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土制砖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006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砖机,具体涉及一种生土制砖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土建筑就是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生土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遗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情况。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生土墙体特别是夯土墙的结实程度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从我国保存二千多年还墙体完好的交河故城遗址和经过几百年还完好无损的福建多层土楼可以得到印证。生土建筑的一种方式就是用生土夯制成墙,即用两块长木板在墙面固定成木槽或木盒子,然后往里面添土,用一种专用的木榔头捶紧夯实成墙体;还有另一种方式是先把生土做成土坯砖,再用这种砖来砌墙。生土建筑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节约能源、它又融入自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如果用新的工艺进行发掘一定会焕发新的生命力。现有的制砖机只能将生土制备成砖,砖与砖之间仍然需要夯实,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做到严丝合缝。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2208469.6、公告日1992年12月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蒸压硅酸盐砖压砖机,为使砖的上大面上形成凹槽,在压砖机度模板与砖上大面上的凹槽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凸体,为使砖的下大面上形成擦痕,在压砖机承压板与砖下大面上的擦痕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凸体,该压砖机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生产出来的砖表面与砂浆粘结力明显增强,但是,其仅仅是为了增强砖块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并不是用来使砖块之间粘结的更紧密,且不是运用于生土砖。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222926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0月02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夯土砖砌体,包括砖体,砖体的中央设置有方孔,砖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凹槽,利用凹槽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砖体之间的紧密配合,由于每块砖上只有一个凹槽,在建筑使用时需要利用凹槽间的配合(并不是砖体的简单累加),像搭积木一样,费时费力,且边角处不易处理,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生产的砖体能够紧密配合的生土制砖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生土制砖机,包括底座和料筒,所述料筒位于底座之上,料筒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料筒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截面成方形,出料口的前方设置有放置台,所述出料口活动连接在料筒上,出料口的顶部设置有沿料筒膛线指向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与出料口的长度一致,底部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是位于下活动模具上的,下活动模具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的一侧边缘通过立板固定相连,上板与下板之间形成一个卡口,上板的顶部外侧有与凹槽对应设置的凸起。所述下活动模具的下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出料口底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凹槽是位于上活动模具上的,上活动模具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的一侧边缘通过竖板固定相连,顶板与底板之间形成一个卡口,底板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活动模具的顶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出料口顶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出料口一侧前方设置有纵向切割刀具。所述纵向切割刀具上设置有竖直指向的空心槽。本发明还提供了此种生土制砖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要建造墙体的宽度选择相应尺寸的出料口,墙体宽度等于出料口的宽度,将出料口安装在料筒上;2)打开生土制砖机,调整泥刀的搅拌力度和挤出压力,调整注水比例,可根据土质条件以及对墙体的特殊要求添加土壤固化剂;3)将生土经由进料口投放入料筒内:4)得到生土条,此时生土条顶部有凸条,底面上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形槽,生土条位于放置台上;5)根据需要使用纵向切割刀具将生土条制成相应长度的生土砖,根据需要可以在墙体施工面使用纵向切割刀具修改生土砖的长度;6)生土砖制作完成后,就直接码放在打好基础的墙体基础上就建成类似夯土墙的墙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设计出料口的顶部设置有沿料筒膛线指向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与出料口的长度一致,底部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这样生产出来的砖块顶部有凸条,底部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形槽,砖块间能够严丝合缝的粘结在一起,形成结实的夯土墙体,与传统的夯土墙(即用两块长木板在墙面固定成木槽或木盒子,然后往里面添土,用一种专用的木榔头捶紧夯实成墙体)建造相比可以大幅减轻建造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以及建造成本。2、本设计中出料口内的凹槽和凸起均为活动的,分别设置在上活动模具和下活动模具上,当需要制造出“凹凸砖”时,只需要将上活动模具和下活动模具固定在出料口处即可,结构简单。3、本设计中上活动模具的顶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出料口顶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栓孔,使用时,利用螺栓将上活动模具固定好,防止模具随着砖块的前进而产生脱落。4、本设计中出料口一侧前方设置有纵向切割刀具,纵向切割刀具上设置有竖直指向的空心槽,当需要时,利用纵向切割刀具将砖块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如此砖块的上下面和水平面的衔接都有有相互配合的条形槽和凸条,方便砖块的紧密接触,增强建筑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出料口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上活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下活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纵向切割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料筒2,进料口3,出料口4,放置台5,凹槽6,凸起7,下活动模具8,上板81,下板82,立板83,卡口84,上活动模具9,顶板91,底板92,竖板93,螺栓孔10,纵向切割刀具11,空心槽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一种生土制砖机,包括底座1和料筒2,所述料筒2位于底座1之上,料筒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料筒2一侧设置有出料口4,出料口4的截面成方形,出料口4的前方设置有放置台5,所述出料口4活动连接在料筒2上,出料口4的顶部设置有沿料筒2膛线指向的凹槽6,凹槽6的长度与出料口4的长度一致,底部有与凹槽6配合的凸起7。所述凸起7是位于下活动模具8上的,下活动模具8包括上板81和下板82,上板81和下板82的一侧边缘通过立板83固定相连,上板81与下板82之间形成一个卡口84,上板81的顶部外侧有与凹槽6对应设置的凸起7。所述下活动模具8的下板82上设置有螺栓孔10,出料口4底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栓孔10。所述凹槽6是位于上活动模具9上的,上活动模具9包括顶板91和底板92,顶板91和底板92的一侧边缘通过竖板93固定相连,顶板91与底板92之间形成一个卡口84,底板9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凹槽6。所述上活动模具9的顶板91上设置有螺栓孔10,出料口4顶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栓孔10。所述出料口4一侧前方设置有纵向切割刀具11。所述纵向切割刀具11上设置有竖直指向的空心槽12。本设计中,出料口4活动连接在料筒2上,可以将出料口4为适应建造不同厚度的夯土墙体而设计成方便拆卸安装的多种尺寸的系列部件,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出料口4的顶部设置有沿料筒2膛线指向的凹槽6,凹槽6的长度与出料口4的长度一致,底部有与凹槽6配合的凸起7,这样生产出来的砖块顶部有凸条,底部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形槽,砖块间能够严丝合缝的粘结在一起,形成结实的夯土墙体,与传统的夯土墙(即用两块长木板在墙面固定成木槽或木盒子,然后往里面添土,用一种专用的木榔头捶紧夯实成墙体)建造相比可以大幅减轻建造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以及建造成本。本设计中出料口4内的凹槽6和凸起7均为活动的,分别设置在上活动模具9和下活动模具8上,当需要制造出“凹凸砖”时,只需要将上活动模具9和下活动模具8固定在出料口4处即可,结构简单。本设计中上活动模具9的顶板91上设置有螺栓孔10,出料口4顶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栓孔10,使用时,利用螺栓将上活动模具9固定好,防止模具随着砖块的前进而产生脱落。本设计中出料口4一侧前方设置有纵向切割刀具11,纵向切割刀具11上设置有竖直指向的空心槽12,当需要时,利用纵向切割刀具11将砖块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如此砖块的上下面和水平面的衔接都有有相互配合的条形槽和凸条,方便砖块的紧密接触,增强建筑的牢固性。该生土制砖机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条状生土砖体,直接将条状生土砖体码放在打好基础的墙体基础上,就建造成类似传统工艺用夹板做木槽往木槽添土夯制的夯土墙体。下面就介绍下一种生土制砖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要建造墙体的宽度选择相应尺寸的出料口4,墙体宽度等于出料口4的宽度,将出料口4安装在料筒2上;2)打开生土制砖机,调整泥刀的搅拌力度和挤出压力,调整注水比例,可根据土质条件以及对墙体的特殊要求添加土壤固化剂;3)将生土经由进料口3投放入料筒2内:4)得到生土条,此时生土条顶部有凸条,底面上有与凸条配合的条形槽,生土条位于放置台5上;5)根据需要使用纵向切割刀具11将生土条制成相应长度的生土砖,根据需要可以在墙体施工面使用纵向切割刀具11修改生土砖的长度;6)生土砖制作完成后,就直接码放在打好基础的墙体基础上就建成类似夯土墙的墙体。本发明使用方便、生产的砖体能够紧密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