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69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包括立柱、梯道、座垫、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梯道固定于所述立柱的顶端,且所述梯道上放置有座垫、手套。其有益效果是:游客可以沿梯道滑下山,节省时间、体力,且由于梯道各个位置的角度、斜率、摩擦力均保持不变,游客会以相同的速度下滑,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景区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

【背景技术】
[0002]自然景区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尤其是带有山区的自然景区,游客游玩后返程下山时不但占用大量时间、浪费大量体力,而且走下山路时更容易发生危险。同时由于下山滑道一般比较狭窄,后方的游客在超越前方游客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具体设计方案为:
[0004]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包括立柱、梯道、座垫、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梯道固定于所述立柱的顶端,且所述梯道上放置有座垫、手套。
[0005]所述立柱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立柱内安装有箍筋,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有基座,所述箍筋的弯钩角度为135°,所述箍筋上安装有锚固,所述锚固的截面百分率小于50%。
[0006]所述梯道为三个抛光花岗岩组成的“U”形结构,所述梯道的底面固定有钢筋砼,所述钢筋砼与梯道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梯道“U”形结构的外侧设有细石混凝土封边,所述细石混凝土封边固定于所述钢筋砼上。
[0007]所述梯道的两侧设有安全网,所述梯道的末端安装有减速石板、扶手。
[0008]所述座垫为“H”形结构,所述座垫的上沿设有腰固定带,所述座垫的下沿设有腿固定带,所述腰固定带、腿固定带贯穿所述座垫的四周并与所述座垫缝制连接。所述座垫的上表面中部缝有防滑垫。
[0009]所述钢筋砼的配筋为单层双向,搭接接头截面百分率小于50%。
[0010]所述梯道的“U”形结构两侧的抛光花岗岩的顶端为拱形结构。
[001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有益效果是:
[0012]游客可以沿梯道滑下山,节省时间、体力,且由于梯道各个位置的角度、斜率、摩擦力均保持不变,游客会以相同的速度下滑,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梯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座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立柱;11、箍筋;12、锚固;13、基座;2、梯道;21、钢筋砼;22、水泥砂浆;23、细石混凝土封边;24、安全网;25、减速石板;26、扶手;3、座垫;31、手套;32、腰固定带; 33、腿固定带;3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包括立柱1、梯道2、座垫3、手套31,所述立柱I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梯道2固定于所述立柱I的顶端,且所述梯道2上放置有座垫3、手套31。
[0020]所述梯道2的两侧设有安全网24,所述梯道2的末端安装有减速石板25、扶手26。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立柱I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立柱I内安装有箍筋11,所述立柱I的底端固定有基座13,所述箍筋11的弯钩角度为135°,所述箍筋11上安装有锚固12,所述锚固12的截面百分率小于50%。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梯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梯道2为三个抛光花岗岩组成的“U”形结构,所述梯道2的底面固定有钢筋砼21,所述钢筋砼21与梯道2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22,所述梯道2 “U”形结构的外侧设有细石混凝土封边23,所述细石混凝土封边23固定于所述钢筋砼21上。
[0023]所述钢筋砼21的配筋为单层双向,搭接接头截面百分率小于50%。
[0024]所述梯道2的“U”形结构两侧的抛光花岗岩的顶端为拱形结构。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座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座垫3为“H”形结构,所述座垫3的上沿设有腰固定带32,所述座垫3的下沿设有腿固定带33,所述腰固定带32、腿固定带33贯穿所述座垫3的四周并与所述座垫3缝制连接。所述座垫3的上表面中部缝有防滑垫34。
[0026]游客需要下山时,先将座垫3放在身后,其中有防滑垫34的一侧朝向自己,然后将腰固定带32系在要上,将腿固定带33系在腿上,然后坐在梯道2上,带上手套,即可开始下滑。
[0027]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包括立柱(I)、梯道(2)、座垫(3)、手套(3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梯道(2)固定于所述立柱(I)的顶端,且所述梯道(2)上放置有座垫(3)、手套(31)。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立柱(I)内安装有箍筋(11),所述立柱(I)的底端固定有基座(13),所述箍筋(11)的弯钩角度为135°,所述箍筋(11)上安装有锚固(12),所述锚固(12)的截面百分率小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2)为三个抛光花岗岩组成的“U”形结构,所述梯道(2)的底面固定有钢筋砼(21),所述钢筋砼(21)与梯道(2)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22),所述梯道(2) “U”形结构的外侧设有细石混凝土封边(23),所述细石混凝土封边(23)固定于所述钢筋砼(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2)的两侧设有安全网(24),所述梯道(2)的末端安装有减速石板(25)、扶手(26)。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3)为“H”形结构,所述座垫(3)的上沿设有腰固定带(32),所述座垫(3)的下沿设有腿固定带(33),所述腰固定带(32)、腿固定带(33)贯穿所述座垫(3)的四周并与所述座垫(3)缝制连接,所述座垫(3)的上表面中部缝有防滑垫(34)。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21)的配筋为单层双向,搭接接头截面百分率小于50%。
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方便游客下山的安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道(2)的“U”形结构两侧的抛光花岗岩的顶端为拱形结构。
【文档编号】E04F11/00GK203961161SQ20142039442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韩国顺 申请人:天津国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