所述第二梁板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二梁板的下端安装面预埋上预埋件; 将所述上支座板固定于所述上预埋件上。
【文档编号】E04B1/68GK104294923SQ20141046933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万利民, 王建军, 蔡庆军, 刘勇, 梁思龙, 刘伯黎, 王彩明, 陈树龙, 徐勇彪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