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26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搅拌车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车是建筑行业中混凝土的主要运输和搅拌工具。这类卡车上都装置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搅拌装置主要由搅拌筒及辅助支承部件组成,其结构为:搅拌筒的内壁面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用于搅拌混凝土,搅拌筒的前端通过其端面上的支承轴与车架上的轴承座连接、搅拌筒的尾端滚动支承在车架尾端,搅拌筒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转动。搅拌筒是混凝土的装载容器,转动时混凝土沿叶片的螺旋方向运动,在不断的提升和翻动过程中受到混合和搅拌。在进料及运输过程中,搅拌筒正转,混凝土沿叶片向内运动,出料时,搅拌筒反转,混凝土沿着叶片向外卸出。

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会产生凝固,附着在搅拌筒内壁或螺旋叶片上,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凝固的混凝土随之积累,导致搅拌筒内可用容积减小,影响车辆的工作性能。目前国内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部分没有安装罐体内部清洗装置,虽然有少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加装有罐体清洗装置,但罐体清洗装置是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正上方安装,一般都是高出罐体150mm左右。这种罐体清洗装置安装后,整车高度一般都超过国家公告要求,客户上户时还必须把罐体清洗装置去掉,上完牌后再安装好,这样会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目前国内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没有加装于其内部的专用清洗系统,且常规清洗方法清洗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清洗系统,解决现有搅拌筒内无法安装清洗系统及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筒、高压冲洗装置和监测装置;搅拌筒由外筒、内筒、螺旋叶片、支承轴及固定支架构成,内筒筒壁上局部设有网状的小孔,外筒与内筒的支承端连接为一体、外筒与内筒的进出料端连接为一体,外筒与内筒连接后其两者的筒壁之间形成有内腔,螺旋叶片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上,固定支架固定在内筒支承端的内端面上,支承轴的一端固定在外筒支承端的端面上,支承轴与固定支架呈相对应设置,支撑轴的内孔与内筒腔室相通;高压冲洗装置由高压清洗喷嘴、水管万向接头及清洗液储存罐构成,高压清洗喷嘴设置在搅拌筒的内腔中,高压清洗喷与小孔呈相对应设置,水管万向接头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水管万向接头的固定端通过内腔中的管路与高压清洗喷嘴连接,水管万向接头的转动端通过支承轴内孔中的管路与清洗液储存罐连接;监测装置由超声波发射器、声波接收器、电滑环、单片机、组合开关、报警器及指示灯构成,超声波发射器、声波接收器设置在内腔中对应于小孔处,电滑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电滑环的定子通过内腔中的线束与超声波发射器、声波接收器、高压清洗喷嘴连接,电滑环的转子通过通孔内的线束与单片机连接,组合开关、报警器及指示灯与单片机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筒筒壁上对应于内筒上的小孔处设有维修孔,维修孔上设有孔盖。优点:便于对高压冲洗装置和监测装置进行维护,提高使用寿命及工作的稳定性。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筒的外壁上分布有加强筋。优点:加强筋能增加内筒的强度,从而减少筒壁厚度的尺寸,即减轻了内筒的重量。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在固定支架上设有保护罩。优点:避免混凝土等杂物损坏水管万向接头和电滑环。

有益效果:1)搅拌筒由内、筒构成,其外筒可采用较薄的钢材制成,这样可以降低搅拌筒的重量;2)超声波发射器、声波接收器及高压清洗喷嘴置于在内腔中,对其具有保护作用,也不改变车辆高度;3)内腔与内壁面之间设有网状的小孔,便于高压清洗喷嘴将清洗液注入搅拌筒内以及超声波在搅拌筒内的传递;4)利用超声波及高压冲洗,将附着的凝土块等杂物从螺旋叶片和搅拌筒内壁面上剥离,实现快速、彻底地清洗;5)该系统满足在任何地点,车辆在任何状态下进行监测与清洗;6)使用该系统不会改变车辆尺寸,不必在使用前后进行拆卸;7)使用该系统可以针对搅拌筒内部进行专业清洗,具有明显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搅拌筒支承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监测装置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清洗系统,包括搅拌筒、高压冲洗装置和监测装置;搅拌筒由外筒1、内筒2、螺旋叶片3、支承轴4及固定支架5构成,内筒2筒壁上局部设有网状的小孔6,内筒的外壁上分布有加强筋7,外筒1筒壁上对应于内筒2上的小孔6处设有维修孔,维修孔上设有孔盖8;外筒1与内筒2的连接结构为:内筒2设置在外筒1内,内筒2与外筒1呈同轴线设置,外筒1与内筒2的支承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为一体、外筒1与内筒2的进出料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为一体,外筒1与内筒2连接后其两者的筒壁之间形成有内腔9;螺旋叶片3设置在内筒2的内壁上,固定支架5固定在内筒2支承端的内端面上,支承轴4的一端固定在外筒1支承端的端面上,支承轴4与固定支架5呈相对应设置,支撑轴4的内孔与内筒2腔室相通;高压冲洗装置由高压清洗喷嘴10、水管万向接头11及清洗液储存罐构成,高压清洗喷嘴10设置在搅拌筒的内腔9中,高压清洗喷10与小孔6呈相对应设置,即高压清洗喷10固定在网状的小孔6上,水管万向接头11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水管万向接头11的固定端通过内腔9中的管路12与高压清洗喷嘴10连接,水管万向接头11的转动端通过支承轴4内孔中的管路13与车架上的清洗液储存罐连接;如图3所示,监测装置由超声波发射器14、声波接收器15、电滑环16、单片机、组合开关、报警器及指示灯构成,超声波发射器14、声波接收器15设置在内腔9中对应于小孔6处,即超声波发射器14、声波接收器15固定在网状的小孔6上,电滑环1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电滑环16的定子通过内腔9中的线束17与超声波发射器14、声波接收器15、高压清洗喷嘴10连接,电滑环16的转子通过支承轴4内孔中的的线束18与驾驶室内的单片机连接,组合开关、报警器及绿色指示灯安装在驾驶室内、且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组合开关由开启清洗键和搅拌筒清洁度监测功能键构成;为了保护搅拌筒内的水管万向接头11和电滑环16,在固定支架5上设有保护罩19,避免混凝土等杂物损坏水管万向接头和电滑环。

搅拌筒装配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筒的前端通过其端面上的支承轴4与车架20上的轴承座21连接、搅拌筒的尾端通过滚动支承装置22支承在车架尾端上。

说明书中对清洗液储存罐、单片机、组合开关、报警器及指示灯进行了文字描述,该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文字描述的内容完全能够实施;因此,未在图中表达。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初次使用搅拌筒时,搅拌筒内干净无其他杂物,驾驶员按下搅拌筒清洁度监测键,此时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声波接收器接收搅拌筒内壁面和螺旋叶片反射的声波,单片机对声波频谱进行分析并记录。当搅拌车工作一段时间后,驾驶员按下搅拌筒清洁度监测键,声波接收器再次接收的反射声波并传递至单片机进行分析,将此次频谱与初始状态对比,若声波反射较弱,则说明搅拌筒内的杂物过多,此时驾驶室内的报警器报警。驾驶员按下开启清洗按键,内腔中的清洗喷嘴向搅拌筒中喷射高压清洗液,同时超声波发射器向清洗液中发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将附着的凝土块等杂物从螺旋叶片和搅拌筒内壁面上剥离,达到清洗的目的。清洗开始后单片机启动计时模式,设定清洗时间为10min,计时完毕时,清洗喷嘴和超声波发射器均停止工作,驾驶室仪表板上的绿色指示灯亮起,驾驶员只需将搅拌筒内污水放出即可。固定支架固定在搅拌筒的内端面上,固定支架随搅拌筒转动,万向接头和电滑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从而可知,万向接头和电滑环随搅拌筒转动;为了实现内腔中的线束与通孔中的线束连接,电滑环中的转子与通孔中的线束连接,电滑环中的定子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且与内腔中的线束连接;为了实现内腔中的管路与通孔中的管路连接,水管万向接头中的旋转端与通孔中的管路连接,水管万向接头中的固定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且与内腔中的管路连接。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该领域公知的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