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144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边坡建筑的开发平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统称为边坡。我国山地、高原、丘陵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近几年,随着城市随着建设的迅猛发展,许多工程建设不得不向山区发展,边坡的开发利用也不断增多。在合理的工程设计前提下,边坡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还能对边坡灾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现有的边坡开发利用方案主要有开挖和堆填两种方式。开挖主要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对边坡岩土体进行大面积移除,一般会形成较陡的开挖面,该方法对边坡扰动大,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还需要对开挖面进行支护,工程费用较高。堆填是对边坡地形较低处用岩石,土等建筑材料进行堆积,该方法对边坡环境影响较大,工程量大,对堆填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工程费用较高,而且容易产生滑坡等次生灾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该平台不仅可以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且能够减小施工量、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对边坡起到一定的抗滑作用。本发明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包括顺坡平行设置的嵌入式剪力墙1,剪力墙1下端置于边坡4的稳定岩土体中,剪力墙1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剪力墙1上端设置有框架梁2,框架梁2与剪力墙1之间为钢筋混凝土连接;框架梁2上端设有平台3,平台3与框架梁2之间为钢筋混凝土连接。所述剪力墙1沿坡面走向成排分布,每一排剪力墙数量、间距根据场地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确定,剪力墙1的纵向轴线与坡向一致。所述框架梁2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框架梁2分为横梁和纵梁,其横梁方向垂直坡向分布,纵梁方向沿坡向分布。本发明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剪力墙的位置,然后在剪力墙槽段沿坡向开挖沟槽;2、沟槽开挖完毕后,按照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在沟槽内放入扎好的钢筋笼,根据工程要求浇筑设计高度的混凝土,地面以下的墙体浇筑按照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进行浇筑,地面以上的墙体按照剪力墙的施工工艺进行浇筑,形成整体嵌入式剪力墙,剪力墙上部在预浇筑框架梁部位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接头;3、剪力墙形成以后,按照框架梁的施工工艺,在剪力墙上端的预浇筑部位安置扎好的钢筋笼,框架梁钢筋笼与剪力墙上部预留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方式或绑接方式连接,根据工程要求浇筑混凝土,形成框架梁,框架梁上部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接头;4、框架梁形成以后,按照平台的施工工艺,在框架梁顶部安置扎好的钢筋笼,平台钢筋笼与框架梁上部预留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方式或绑接方式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式平台。所述剪力墙施工工序采用跳序法,即沿顺序施工奇数号剪力墙,再沿顺序施工偶数号剪力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沿坡面走向的截面比直接开挖、矩形状开挖要小很多,因此施工对边坡扰动小;同时采用跳序法施工剪力墙,能将对边坡的扰动程度降到最低;2、剪力墙开挖体积小,因此工程量小,施工简单,工程费用低;3、剪力墙沿坡向宽度较大,能提供很高的竖向承载力;4、剪力墙内的配筋能提供沿垂直墙面较大的水平抗力,保证上部结构在地震等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5、剪力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边坡向下的滑动力,有利于边坡的稳定;6、平台上部可以建设建筑物,能够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中,1为剪力墙,2为框架梁,3为平台,4为边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包括顺坡平行设置的嵌入式剪力墙1,剪力墙1下端置于边坡4的稳定岩土体中,剪力墙1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剪力墙1上端设置有框架梁2,框架梁2与剪力墙1之间为钢筋混凝土连接,钢筋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者绑接;框架梁2上端设有平台3,平台3与框架梁2之间为钢筋混凝土连接,钢筋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者绑接。所述剪力墙1沿坡面走向成排分布,每一排剪力墙数量、间距根据场地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确定,剪力墙1的纵向轴线与坡向一致。所述框架梁2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框架梁2分为横梁和纵梁,其横梁方向垂直坡向分布,纵梁方向沿坡向分布。框架梁2截面为矩形截面,截面尺寸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本发明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根据边坡地址条件及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剪力墙的位置,然后在剪力墙槽段开挖前,沿剪力墙纵向轴线位置构筑导墙,若剪力墙长度较大,沿边坡方向前后高度差较大,可采用分段构筑导墙,分段浇筑工序,导墙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导墙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剪力墙设计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保护槽口土壁不破坏等。(2)利用泥浆护壁进行槽段开挖,应视地质条件的地质条件和筑墙深度选用合适的施工机械,例如采用旋转切削多头钻、导板抓斗、冲击钻等。(3)沟槽开挖完毕后,在沟槽内吊装设计要求的钢筋笼,钢筋笼插入沟槽后检查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采用导管法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法进行,但在用导管开始灌注混凝土前为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可在导管内吊放一管塞,依靠灌入的混凝土压力将管内泥浆挤出。(5)地面以下的墙体按照连续墙施工工艺浇筑,浇筑完毕以后,地面以上的墙体按照剪力墙施工工艺继续浇筑,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剪力墙上部在预浇筑框架梁接点处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接头。(6)剪力墙形成以后,按照框架梁的施工工艺,在剪力墙上端的预浇筑部位安置模具,框架梁长轴方向根据设计要求沿坡向分布和垂直坡向分布,框架梁呈整体。(7)在模具内放入扎好的钢筋笼,框架梁钢筋笼与剪力墙上部预留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方式或绑接方式连接。(8)根据工程要求浇筑混凝土,形成框架梁,框架梁上部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接头。(9)框架梁形成以后,按照平台的施工工艺,在框架梁顶部安置扎好的钢筋笼,平台钢筋笼与框架梁上部预留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方式或绑接方式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使平台上表面水平,形成整体式平台。所述剪力墙施工工序采用跳序法,即沿顺序施工1,3,5,7……号剪力墙,再沿顺序施工2,3,4,6……号剪力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