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板开启天窗无损导水腔独立排水安全窗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141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围护阳光板天窗的开启窗窗框,尤其是具备较强导水能力的阳光板开启天窗无损导水腔独立排水安全窗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连接构造问题,建筑阳光板开启天窗窗框均不易形成有效的防水体系,且不能具备独立排水能力。部分阳光板天窗采用在开启窗主框型材两侧增加冷凝水导流槽的方式,但此种方法解决不了阳光板开启天窗窗框部位渗漏时的导水问题,也解决不了阳光板开启天窗导流槽在纵横交接部位的渗漏问题。由于开启窗窗框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水构造,导致阳光板开启天窗系统经常会出现渗漏情况。同时,由于其连接构造形式的问题,阳光板开启天窗面板系统的抗风结构安全性也经常会出现不足,阳光板面板易从安装连接部位直接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光板开启天窗无损导水腔独立排水安全窗框,克服现有技术中阳光板开启天窗在连接构造部位发生渗漏情况后、雨水易直接落入室内的技术难题,同时弥补现有技术中连接构造部位抗风结构安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采用具有无损导水腔的阳光板开启天窗窗框,借助其自身较强的防水及导水能力,将渗漏至阳光板开启天窗窗框内部的雨水直接导流至阳光板天窗区域以外排走,同时借此连接构造加强其自身的结构抗风能力。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阳光板开启天窗无损导水腔独立排水安全窗框,包括最底下起支撑作用的支撑钢骨架、通过天窗转换支座与支撑钢骨架固定连接的天窗龙骨、以及安装在天窗龙骨之上的阳光板开启窗扇,所述阳光板开启窗扇包括扣合连接的开启扇铝型材内框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以及固定安装在两者一侧连接边之间的带肋阳光板,所述天窗龙骨包括互相垂直呈格状排布的铝型材主龙骨和铝型材次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主龙骨内设主导水腔,所述铝型材次龙骨内设有次导水腔,所述主导水腔和次导水腔互相连通;所述开启扇铝型材内框的底面上开有泄水孔,开启扇铝型材内框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之间的泄水腔通过泄水孔与次导水腔或主导水腔连通;连接构造部位均保证主导水腔和次导水腔的腔壁完整无损,且不被穿透;落在阳光板开启窗扇后渗漏进入泄水腔的雨水经泄水孔进入主导水腔或次导水腔后排到天窗外区域。其中,所述铝型材主龙骨的横截面为“山”字形,中间的立部两侧是左右两个主导水腔;“山”字形的底板为上下双层板,上下双层板中的上层板上开有泄水孔;所述中间的立部在上层板之下的部分为立板,在上层板之上的部分为中间中空的安装腔;“山”字形两边的侧板顶端都向中间弯折形成开启扇铝型材内框的龙骨支撑面,所述支撑面预留密封胶条安装槽,并在内侧端部上翻形成密封胶条的压紧限位边,开启扇铝型材内框支承于所述龙骨支撑面顶部;所述铝型材次龙骨的横截面也为“山”字形,中间的立部两侧是左右两个次导水腔;“山”字形的底板为单层板,中间的立部是中空的安装腔;“山”字形两边的侧板顶端都向中间弯折形成开启扇铝型材内框的龙骨支撑面,所述支撑面预留密封胶条安装槽,并在内侧端部上翻形成密封胶条的压紧限位边,开启扇铝型材内框支承于所述龙骨支撑面顶部;所述铝型材次龙骨与铝型材主龙骨的安装腔的腔头两侧分别设胶条挂耳作为密封胶条的安装槽,当阳光板开启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扇铝型材内框与安装腔的腔头两侧分别通过胶条挂耳上的密封胶条进行密封,两阳光板开启窗扇之间的空间形成明流槽;所述铝型材次龙骨与铝型材主龙骨互相垂直呈格状排布,其在垂直交接时,铝型材次龙骨的次导水腔架设于铝型材主龙骨的主导水腔上方,并延伸至主导水腔内形成短搭接,实现主导水腔与次导水腔的连通,次导水腔内的水流通过泄水孔进入主导水腔;所述铝型材主龙骨和铝型材次龙骨的横截面高度相同,底部都有用于与天窗转换支座进行连接的连接立板;所述天窗转换支座与底部的支撑钢骨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开启扇铝型材内框在转角部位通过转角件进行连接,开启扇铝型材内框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之间通过常规插接扣合构造进行连接,并在插接扣合连接点使用螺钉进行加固;所述带肋阳光板卡固于开启扇铝型材内框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的一侧连接边之间,与两者的缝隙都使用密封胶条进行填塞密封。进一步的,所述铝型材次龙骨与阳光板开启窗扇的合页边通过不锈钢合页和铝合金合页座进行连接,所述不锈钢合页的两边分别固定在铝合金合页座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的安装槽内,铝合金合页座通过自攻钉固定在铝型材次龙骨中间的安装腔上。更优选的,所述铝型材次龙骨与阳光板开启窗扇的开启边通过锁点系统进一步固定,所述锁点系统安装于铝型材次龙骨的安装槽及开启扇铝型材内框预留的锁点安装位置上,在天窗开启扇转轴边,对应开启扇铝型材内框的锁点安装位置局部做合页边切削处理。优选的,所述铝型材次龙骨的“山”字形的底部还设有将次导水腔抬高的架空腔,控制次导水腔的高度高于主导水腔,实现其空间导水主次关系。更优选的,所述带肋阳光板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之间设置双道密封胶条,保证带肋阳光板的顶部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的防水密封效果,并加宽压固宽度,形成带肋阳光板的第一道连接加强构造。更优选的,所述开启扇铝型材内框的外侧边板顶端向内弯折形成用于卡固带肋阳光板的“F”形安装卡槽,带肋阳光板底部的肋条卡齿卡固在F形安装卡槽内,且卡固后使用铆钉进行铆接固定,形成对带肋阳光板的第二道连接加强措施。F形安装卡槽与肋条卡齿的卡固配合,用于对阳光板的安装进行定位调整。优选的,所述铝型材主龙骨沿天窗分格短边方向通长布置,所述铝型材次龙骨沿天窗分格长边方向分段布置。更优选的,所述天窗转换支座为U形铝型材,其两侧板通过螺钉与铝型材次龙骨或铝型材主龙骨的连接立板进行连接,所述天窗转换支座与底部的支撑钢骨架二者之间设有一层硬质绝缘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防渗漏效果好:本发明天窗龙骨具有无损主次导水腔,开启窗框采用具有泄水腔的窗框构造。主框设置主导水腔及次导水腔,并按照建筑天窗的分格形式将阳光板天窗进行窗格划分,保证接缝部位的龙骨和窗框都具备导水能力,能承受其管辖区域在极限情况下的导水及排水。加强阳光板开启窗扇防水能力并开泄水孔使其具备泄水能力,渗漏进入到泄水腔内的雨水能顺利泄流至天窗龙骨的主次导水腔中。当开启天窗承受雨水冲刷时,落至带肋阳光板表面的雨水,均经由阳光板表面排至开启窗间的明流槽内,并排至阳光板天窗区域以外;部分经由带肋阳光板及窗框间的缝隙渗漏至窗框内部的雨水,最终均泄流至主次导水腔中,与由明流槽直接进入主次导水腔的雨水汇合,主次导水腔中的雨水最后全部汇流至主导水腔中,经由主导水腔导流至阳光板天窗区域以外并排走,避免雨水从阳光板开启天窗的窗框及主框等连接接缝部位直接落入室内。2、阳光板固定牢固:在阳光板连接关键部位形成加宽压接及底部卡固结合的连接安全构造,保证阳光板板块结构连接固定安全可靠。带肋阳光板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之间设置双道密封胶条,保证带肋阳光板的顶部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的防水密封效果,并加宽压固宽度,形成带肋阳光板的第一道连接加强构造;开启扇铝型材内框的外侧边板顶端向内弯折形成用于卡固带肋阳光板的“F”形安装卡槽,带肋阳光板底部的肋条卡齿卡固在F形安装卡槽内,且卡固后使用铆钉进行铆接固定,形成对带肋阳光板的第二道连接加强措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涉及实施例的阳光板开启天窗无损导水腔的独立排水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涉及实施例的铝型材次龙骨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涉及实施例的铝型材主龙骨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涉及实施例的铝型材次龙骨5与铝型材主龙骨6的排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钢骨架、2-硬质绝缘垫片、3-天窗转换支座、4-自攻钉、5-铝型材次龙骨、6-铝型材主龙骨、7-不锈钢螺钉、8-带肋阳光板、9-开启扇铝型材内框、10-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1-不锈钢平头螺钉、12-转角件、13-肋条卡齿、14-不锈钢铆钉、15-密封胶条、16-铝合金合页座、17-不锈钢合页、18-锁点系统、19-合页边切削、20-胶条挂耳、21-泄水孔、22-次导水腔、23-主导水腔、24-架空腔、25-泄水腔、26-明流槽、27-安装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具体介绍一种有无损导水腔的开启天窗排水安全窗框,在窗框支撑钢骨架1的上方,硬质绝缘垫片2、天窗转换支座3、天窗龙骨及带肋阳光板8依次从下而上顺序安装,主次龙骨的主次导水腔各自完整并形成主次导水体系。雨水落至天窗面板表面,经由面层双道密封胶条15的缝隙进入到阳光板开启窗扇的窗框铝型材泄水腔25内部,经开启扇铝型材内部泄流水孔21流至天窗铝型材主次龙骨导水腔内,并经由开启天窗铝型材主次龙骨的导水腔,将渗漏的雨水导流至开启天窗区域以外的部位排走。带肋阳光板8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的连接部位压盖加宽,并下设肋条卡齿13,形成安全窗框。如图所示,图1中主要示意了当雨水由开启天窗带肋阳光板面板8及密封胶条15间的缝隙进入到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组成的开启框内,经泄水腔25和泄水孔21落入到铝型材次龙骨5和铝型材主龙骨6后,雨水在铝型材次龙骨5及铝型材主龙骨6间的导水示意。此时,雨水经由铝型材次龙骨5及铝型材主龙骨6的无损导水腔体,被排放至天窗外围防水区域。如图中所示,铝型材次龙骨5的次导水腔22架设于铝型材主龙骨6的主导水腔23上方,并延伸至铝型材主龙骨6的主导水腔23内,形成简短的搭接深度,保证雨水在铝型材次龙骨5及铝型材主龙骨6间,形成有效的排水路径,并自然形成其各自导水腔体的排水次序。在图2中,主要示意了阳光板开启天窗开启窗框中铝型材次龙骨5的组装断面。如图所示,铝型材次龙骨5安装于支撑钢骨架1之上,受支撑钢骨架1支撑。由于二者材料材质不同,为避免电化学腐蚀,因此在二者之间使用硬质绝缘垫片2将二者隔开。图中组装截面结构包括天窗转换支座3、铝型材次龙骨5、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其中,天窗转换支座3与支撑钢骨架1通过自攻钉4进行连接,并使用硬质绝缘垫片2衬垫于二者之间。铝型材次龙骨5与天窗转换支座3通过不锈钢螺钉7进行连接。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在转角部位通过转角件12进行连接,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之间通过常规的插接扣合构造进行连接,并在插接扣合连接点使用不锈钢平头螺钉11进行加固。天窗带肋阳光板8卡固于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之间,两者与带肋阳光板8之间的缝隙使用密封胶条15进行填塞密封,其中,在带肋阳光板8与开启扇铝合金外框10之间设置双道密封胶条15,保证带肋阳光板8的顶部与开启扇铝合金外框10间的防水密封效果。在天窗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两侧设有肋条卡齿13的安装卡槽,用于卡固带肋阳光板8的肋条,肋条卡齿13卡接于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两侧的安装卡槽内后,使用不锈钢铆钉14对两者进行铆接固定。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与带肋阳光板8之间的双道密封胶条15设置,加宽了带肋阳光板8的压接连接构造宽度,形成带肋阳光板8的第一道连接加强构造;肋条卡齿13的卡固构造,形成对带肋阳光板8的第二道连接加强措施。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与带肋阳光板8构成阳光板开启窗扇。阳光板开启窗扇的合页边与铝型材次龙骨5间通过不锈钢合页17和铝合金合页座16进行连接,不锈钢合页17的两边分别通过其自身构造顶固于铝合金合页座16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的安装槽内,铝合金合页座16通过自攻钉4与铝型材次龙骨5中间空腔上壁面进行连接。阳光板开启窗扇的开启边与铝型材次龙骨5通过锁点系统18进行固定,锁点系统18安装于铝型材次龙骨5的安装槽及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预留的锁点安装位置上。为保证天窗开启扇的开启效果,在天窗开启扇转轴边,对应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的锁点安装位置局部处理作为做合页边切削19处理,保证合页边在此处的开启顺利执行。在安装腔27的腔头两侧增加胶条挂耳20作为密封胶条15的安装槽,并在胶条挂耳20的胶条安装槽中安装密封胶条15。当阳光板开启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安装腔27的腔头两侧分别通过胶条挂耳20上的密封胶条15进行密封,形成阳光板开启窗扇之间的明流槽26导水空间,并具备简单的导水能力。阳光板开启窗扇间设置明流槽26,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间设置泄水腔25,并于泄水腔底部设置泄水孔21,铝型材次龙骨5中设置次导水腔22及架空腔24,通过架空腔24将次导水腔22抬高,与铝型材主龙骨6形成空间导水的主次顺序关系。当雨水落至带肋阳光板8的上表面并翻落至天窗开启扇间的明流槽26内,部分由明流槽26直接形成初步排放,导流至天窗区域外部;部分经由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密封胶条15间的间隙,由明流槽26落至铝型材次龙骨5的次导水腔22中;部分由带肋阳光板8与双道密封胶条15间的缝隙进入到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和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内部的泄水腔25内,并经由底部的泄水孔21落至铝型材次龙骨5的次导水腔22中,继而被导流至铝型材主龙骨6的主导水腔23中,并排放至天窗区域以外。在图3主要示意了铝型材主龙骨6的窗框组装断面结构。如图所示,铝型材主龙骨6也安装于支撑钢骨架1之上,受支撑钢骨架1支撑。由于二者材料材质不同,为避免电化学腐蚀,因此在二者之间使用硬质绝缘垫片2将二者隔开。同样的,窗框组装断面主要由天窗转换支座3、铝型材主龙骨6及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和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组成。天窗转换支座3与支撑钢骨架1通过自攻钉4进行连接,并使用硬质绝缘垫片2衬垫于二者之间。铝型材主龙骨6与天窗转换支座3通过不锈钢螺钉7进行连接。阳光板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在转角部位通过转角件12进行连接,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间通过插接扣合构造连接,并在插接扣合连接点使用不锈钢平头螺钉11进行连接加固。带肋阳光板8卡固于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之间,两者与带肋阳光板8之间的缝隙使用密封胶条15进行填塞密封。在带肋阳光板8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之间设置双道密封胶条15,保证带肋阳光板8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之间的防水密封效果。双道密封胶条15设置,加宽了带肋阳光板8的压接连接构造宽度,形成带肋阳光板8的连接加强构造。在安装腔27腔头的两侧,增加胶条挂耳20作为密封胶条15的安装槽。当阳光板开启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扇铝合金内框9与安装腔27的腔头两侧间,通过胶条挂耳20上的密封胶条15进行密封,形成天窗开启扇窗扇之间的明流槽26导水空间,并具备简单的导水能力。天窗开启扇窗扇之间设置明流槽26,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之间设置泄水腔25,并于泄水腔底部开若干泄水孔21,铝型材主龙骨6中贴于型材主断面底部设置主导水腔23,形成主排水腔体构成较大的导水断面。当雨水落至带肋阳光板8的上表面并翻落至天窗开启扇间的明流槽26内,部分由明流槽26直接形成初步排放,导流至天窗区域外部;部分雨水经由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与密封胶条15间的间隙,由明流槽26落至铝型材主龙骨6的主导水腔23中;部分雨水由带肋阳光板8与双道密封胶条15间的缝隙进入到开启扇铝型材外框10和开启扇铝型材内框9内部的泄水腔25,并经由泄水孔21落至铝型材主龙骨6的主导水腔23中。落至主导水腔23的雨水均被直接排放至天窗区域以外。在图2及图3的构造中,所有连接件螺钉穿透的连接点位均未对阳光板开启天窗主次龙骨中的主、次导水腔体形成穿透,主、次导水腔体构成无损导水腔,保证了其整体性。同时,阳光板开启天窗主次龙骨中主、次导水腔在连接交接部位的搭接伸入关系,保证了阳光板开启天窗主、次龙骨在主、次导水腔连接交接部位的防水及排水效果。在图4主要示意了阳光板开启窗扇之下铝型材次龙骨5及铝型材主龙骨6的布置关系。铝型材次龙骨5及铝型材主龙骨6均分别沿天窗分格线布置。铝型材次龙骨5沿天窗分格线分段布置,并搭接于铝型材主龙骨6边缘。铝型材主龙骨6沿天窗分格线通长布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