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固化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41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固化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烘干固化房,包括一个厢状房体、供热系统和控制系统,房体的壁面和顶面由搭接形成的框架上安装防火隔热板件构成。房体左、右侧壁面安装悬挂装置,由框架上沿房体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多层“匚”型槽道组成,各层槽道的开口相对,高度一致,并形成3°~5°的坡度,槽道的下槽面外边缘连接一竖向挡板。槽道前、后端部各生成一个突起件,其下槽面还可以焊接形成多个突起的限位构件。房体底面板前、后部各形成一个缺口以方便搬运车辆的进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固化房,其悬挂装置设置科学合理,能够增加同时处理的物料量,使房体内部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物料搬运操作的时间,从而缩短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烘干固化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或固化房的物料安置结构,特别是具有悬挂系统的烘干固化房。

【背景技术】
[0002]烘干房是一种再加工设备,用于对物料进行加温处理,使物料干燥。固化房用于企业生产的工件或产品印刷完成后的烘干固化。在农产品加工、化学、医药和印刷等产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工作通常是将物料放置在烘干房或固化房的内部,通过供热装置使房体内的空气升温,促使物料表面水份蒸发;或者将印刷过程中添加的溶剂等挥发掉,使产品成形。目前较常用的物料放置是采用地面堆放,或者小车放置的方式。采用这两种堆放方式的物料堆积密度大,物料占据房体内部的主要空间,而影响房体内的空气流动。房体内部不均匀的温度差又使物料各部分受热产生较大的差异,容易造成物料局部的受热过低或过高,不利于物料的成形。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改变目前常见的烘干固化房的结构,提出一种悬挂式的物料放置方式,充分利用房体的内部空间,对不同尺寸的物料都能烘干;达到使房体内部空气流通顺畅,物料的各个部位受热均匀。同时,有利于实现物料进出房体的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固化房,包括一个厢状房体、供热装置、控制面板,其特点是,厢状房体的左侧壁面、右侧壁面和顶面由在金属材料搭接的框架上安装的防火隔热板件构成。房体内部安装悬挂装置:与左侧壁面和右侧壁面连接的框架上,沿房体的长度方向分别形成至少一道“匚”形槽道,左、右槽道的开口相对,高度一致,槽道从前端到后端形成3°?5°的坡度,槽道的下槽面外边缘连接一竖向挡板。在左槽道、右槽道的下槽面上,靠近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位置,分别生成一个防脱突起件。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烘干固化房悬挂装置,特别适用于对从印刷机上完成印刷后的产品进行固。使用时,印刷品成卷穿过滚筒,滚筒安放到悬挂装置上,进行烘干固化。有别于通常的就地堆放方式,以及链条式或挂钩式的悬挂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1.将产品悬挂起来进行加热,减少集中堆放产品对房体内部热空气流动的阻挡,房体内部各部位的温度更趋均匀。同时产品的上、下部受热也趋于一致,产品的固化效果也有进一步提高。达到优质、高效地完成烘干固化过程。2.由于烘干固化房通常长度较大,搁置印刷产品的滚筒从房体的前部放入后,进行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采用相对向的槽道来悬挂安装印刷产品的滚筒,利用槽道从前端到后端的坡度,滚筒两端的轴承在槽道内滚动非常容易,可以很方便地将物料从前面推动到后面需要的位置,极大地减少搬运操作的劳动强度。3.房体的左侧壁面、右侧壁面和顶面由金属材料搭接的框架上安装防火隔热板件组成,重量轻,能够进行拆卸和就地安装。4.在槽道的前、后端部设置防脱突起构件,通常可以采用金属片拼接成三角形、矩形等形状,或者采用金属片直接焊接在槽道的下槽面构成。可以防止滚筒从槽道的前部或后部滚出,造成生产事故。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固化房是可移动式的,有利于提高设备投资的使用率,减缩成本。
[0006]更好的是,上面所述的烘干固化房,房体还安装有后门。
[0007]加装的后门,作为把产品或物料搬移进入或搬移出房体的通道,可以加快加工的流程,提高效率。
[0008]还可以是,上述结构的烘干固化房,在厢状房体的中部位置,纵向地,由金属管件搭接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壁。框架结构壁的左侧,与左槽道相对的高度,连接“匚”形的第二左槽道,开口与左槽道的开口相对。框架结构壁的右侧,与右槽道相对的高度,连接“匚”形的第二右槽道,开口与右槽道的开口相对。第二左槽道、第二右槽道靠近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槽面上,各分别生成一个防脱突起件。
[0009]在房体中部位置形成框架结构壁,使房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左槽道与对应的第二左槽道构成一个悬挂装置,右槽道与对应的第二右槽道构成另一个悬挂装置。这种烘干房的悬挂系统,适用长度较短的滚简搁放,以满足较小尺寸的印刷产品烘干的需要。由于具有两个悬挂装置,在无需大幅增加房体宽度、体积的条件下,就可以一次性烘干较多的广品。提闻了热能效益,从而提升了生广效率。
[0010]进一步的,上面所述的烘干固化房,槽道的下槽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地生成至少两个突起的限位构件。
[0011]槽道的中间部分生成突起的限位构件,最好是用金属片弯曲成曲面弧度小于90°的圆弧形,并焊接到槽道的下槽面上。这种限位的结构设置,既保证滚筒在向前推移的过程中的顺畅;也能够将滚筒固定在限位构件位置,以保持多个滚筒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保证房体内空气充分流通。同时,滚筒上所挂装的产品不会相互粘连,避免造成产品局部的温度过热,影响烘干效果,甚至出现废品的情况发生。
[0012]优选的是,上面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底面板前部靠近前门部分和后部靠近后门部分各形成一个缺口,缺口形状为长方形、半圆形,或底边与门的开口平齐的梯形之一。
[0013]在前、后门部位的底面板上形成缺口,搬运产品时叉车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进入房体内,货叉同时搬运的多件产品都可以按顺序悬挂到房体的槽道上,搬移和搁置产品的效率进一步提闻。
[0014]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固化房,在对印刷完成的产品进行烘干固化加工流程中,用叉车将印刷完成并安置在滚筒上的的产品从外部搬运进入房体,并悬挂在由相对方向的槽道构成的悬挂装置上,推动滚筒使其到达房体内部所需要的位置,再进行烘干作业。烘干固化完成后,再从前、后门将成形产品搬运出来。在满足产品悬挂的条件下,可以设置多个层次的槽道结构,以充分利用空间。综上所述,这种结构的悬挂装置,使产品的放置更科学合理,提高了搬运操作效率;由于房体内部温度均匀,缩短了烘干固化的时间,同时使产品的成形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0016]图2是实施例1固化房内部结构图。
[0017]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0018]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0019]图5是实施例1固化房生产状态的内部安装图。
[0020]图6是实施例2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例
[0021 ]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附图f 2所示,一种用于印刷产品的烘干固化房,主体为长方体的厢状房体1,安装有前门2和后门3。房体的顶部安装由电控箱、风机、供热装置,供热装置连接热风管道,热风管道穿过顶板进入房体内部。前门上部安装控制面板。房体的左侧壁面、右侧壁面和顶面由钢质管材4焊接形成的框架外侧安装防火隔热墙面板5构成。
[0024]房体内部结构参见附图2?5,在左侧壁面6和右侧壁面7的钢质框架上,沿房体的长度方向,安装上、下两道“匚”形槽道8,左、右侧壁面的槽道开口相对,高度一致。从槽道前端到后端,形成3°的倾斜,槽道的下槽面外边缘连接一竖向挡板9。槽道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槽面上,各生成一个三角形突起件10。槽道的下槽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突起的限位构件11,其形状为曲面弧度小于90°的圆弧形。同一高度的左、右槽道之间安装两端带有轴承13的滚筒12,轴承能够沿槽道滚动,以移动滚筒所插装的物料。房体的底面板靠近前门的部分和后门的部分,分别形成梯形的缺口 14,其底边与门框的长度一致。梯形缺口作为搬运物料的车辆进出的空间,保证物料能够到达所需的位置进行放置。
[0025]本实施例的烘干固化房,通常用于将印刷完成后的塑胶或纸质印刷品进行油墨的固化生产。成卷的印刷产品穿过滚筒12安装固定,由叉车搬运横跨放置在左、右槽道之间。沿槽道推动滚筒,将产品推移到后部要求的位置,并受定位构件的限定而固定。产品可按需要的密度进行安装,槽道前、后端部的突起件10起到防止滚筒向外滚动脱落的作用。产品安装完成后,即可开启供热装置进行固化生产。
[0026]实施例2
[0027]附图6示意另一种烘干固化房,主体为长方体的厢状房体,安装有前门21和后门22。房体的顶部安装供热装置,连接热风管道23,管道进入房体内部。前门上部安装控制面板24。房体的左侧壁面、右侧壁面和顶面由防火隔热墙面板构成。左侧壁面和右侧壁面安装在金属管材25搭接的框架上,左、右壁面连接的框架上,分别安装两道“匚”形槽道26、27。从槽道前端到后端,形成3°的倾斜,槽道的下槽面外边缘连接竖向挡板。槽道生成防脱限位突起件和均匀分布的多个突起的限位构件。
[0028]在厢状房体的中部位置,由金属管件搭接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壁28。框架结构壁的左侧,与左槽道26相对的高度,连接“匚”形的第二左槽道29,开口与左槽道的开口相对。框架结构壁的右侧,与右槽道27相对的高度,连接“匚”形的第二右槽道30,开口与右槽道的开口相对。第二左槽道、第二右槽道靠近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槽面上,各分别生成一个防脱突起件31。
[0029]同一高度的左槽道26和第二左槽道29之间可以悬挂两端带有轴承的滚筒32,同样地,同一高度的右槽道27和第二右槽道30之间也可以悬挂滚筒。轴承沿槽道滚动,以移动滚筒所挂装的物料。
[0030]以上,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实施例的结构。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表述的技术范畴内的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和增加,例如,房体中部位置的框架结构壁下部再安装热风管道,连接房体顶部的供热装置,以提供一个中部的热风出口。类似的结构增加,当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烘干固化房,包括一个厢状房体、供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厢状房体的左侧壁面、右侧壁面和顶面由在金属材料搭接的框架上安装的防火隔热板件构成; 房体内部安装悬挂装置:与左侧壁面和右侧壁面连接的框架上,沿房体的长度方向分别形成至少一道“匚”形槽道,左、右槽道的开口相对,高度一致,槽道从前端到后端形成3°?5°的坡度,槽道的下槽面外边缘连接一竖向挡板; 在左槽道、右槽道的下槽面上,靠近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位置,分别生成一个防脱突起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还安装后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其特征在于,在厢状房体的中部位置,纵向地,由金属管件搭接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壁;框架结构壁的左侧,与左槽道相对的高度,连接“匚”形的第二左槽道,开口与左槽道的开口相对;框架结构壁的右侧,与右槽道相对的高度,连接“匚”形的第二右槽道,开口与右槽道的开口相对;第二左槽道、第二右槽道靠近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槽面上,各分别生成一个防脱突起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的下槽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地生成至少两个突起的限位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的下槽面沿长度方向均勻分布地生成至少两个突起的限位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其特征在于,房体底面板前部靠近前门部分形成一个缺口,缺口形状为长方形、半圆形,或底边与门的开口平齐的梯形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固化房,其特征在于,底面板后部靠近后门部分形成一个缺口,缺口形状为长方形或半圆形,或底边与门的开口平齐的梯形。
【文档编号】E04H5/02GK203924792SQ20142031552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4日
【发明者】石少金 申请人:汕头市金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