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隔热墙体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73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全隔热墙体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在直角六面结构的砖体中,以沿砖体的矩形平面两邻边平行的纵向或横向方式平行排布有通孔,其中在各相邻的纵向排布和相邻的横向排布的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的纵、横两方向上,均有被所述通孔分隔开的非连续部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砖能在包括纵、横两方向在内的不同方向上完全阻断砖体结构中因热桥传导所致的热量损失,使该保温砖能实现全方位的隔热保温节能效果,为实现和普及节能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
【专利说明】全隔热墙体保温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保温砖,特别是一种能具有全方位隔热保温节能效果的建筑用砖。
【背景技术】
[0002]为实现节能型建筑,国家建筑部门目前首选推荐的砖型,是在结构体中设置有不同大小和/或排布形式及孔洞率贯通孔的空心砖或多孔砖。砖体结构中的这些贯通孔,不仅能减轻重量和材料消耗,而且能阻断沿砖体中因实体结构直接产生热传导即热桥效应而损失能量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音效果。研究发现,目前在多孔砖中贯通砖孔的排布方式,都是沿直角六面体砖体结构中的矩形平面一侧边沿方向(例如沿横向)平行排布,或进一步呈交错状排布,虽然这些砖孔可以切断在砖体中某一方向上(例如纵向)的热桥传导途径,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在同一行中的各砖孔间,或在各相邻行的砖孔间,仍存在有大量砖体的实体部分,特别是呈直线状延伸的实体部分,仍存在有大量能导致热量损失的热桥传导途径。因此,为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作为建筑基本单元的砖体结构,彻底消除其中仍存在的热桥传导途径,进一步提供能实现全方位隔热的保温砖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结构形式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
[0004]本实用新型全隔热墙体保温砖,是在直角六面结构的砖体中,以沿砖体的矩形平面两邻边平行的纵向或横向方式平行排布有通孔的基本结构上,使在各相邻的纵向排布和各相邻的横向排布的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的纵、横两方向上,均有被所述通孔分隔开的非连续部分。
[0005]在实现上述结构的各种方式中,使所述砖体矩形平面上纵向和横排布的所述通孔同时以相互交错方式排布,是最有利于实现和最简单的,因而是一种优选的方式。
[0006]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为实现所述的结构且不使在砖体中对所述贯通孔的设置方式过于复杂,使在各相邻的纵向和相邻的横向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中形成被所述通孔隔断的非连续部分的一种优选的简单方式,是采用由在各相邻的纵向通孔和横向通孔中,分别至少各有一个通孔以其相对延伸的孔端缘在沿其所在的纵向或横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或交错所形成。
[0007]—种能具有更好的隔热节能效果的方式,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在各相邻的纵向和相邻的横向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中形成被所述通孔隔断的非连续部分,采用由在各相邻的纵向通孔和横向的通孔中的全部通孔,分别以其相对延伸的孔端缘在沿其所在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或交错形成。
[0008]试验表明,在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时,优选采用具有不同形式的“十”字形截面的通孔最为方便和简单。[0009]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为进一步阻断可能沿砖体周边产生的热桥传导途径,还可以进一步选择下述之一的优选方式:
[0010]至少在所述砖体矩形平面的一侧,沿砖体边沿间隔设置有凹形缺口结构,且至少有一个凹形缺口结构的内凹底缘,与砖体该侧方向最外侧行的通孔在该侧方向的孔端缘连线相互重叠或交叉;和/或
[0011]在所述砖体矩形平面中最外侧行通孔间的砖体部位中,间隔设置有截面小于上述砖体结构中所述贯通孔的圆形通孔。
[0012]由于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形式的保温砖能在包括纵、横两方向在内的不同方向上完全阻断砖体结构中因热桥传导所致的热量损失,使该保温砖能实现全方位的隔热保温节能效果,为实现和普及节能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
[0013]以下结合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隔热墙体保温砖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在直角六面结构的砖体I中,以沿砖体的矩形平面相互垂直的两邻边L,S平行的纵向和横向的行列形式交错排布有若干具有十字形截面的通孔2,4,5,在各相邻的纵向排布和各相邻的横向排布的十字形截面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的纵、横两方向上,均有被所述通孔分隔开的非连续部分。所述在各相邻的纵向和相邻的横向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中被所述通孔隔断的非连续部分,采用的是由在各相邻的纵向通孔和横向的十字形截面通孔中,由在各相邻方向中的全部通孔分别以其相对延伸的十字形截面通孔的孔端缘在沿其所在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或交错形成。图中所示的是,在各横向相邻的全部十字形截面通孔的相对延伸孔端缘a,b,在沿横向方向上的投影都呈相互交错的状态;在各纵向相邻的全部十字形截面通孔的相对延伸孔端缘C,山在沿纵向方向上的投影都呈相互重叠的状态。在所述砖体矩形平面中最外侧行通孔间的砖体部位中,还间隔设置有截面小于上述砖体结构中所述十字形截面贯通孔2,4,5的圆形通孔
3。在砖体结构的周缘部位中,还间隔设置有若干较浅的齿状缺口。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隔热墙体保温砖的另一种形式,其基本结构与图1相同,不同处在于在图1中砖周缘部位设置所述圆形通孔3的部位,改为在砖体矩形平面的一对平行侧缘中,沿砖体边沿间隔设置有凹形缺口结构6,并使其凹形缺口结构的内凹底缘,与砖体该侧方向最外侧行十字形截面贯通孔在该侧方向上延伸的孔端缘连线相互重叠或交叉。
【权利要求】
1.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在直角六面结构的砖体(I)中,以沿砖体的矩形平面两邻边(L,S)平行的纵向或横向的平行方式排布有通孔(2,4,5),其特征是在各相邻的纵向排布和各相邻的横向排布的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的纵、横两方向上,均有被所述通孔分隔开的非连续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所述砖体矩形平面上纵向和横排布的所述通孔相互交错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所述在各相邻的纵向和相邻的横向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中被所述通孔隔断的非连续部分,是由在各相邻的纵向通孔和横向通孔中,分别至少各有一个通孔以其相对延伸的孔端缘(a,b ;c,d)在沿其所在的纵向或横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或交错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所述在各相邻的纵向和相邻的横向通孔间的砖体实体部位中被所述通孔隔断的非连续部分,是由在各相邻的纵向通孔和横向的通孔中,由在所述相邻方向中的全部通孔分别以其相对延伸的孔端缘(a,b ;c, d)在沿其所在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或交错形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至少在所述砖体矩形平面的一侧,沿砖体边沿间隔设置有凹形缺口结构(6),且至少有一个凹形缺口结构的内凹底缘,与砖体该侧方向最外侧行通孔在该侧方向的孔端缘连线相互重叠或交叉。
6.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2,4,5)为十字形截面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2,4,5)为十字形截面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隔热墙体保温砖,其特征是在所述砖体矩形平面中最外侧行通孔间的砖体部位中,间隔设置有截面小于上述砖体结构中所述贯通孔(2,4,5)的圆形通孔(3)。
【文档编号】E04C1/00GK203808342SQ201420221830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文志成, 文茂 申请人:文志成, 文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