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防滑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48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防滑墙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防滑墙板,包括板体,板体包括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和下面,板体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通孔,所述右面向右突出形成凸起部,所述左面向右凹陷形成能与凸起部相互配合的凹槽部,凸起部表面和/或凹槽部表面具有一层缓冲层,最右侧的通孔的右侧内壁局部向右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第一凹槽在所述右面上形成的第一投影处于凸起部在所述右面形成的第二投影的范围内,板体具有至少两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具有由所述上面向下凹陷而成的防滑槽,防滑槽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所述防滑部具有由通孔内顶壁向下凸出而成的凸起,凸起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
【专利说明】一种装饰防滑墙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饰防滑墙板。

【背景技术】
[0002]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中,墙既作承重构件,又作房间的隔断,是居住建筑中最常用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缺点是室内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较差,为克服这一缺点,往往采用墙板,向大开间方向发展。墙板结构多用于住宅、公寓、也可用于办公楼、学校等公用建筑。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如今墙板以其安装方便、节能环保、美观大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但现有的墙板不便装拆,不防滑,耗时费工,制作成本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墙板往往又会在卡合的部位向表面起翘,影响整体美观。而且现有技术中带有防滑功能的墙板往往仅仅采用表面带有凹槽,这样的设计又会导致抗压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滑功能,装拆方便,重量轻,防止卡合部位起翅,抗压性能好的墙板。
[000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防滑墙板,包括板体,板体包括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和下面,板体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通孔,所述右面向右突出形成凸起部,所述左面向右凹陷形成能与凸起部相互配合的凹槽部,凸起部表面和/或凹槽部表面具有一层缓冲层,最右侧的通孔的右侧内壁局部向右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第一凹槽在所述右面上形成的第一投影处于凸起部在所述右面形成的第二投影的范围内,板体具有至少两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具有由所述上面向下凹陷而成的防滑槽,防滑槽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所述防滑部具有由通孔内顶壁向下凸出而成的凸起,凸起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
[0005]优选的,防滑槽在所述上面指向所述下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渐减,凸起在所述上面指向所述下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渐减。
[0006]优选的,通孔顶壁至所述上面之间的纵截面面积相等。
[0007]优选的,凸起部和凹槽部具有圆弧形横截面。
[0008]优选的,凸起部在任意平行于所述后面的面上形成第三投影,第三投影上距离所述右面最远的点位于第三投影与所述右面之间交线的中垂线的下方。
[0009]其中,上述横截面为任意平行于所述后面的面,上述纵截面为任意平行于所述右面的面。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墙板的板体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通孔,而且最右侧的通孔的右侧内壁向右凹陷形成凹陷,凹陷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凹陷在所述右面的投影在凸起部在所述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制作的材料,减轻了板体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板体的上面具有防滑部,增加了墙板的摩擦系数,起到防滑的效果;防滑部下表面向下凸出形成凸起,凸起处于通孔内,凸起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保证了墙板的壁厚基本均匀一致,抗压性能稳定;由于凸起部表面和/或凹槽部表面具有一层缓冲层,使得墙板之间相互卡合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阻止墙板起翘,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滑功能,装拆方便,防止卡合部位起翘,抗压性能好,重量轻,节省制作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防滑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防滑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防滑墙板,包括板体1,板体I包括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和下面,板体I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通孔4,所述右面向右突出形成凸起部2,所述左面向右凹陷形成能与凸起部2相互配合的凹槽部3,凸起部2表面和/或凹槽部3表面具有一层缓冲层。
[0014]最右侧的通孔4的右侧内壁局部向右凹陷形成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第一凹槽7在所述右面上形成的第一投影处于凸起部2在所述右面形成的第二投影的范围内,具体地,防滑槽5在所述上面指向所述下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渐减,凸起6在所述上面指向所述下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渐减,这样的设计使得防滑槽不易受到撞击或磨损导致板体坏裂,保护墙板的功能和美观,进一步地,通孔4顶壁至所述上面之间的纵截面面积相等,使墙板板体不会由于某个纵截面面积减小,导致抗压性能降低,这样的设计使得板体抗压性能保持一致性,使用过程中延长了墙板的使用寿命。
[0015]板体I具有至少两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具有由所述上面向下凹陷而成的防滑槽5,防滑槽5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所述防滑部具有由通孔4内顶壁向下凸出而成的凸起6,凸起6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具体地,凸起部2和凹槽部3具有圆弧形横截面,保证了凸起部2、凹槽部3不易被撞击碎裂或者磨损,进一步地,凸起部2在任意平行于所述后面的面上形成第三投影,第三投影上距离所述右面最远的点位于第三投影与所述右面之间交线的中垂线的下方,这样一方面使得凸起部和凹槽部卡合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使得卡合的部位阻止了墙板起翘,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易被磨损或撞击碎裂和阻止墙板起翘之间达到平衡。
[0016]所述上面具有至少两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防滑槽5,所述防滑部下表面向下凸出形成凸起6,凸起6处于通孔4内,防滑槽5和凸起6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具体地,凸起部2和凹槽部3采用圆弧形,保证了凸起部2、凹槽部3不易被撞击碎裂或者磨损,进一步地,凸起部2圆心和凹槽部3圆心的连线与板体I的横轴线形成负夹角,这样一方面使得凸起部和凹槽部卡合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使得卡合的部位阻止了墙板起翘。
[0017]上述横截面为任意平行于所述后面的面,上述纵截面为任意平行于所述右面的面。
[00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墙板的板体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通孔,而且最右侧的通孔的右侧内壁向右凹陷形成凹陷,凹陷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凹陷在所述右面的投影在凸起部在所述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制作的材料,减轻了板体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板体的上面具有防滑部,增加了墙板的摩擦系数,起到防滑的效果;防滑部下表面向下凸出形成凸起,凸起处于通孔内,凸起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保证了墙板的壁厚基本均匀,抗压性能稳定;由于凸起部表面和/或凹槽部表面具有一层缓冲层,使得墙板之间相互卡合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阻止墙板起翘,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滑功能,装拆方便,防止卡合部位起翘,抗压性能好,重量轻,节省制作的成本。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饰防滑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板体(I)包括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和下面,板体(I)内部具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通孔(4);所述右面向右突出形成凸起部(2),所述左面向右凹陷形成能与凸起部(2)相互配合的凹槽部(3),凸起部(2)表面和/或凹槽部(3)表面具有一层缓冲层;最右侧的通孔(4)的右侧内壁局部向右凹陷形成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第一凹槽(7)在所述右面上形成的第一投影处于凸起部(2)在所述右面形成的第二投影的范围内;板体(I)具有至少两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具有由所述上面向下凹陷而成的防滑槽(5),防滑槽(5)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所述防滑部具有由通孔(4)内顶壁向下凸出而成的凸起(6),凸起(6)由所述前面延伸到所述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饰防滑墙板,其特征在于,防滑槽(5)在所述上面指向所述下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渐减,凸起(6)在所述上面指向所述下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渐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饰防滑墙板,其特征在于,通孔(4)顶壁至所述上面之间的纵截面面积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饰防滑墙板,其特征在于,凸起部(2)和凹槽部(3)具有圆弧形横截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饰防滑墙板,其特征在于,凸起部(2)在任意平行于所述后面的面上形成第三投影,第三投影上距离所述右面最远的点位于第三投影与所述右面之间交线的中垂线的下方。
【文档编号】E04F13/072GK203924539SQ20142017696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小龙 申请人:安徽惠云塑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