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15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及其制作工艺,所述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包括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基础颜料40-60份;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40-65份;油性调和剂2.5-3.5份。本发明所述的彩绘颜料可用于直接在陶瓷高温素胎上手绘,改变了传统釉下彩绘颜料为水性的特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油性釉下彩绘颜料,使其能很好的附着在陶瓷高温素坯上。
【专利说明】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以高温颜料、高温无铅透明熔块为主要原料,以油性调和油为调和剂,经巧妙的调配加工制作而成的可用于直接在陶瓷高温素胎上手绘的釉下彩绘颜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现代陶瓷装饰技法复杂多样,不同装饰效果的陶瓷制品也是琳琅满目。按层次分,有釉上彩、釉中彩及釉下彩。按装饰技法分,有贴花装饰、印花装饰、手绘装饰。其中手绘装饰是高档艺术瓷的必备元素,因此,凡是盛产艺术陶瓷瓷的地区,都有许多擅长手绘的艺术大师,如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等。
[0003]手绘装饰的瓷器之所以独傲群雄,在艺术陶瓷上始终处于霸主地位,除了艺术大师自身的造诣外,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手绘产品复杂的工艺。现有的手绘技艺,几乎全部是在陶瓷泥坯或低温(900°C以下)素坯上描绘,后经低温或高温烤色,最后上釉釉烧而成。众所周知,陶瓷成品率随着焙烧次数的增多而降低,而何况是追求完美的高档艺术瓷。所以,诸多艺术大师在历经千辛万苦与灵感闪现后创作的艺术品,大多却随高温焙烧时的熊熊火焰而去,满心的期待随着窑门打开的那一刻破灭。
[0004]国内专利CN02136786.8的“陶瓷高温釉下彩工艺”专利涉及陶瓷高温釉下彩工艺,该工艺包括成型、素烧、抛光、彩绘、色烧、浇釉、高温釉烧、成瓷等工艺步骤。专利中指出陶瓷高温釉下彩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成型:将陶瓷原料成型为所需要的制品形状,制成泥胎;(2)素烧:将成型后的泥胎进行素烧,得到素胎,素烧温度为700?800°C; (3)抛光:将经素烧后的素胎进行表面抛光加工处理,得到表面平整光滑的素胎;(4)彩绘:在经过抛光后的光滑素胎表面进行彩绘或贴花,得到具有彩色画面的彩胎;(5)色烧:将彩绘后的彩胎进行色烧,以固定彩绘的颜色,色烧温度为700?800°C ;(6)浇釉或浸釉:在经过色烧的彩胎表面进行浇釉或浸釉,将釉覆盖整个彩胎表面;(7)高温釉烧:将浇釉后的彩胎进行高温釉烧,釉烧温度为1320?1400°C ; (8)成瓷:经过高温釉烧后,胎釉烧结成瓷,即得到陶瓷高温釉下彩制品。
该发明旨在阐述陶瓷高温釉下艺工艺,为低温素坯彩绘。其最大缺点是避免不了彩绘好的产品在高温釉烧时产品变形、开裂等烧成缺陷,制品合格率低。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直接在陶瓷高温素胎上手绘的釉下彩绘颜料。改变了传统釉下彩绘颜料为水性的特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油性釉下彩绘颜料,使其能很好的附着在陶瓷高温素坯上。该釉下彩绘颜料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来只能在陶瓷泥坯或低温素坯上进行手绘创作的格局,使得手绘作品成工率大幅提高,并且该用釉下彩绘颜料绘制出的图案清晰,不流色,不扩散,笔锋可以细腻呈现,更多更好的釉下彩绘作品得以涌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包括组分和重量份数的:
基础颜料40-60 份
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40-65 份
油性调和剂2.5-3.5份。
[0008]所述基础颜料的包裹媒介硅酸锆。
[0009]熔块釉的热膨胀系数比坯体低15~20 X 10~ 7/°C。
[0010]所述熔块釉为无铅熔剂。
[0011]所述的油性调和剂为流变性调墨油和半触变性调墨油。
[00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
A)基础颜料的制备:采用原始料细磨,使湿法过筛达1000目以上后进行第一次包裹,煅烧后再细磨,再包裹;在进行包裹工艺中,严格控制每次包裹媒介硅酸锆的加入量,如此反复直至包裹色料达500目细度时还能均匀稳定发色;
B):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的制备:选用热膨胀系数比坯体低15~20X10_7/°C的熔块釉;
C)油性调和剂的选择:所述的油性调和剂为流变性调墨油和半触变性调墨油;
D)将基础颜料、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0-12小时,再加入油性调和剂,球磨1-2小时。出磨,过400目以上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包裹镉红颜料。
[0013]本发明是基于要解决传统手绘颜料只能在陶瓷泥坯或低温(900°C以下)素坯上描绘的现状,发明一种新的使之能在陶瓷高温(成瓷温度,一般在1250°C以上,瓷胎吸水率
0.5%以下)素坯上进行彩绘的高温釉下彩颜料。涉及基础颜料加工工艺、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选配、油性调和油选配以及三者之间混磨调配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基础颜料加工工艺
为了能在高温下很好的发色,市面出售的陶瓷高温颜料的特点是不能球磨太细,一般不超过400目,否则发色会受到影响,出现发色不稳定甚至变色等缺陷。同时,用于彩会的颜料又不能太粗,否则会导致画面粗糙不细腻,影响视觉艺术效果。因此,在基础颜料的加工上,采用原始料细磨,使湿法过筛达1000目以上后进行第一次包裹,煅烧后再细磨,再包裹。在进行包裹工艺中,严格控制每次包裹媒介硅酸锆的加入量,如此反复直至包裹色料达500目细度时还能均匀稳定发色。
[0015]二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选配
为了使色料在高温时可以牢牢吸附在瓷胎上,色剂配方需要高温熔块作为载体。在高温(1000°C以上)环境下,载体熔融出现液相,融入坯体中形成“坯一色”中间层,色剂层与坯体紧密结合,防止剥落。在该步骤中,关键技术是熔块釉的热膨胀系数必须与坯体、色剂热膨胀系数相匹配,能够中和坯体与色剂热膨胀系数差,防止烧成后期龟裂。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选用热膨胀系数比坯体低15~20X10_V°C的熔块,这样使得在冷却后的坯体收缩比色剂层略大,色剂层便会有来自于坯体轻微的压应力,有助于牢牢附着。其二,熔块釉加入比例必须适当。过多容易使颜料流色且发色偏淡;过少则无法形成足够厚度的“坯一色”中间层,色剂层易剥落。通过试验,我们认为比例在40。/『65%之间最为合理。其三,基于生产绿色陶瓷理念,选用的熔块不含铅,以硼砂、碳酸锂、氧化锌,碳酸锶等作为主要熔剂。
[0016]三油性调和剂选择及调配工艺
油性调和剂作用在于使颜料具有流变性,适当的流变性可以使绘画创作得以顺畅进行,并且油性调和剂能很好的附着在吸水率小于0.5%的已经成瓷的素坯上。常用的水性调和剂需要坯体具有较高的吸水功能才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基本不吸水的素坯上,若用水性调和剂绘画非常容易出现颜料下流、扩散等现象,严重影响画面图案。而油性调和剂的引入,彻底改变此不良现象。
[0017]在已有的相关技术中,油性调和剂引入超过一定量时会引起色剂层在高温烧制时起泡,加入太少又起不到预想的作用。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大量试验,发现以深圳市瑞琼陶瓷颜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代号为M9221的流变性调墨油和M9030的半触变性调墨油搭配使用,再通过自创的二次包裹颜料所能达到的细度来增加粘度,这两种调和剂的加入比例为2.5%~3.5%时,颜料浆达到绘画所需稠度及吸附力。
[0018]调墨油信息:名称:流变性调墨油(M9221),生产商:深圳市瑞琼陶瓷颜料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4年I月6日。名称:半触变性调墨油(M9030),生产商:深圳市瑞琼陶瓷颜料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4年3月21日。
[0019]调和油在颜料与熔块混磨至规定细度后加入,混磨均匀后出磨过筛除杂,得到的颜料浆粘度适中并且具有可调性。
[0020]实施案例1:
锦红(Cd-Se-S)--包裹系
将镉红颜料、水加入球磨机中,球磨24小时至细度达1000目以下,再加包裹媒介ZrSi04、矿化剂NaS、Se、Zr02、Si04等混合均匀,烘干后于900~1000°C温度下焙烧,冷却后用浓硝酸除去未被包裹的的Cd (Se,S)等。除好后,再次将包裹颜料投入磨中球磨12小时,后二次加入包裹媒介ZrSi04、矿化剂NaS、Se、Zr02、Si04等混合均匀,烘干后同样温度二次焙烧与酸洗,球磨过250目筛除杂,制得二次包裹镉红颜料,备用。
[0021]包裹镉红颜料(250目):40份;纯净水:60份,混合入磨后湿法球磨8小时,过400目筛除杂,烘干备用。
[0022]包裹镉红(400目):40份;高温无铅熔块(325目):60份;纯净水:50份;调和剂M9221:1.5 份;调和剂 M9030:1.3 份。
[0023]包裹镉红颜料、熔块、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2小时,再加入调和剂,球磨2小时。出磨,过400目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包裹镉红颜料。使用时根据画师需要可适当加水或调合剂混均后使用。
[0024]实施案例2:
锦黄(CD-S) 包裹系
将镉黄颜料、水加入球磨机中,球磨24小时至细度达1000目以下,再加包裹媒介ZrSi04、矿化剂NaS、Se、Zr02、Si04等混合均匀,烘干后于900~1000°C温度下焙烧,冷却后用浓硝酸除去未被包裹的的Cd (Se,S)等。除好后,再次将包裹颜料投入磨中球磨12小时,后二次加入包裹媒介ZrSi04、矿化剂NaS、Se、Zr02、Si04等混合均匀,烘干后同样温度二次焙烧与酸洗,球磨过250目筛除杂,制得二次包裹镉红颜料,备用。
[0025]包裹镉黄颜料(250目):40份;纯净水:60份,混合入磨后湿法球磨8小时,过400目筛除杂,烘干备用。
[0026]包裹镉黄(400目):48份;高温无铅熔块(325目):52份;纯净水:50份;调和剂M9221:1.6 份;调和剂 M9030:1.2 份。
[0027]包裹镉黄颜料、熔块、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2小时,再加入调和剂,球磨2小时。出磨,过400目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包裹镉黄颜料。使用时根据画师需要可适当加水或调合剂混均后使用。
[0028]实施案例3:
孔雀绿(Co-Cr-Al) —非包裹系
孔雀绿颜料(250目):40份;纯净水:60份,混合入磨后湿法球磨8小时,过400目筛除杂,烘干备用。
[0029]孔雀绿(400目):40份;高温无铅熔块(325目):60份;纯净水:50份;调和剂M9221:1.7 份;调和剂 M9030:1.2 份。
[0030]孔雀绿颜料、熔块、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2小时,再加入调和剂,球磨2小时。出磨,过400目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孔雀绿颜料。使用时根据画师需要可适当加水或调合剂混均后使用。
[0031]实施案例4:
钴蓝(Co-Al-Zn)——非包裹系
钴蓝颜料(250目):40份;纯净水:60份,混合入磨后湿法球磨8小时,过400目筛除杂,烘干备用。
[0032]钴蓝(400目):43份;高温无铅熔块(325目):57份;纯净水:45份;调和剂M9221:1.4 份;调和齐IJ M9030:1.3 份。
[0033]钴蓝颜料、熔块、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2小时,再加入调和剂,球磨2小时。出磨,过400目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钴蓝颜料。使用时根据画师需要可适当加水或调合剂混均后使用。
[0034]实施案例5:
钴黑(Co-Fe-Mn-Cr)——非包裹系
钴黑颜料(250目):40份;纯净水:60份,混合入磨后湿法球磨8小时,过400目筛除杂,烘干备用。
[0035]钴黑(400目):55份;高温无铅熔块(325目):45份;纯净水:52份;调和剂M9221:
1.5份;调和剂M9030:1.2份。
[0036]钴黑颜料、熔块、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2小时,再加入调和剂,球磨2小时。出磨,过400目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钴黑颜料。使用时根据画师需要可适当加水或调合剂混均后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其特征是:包括组分和重量份数的: 基础颜料40-60 份 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40-65 份 油性调和剂2.5-3.5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其特征是:所述基础颜料的包裹媒介硅酸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其特征是:熔块釉的热膨胀系数比坯体低15~20父10— 7广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其特征是:所述熔块釉为无铅熔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性调和剂为流变性调墨油和半触变性调墨油。
6.一种适用于陶瓷高温素胎釉下彩绘颜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步骤: 八)基础颜料的制备:采用原始料细磨,使湿法过筛达1000目以上后进行第一次包裹,煅烧后再细磨,再包裹;在进行包裹工艺中,严格控制每次包裹媒介硅酸锆的加入量,如此反复直至包裹色料达500目细度时还能均匀稳定发色; 8):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的制备:选用热膨胀系数比坯体低15~20父10— 7厂0的熔块釉; 0油性调和剂的选择:所述的油性调和剂为流变性调墨油和半触变性调墨油; 0)将基础颜料、高温无铅透明熔块釉、纯净水一并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0-12小时,再加入油性调和剂,球磨1-2小时;出磨,过400目以上筛除杂,即制得适用于高温素坯手绘的包裹镉红颜料。
【文档编号】C04B41/85GK104446653SQ20141070079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刘权辉, 孟瑞飞, 李子强 申请人:深圳国瓷永丰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