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04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机本体、进料口、出料口,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螺旋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螺旋装置包括螺旋进给单元和螺旋返回单元;搅拌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提升机和一送料管道;进料口上还设置有振动器;第一电机驱动沿搅拌机本体轴向延伸的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机本体底部安装有防震垫脚。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改进,使物料既有水平方向运动,又有垂直方向运动,搅拌更加均匀,搅拌效果更好,同时加快卸料速度,让卸料更快速、干净。
【专利说明】一种混凝搅拌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尤其涉及一种混凝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搅拌机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它主要起到对制备混凝土的搅拌或拌合作用,混凝土搅拌机主要由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对于混凝土搅拌机的效率及搅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搅拌叶片的设计,搅拌叶片设计合理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搅拌的均匀度,同时也减少了搅拌的时间,间接的减少了搅拌成本,同时搅拌机仅仅靠搅拌有时达不到混凝土的均匀度要求,而且在搅拌机不使用时,混凝土搅拌机的内表壁上会凝固一层厚厚的混凝土,不易除去。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搅拌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机本体、进料口、出料口,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螺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螺旋装置包括螺旋进给单元和螺旋返回单元,所述螺旋进给单元和所述螺旋返回单元对物料的带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提升机和一送料管道;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上端,所述进料口上还设置有振动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沿所述搅拌机本体轴向延伸的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叶片组成的搅拌叶轮,所述搅拌机本体底部安装有防震垫脚。
[0005]所述搅拌机本体内在所述搅拌轴两端设置有底板刮料板。
[0006]所述底板刮料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搅拌机本体内壁相接触。
[0007]所述出料口包括上嘴和下嘴,上嘴与下嘴相连。
[0008]所述螺旋进给单元和所述螺旋返回单元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相连接。
[0009]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便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轴结合了三片叶片组成的搅拌叶轮和螺旋进给单元、螺旋返回单的优点,搅拌时搅拌叶轮片能对物流进行强力的剪切,让物料做水平圆周运动的同时把物料向上推,而螺旋装置能最大限度的减小与物料间的摩擦和冲击力,从而使物料既有水平方向运动,又有垂直方向运动,使得搅拌更加均匀,搅拌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防震底座能够有效保证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稳定工作;通过设置振动器,可以去除搅拌机内壁体上凝固的混凝土 ;通过设置的底板刮料板可以加快卸料速度,让卸料更快速、干净,不会产生任何残留,也能辅助搅拌物料;通过设置的出料口可以确保搅拌过程中物料飞溅,节约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提降机;2、送料管道;3、第一电机;4、振动器;5、进料口 ;6、中间连接件;
7、底板刮料板;8、搅拌轴;9、第二电机;10、出料口 ;11、螺旋装置;12、搅拌叶轮;13、搅拌机本体;14、防震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机本体13、进料口 5、出料口 10,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螺旋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9 ;所述螺旋装置11包括螺旋进给单元和螺旋返回单元,所述螺旋进给单元和所述螺旋返回单元对物料的带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机本体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提升机I和一送料管道2 ;所述进料口 5位于所述搅拌机本体13的上端,所述进料口 5上还设置有振动器4 ;所述第一电机3驱动沿所述搅拌机本体13轴向延伸的搅拌轴8转动,所述搅拌轴8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叶片组成的搅拌叶轮12,所述搅拌机本体13底部安装有防震垫脚14。
[0015]所述搅拌机本体13内在所述搅拌轴8两端设置有底板刮料板7。
[0016]所述底板刮料板7的下端面与所述搅拌机本体13内壁相接触。
[0017]所述出料口 9包括上嘴和下嘴,上嘴与下嘴相连。
[0018]所述螺旋进给单元和所述螺旋返回单元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6相连接。
[0019]所述第一电机3驱动所述搅拌轴8转动。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工作时,将水泥、石子和适量的水通过左边的送料通道送入搅拌机本体中,同时将水泥和砂子及添加剂通过右边的送料通道送入搅拌机本体中,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开始运转,第一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驱动搅拌叶轮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同时第二电机驱动螺旋进给单元和螺旋返回单元转动,进行多重搅拌,其中螺旋进给单元和螺旋返回单元对物料的带动方向相反,也减少了磨损,均匀混合操作完成后,混凝土由出料口排出,出料口分为上嘴和下嘴,上嘴与下嘴的连接处形成一个钝角弧度,当混凝土由于惯性被甩出出料口时,由上嘴将将沪宁图自身所带的冲力缓冲掉再由下嘴排出,有效减少物料的飞溅,节约成本。
[0021]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机本体、进料口、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螺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螺旋装置包括螺旋进给单元和螺旋返回单元,所述螺旋进给单元和所述螺旋返回单元对物料的带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提升机和一送料管道;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上端,所述进料口上还设置有振动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沿所述搅拌机本体轴向延伸的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叶片组成的搅拌叶轮,所述搅拌机本体底部安装有防震垫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本体内在所述搅拌轴两端设置有底板刮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刮料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搅拌机本体内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包括上嘴和下嘴,上嘴与下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给单元和所述螺旋返回单元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文档编号】B28C5/14GK203919372SQ20142033557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吴燕信, 邵家彬, 吴晓慧, 王云同, 叶礼钢, 王云松, 李兴勇, 张健, 王杰, 刘晶, 王虎喜, 章棋 申请人:安徽湖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