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95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主梁、固定在主梁之间的横梁、固定在主梁上的钢平台,主梁两端的两侧面焊接固定有钢箱梁,钢箱梁之间铰接有钢箱支腿,主梁两端焊接有用于防止钢箱支腿过度翻转的支撑体,钢平台开设有四个容钢箱支腿尾部抬起的窗口,窗口位置的钢平台通过活页固定有活动盖板。在电梯井的墙体上预留用于支撑钢箱支腿的洞口,提升钢平台到位后,钢箱支腿在重力作用下翻转,使其头部插入洞口,放下钢平台后,钢箱支腿即可充分插入洞口,整个钢平台靠转轴和支撑体获得支撑。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属于建筑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建筑企业在建造高层建筑时,电梯井的钢筋混凝土井筒施工的安全操作防护一直是个不容忽略的环节。传统的电梯井施工平台采用搭设脚手架的方法,施工一层搭设一层,施工到多少高度就相应的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多,费材料。脚手架搭建完后,工人将平铺在脚手架上的木板作为操作平台,安全性能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完毕后,必须把全部脚手架拆掉,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强度。这种传统施工方法工作效率低下,浪费材料,且拆除麻烦。
[0003]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2706501 U,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其在电梯井墙体开设楔形孔,在钢平台的四根主梁端部设置用于插入楔形孔的移动管,移动管后端设置压簧,从而实现抬升过程中移动管自动从楔形孔脱离,移动到位后,移动管又能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上一层的楔形孔内。
[0004]但是其中的弹簧稳定性欠佳,当移动管和钢管之间摩擦力较大时,移动管会伸出不到位,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主梁、固定在主梁之间的横梁、固定在主梁上的钢平台,所述主梁两端的两侧面焊接固定有钢箱梁,钢箱梁之间铰接有钢箱支腿,所述主梁两端焊接有用于防止钢箱支腿过度翻转的支撑体,所述钢平台开设有四个容钢箱支腿尾部抬起的窗口,所述窗口位置的钢平台通过活页固定有活动盖板,所述主梁焊接有用于起吊的吊环。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0008]1、所述主梁由两根槽钢构成。
[0009]2、所述支撑体为槽口部焊接有封板的槽钢。
[0010]3、所述钢箱支腿的外端上表面为斜面。
[0011]4、构成主梁的槽钢型号为[12或[14。
[0012]5、所述支撑体的槽钢型号为[12或[14。
[0013]6、所述钢平台为厚度为4mm的花纹钢板。
[0014]在电梯井的墙体上预留用于支撑钢箱支腿的洞口,提升钢平台到位后,钢箱支腿在重力作用下翻转,使其头部插入洞口,放下钢平台后,钢箱支腿即可充分插入洞口,整个钢平台靠转轴和支撑体获得支撑;需要提升时,只需要打开活动盖板,上吊钢平台,钢箱支腿头部受到洞口下压作用,使钢箱支腿开始翻转并滑出洞口,并沿墙体滑行,抬升到位后送掉上吊钢丝绳即可。
[001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安全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俯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局部主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放置状态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提升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0022]11-第一主梁,12-第二主梁,2-横梁,3-钢箱梁,4-销轴,5-钢箱支腿,6-钢平台,7-支撑体,8-封板,9-剪力墙,10-洞口,13-活动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固定在主梁之间的横梁2、固定在主梁上的钢平台6,主梁两端的两侧面焊接固定有钢箱梁3,钢箱梁3之间通过销轴4铰接有钢箱支腿5,主梁两端焊接有用于防止钢箱支腿5过度翻转的支撑体7,支撑体7为槽口部焊接有封板8的槽钢,钢平台6开设有四个容钢箱支腿尾部抬起的窗口,窗口位置的钢平台通过活页固定有活动盖板13,主梁焊接有用于起吊的吊环。
[0025]本例中第一、第二主梁由两根[12或[14槽钢构成,支撑体的槽钢型号为[12或[14,钢平台为厚度为4mm的花纹钢板。
[0026]12号槽钢高度120mm,宽度74mm,壁厚5.0mm,翼缘厚8.4mm ; 14号槽钢高140mm,宽 58 (60) mm;壁厚 6.0 (8.0) mm,翼厚 9.5_。
[0027]为了使平台在上升过程中钢箱支腿较顺利的从剪力墙9的洞口 10内滑出,本实施例平台的钢箱支腿5外端上表面为斜面。
[0028]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电梯井操作平台放置状态示意图。从图中可知,钢平台通过头部插入剪力墙9洞口 10的钢箱支腿5所支撑,钢平台受力后使钢箱支腿5有头部上翘的趋势,通过支撑体的支撑,能够确保钢箱支腿5不会翻转,保证安全性。
[0029]如图4所示,为是本实施例电梯井操作平台提升状态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当提升平台,钢箱支腿5头部受到洞口下压作用,使钢箱支腿开始翻转并滑出洞口,并沿墙体滑行。因此抬升本操作平台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003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主梁、固定在主梁之间的横梁、固定在主梁上的钢平台,所述主梁两端的两侧面焊接固定有钢箱梁,钢箱梁之间铰接有钢箱支腿,所述主梁两端焊接有用于防止钢箱支腿过度翻转的支撑体,所述钢平台开设有四个容钢箱支腿尾部抬起的窗口,所述窗口位置的钢平台通过活页固定有活动盖板,所述主梁焊接有用于起吊的吊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由两根槽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槽口部焊接有封板的槽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支腿的外端上表面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构成主梁的槽钢型号为[12或[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槽钢型号为[12 或[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平台为厚度为4mm的花纹钢板。
【文档编号】E04G5/04GK203856187SQ20142026329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陆汉时, 吴建华, 吴海洪, 施州州 申请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中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