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75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施工爬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机专用的液压爬模架体。



背景技术:

液压爬升模板是一种技术先进的施工工艺,综合了大模板和滑升模板的优点,其主要特点是:吸收了支模工艺的按常规方法浇筑混凝土,施工操作简便,混凝土表面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油缸或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承杆为爬升轨道,将模板自行向上爬升一层;可以从基础底板或任意层开始组装和使用爬升模板;内外墙体和柱子都可以采用爬模,无需反复装拆模板;钢筋可以提前绑扎,也可随升随绑,操作方便安全。根据工程特点,可以爬升一层墙,浇筑一层楼板,也可以墙体连续爬模施工,楼板滞后施工;模板上可带有脱模器,确保模板顺利脱模而不粘模;爬模可节省模板堆放场地,施工现场文明,对于在城市中心施工场地狭窄的工程项目有明显的优越性;一项工程完成后,模板、架体及液压设备可继续在其他工程使用,周转次数多,模板摊销费用低,适合租赁和模板工程分包。

但是目前的液压爬模,为解决垂直交通问题,其内部设计均为爬梯形式,但是形成的空间狭窄,施工人员行动不便,操作难度增大,容易发生磕碰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隐患,且必要的货物无法通行,需要设置额外的升降电梯,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大了内部空间,可设置升降机,实现人货两用的液压爬模架体。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液压爬模,其内部设计均为爬梯形式,形成的空间狭窄,施工人员行动不便,操作难度增大,容易发生磕碰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隐患,且货物无法通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由上到下依次为顶层节、标准节和基础节,基础节位于爬模架体的主平台上,所述下架体由上到下依次为三角架、吊平台和下挂平台;所述顶层节、标准节、基础节、三角架、吊平台和下挂平台均包括封闭架体和位于封闭架体外侧的升降机导轨,所述封闭架体为由内弦杆、外弦杆和连接内弦杆与外弦杆的水平支撑结构围合而成,所述水平支撑结构为水平支撑杆或鱼尾型支撑结构,所述鱼尾型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撑杆和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两侧的斜撑杆;每节架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内弦杆包括两根竖直相背设置的槽钢,内弦杆的上段两相背槽钢之间与上水平支撑结构一端焊接固定,内弦杆的下段两相背槽钢之间与下水平支撑结构一端焊接固定,外弦杆包括两根竖直并列设置的方钢和连接两方钢之间的连接横杆,上水平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外弦杆上部的上连接横杆的中部连接,下水平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外弦杆下部的下连接横杆的中部连接;上连接横杆与下连接横杆均为方钢。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基础节中,水平支撑结构均为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为方钢,内弦杆的两槽钢底端焊接固定在同一连接法兰上,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下架体连接固定,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上部通过螺栓与标准节连接固定。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标准节分为普通标准节和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所述基础节的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上部通过螺栓与普通标准节连接固定,所述普通标准节中,上水平支撑结构为水平支撑杆,下水平支撑结构为鱼尾型支撑结构,所述斜撑杆与下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撑杆一端焊接固定在下连接横杆的一端,斜撑杆的另一端焊接在靠近内弦杆的下水平支撑上;普通标准节的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上部通过螺栓与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连接固定,普通标准节的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基础节连接。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中,上水平支撑结构为水平支撑杆,下水平支撑结构为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包括两相背设置的支撑槽钢,支撑槽钢两端分别垂直焊接在内弦杆下端和下连接横杆的中部,两支撑槽钢两侧分别设有斜撑杆,斜撑杆与支撑槽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撑杆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下连接横杆的一端,斜撑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支撑槽钢的中部,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的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上部通过螺栓与顶层节连接固定。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还包括滑轮悬挂轨道,滑轮悬挂轨道设置在两支撑槽钢之间,所述滑轮悬挂轨道包括滑轨和沿滑轨前后移动的悬挂结构,滑轨采用H型钢制成,滑轨中部设有水平通孔,水平通孔的截面为长条状通过螺栓与支撑槽钢滑动连接,滑轨沿水平通孔在支撑槽钢之间可伸缩活动,滑轨悬挂端与悬挂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悬挂结构包括滑轨两侧对称设置的滑轮、固定两对称滑轮的U型板、连接滑轮与U型板的轮轴和U型板下方悬挂的挂钩。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顶层节中,下水平支撑结构为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上水平支撑结构为第二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包括两相背设置的支撑槽钢、对称设置在支撑槽钢两侧的斜撑杆和支撑槽钢下方的竖向斜撑杆,支撑槽钢两端分别垂直焊接在内弦杆上端和上连接横杆的中部,斜撑杆与支撑槽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撑杆一端焊接固定在上连接横杆的一端,斜撑杆的另一端焊接在靠近内弦杆的支撑槽钢上;竖向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内弦杆和支撑槽钢连接。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斜撑杆与内弦杆的倾斜角度为45-60°,竖向斜撑杆采用方钢制成。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架中,外弦杆的高度高于内弦杆,下水平支撑结构为鱼尾型支撑结构,上水平支撑结构为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支撑槽钢一端垂直焊接在上连接横杆的中部,支撑槽钢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内弦杆顶部;在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下方还设置有框架斜撑结构,所述框架斜撑结构为两相背设置的槽钢组成,框架斜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内弦杆下部和支撑槽钢靠近上连接横杆一侧连接;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的支撑槽钢靠近内弦杆一端连接固定有可将架体挂在爬模附墙挂座上的刚性挂钩;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的支撑槽钢顶部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基础节连接固定,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吊平台连接。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进一步的,所述吊平台的结构与普通标准节相同,吊平台内弦杆与外弦杆的下部通过螺栓与下挂平台连接;所述下挂平台的结构与普通标准节相同。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根据不同位置的节架体的受力情况和作用的不同,灵活设置不同的水平支撑结构,设计了三角鱼尾型支撑结构,该水平支撑结构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并在水平支撑结构下方设置了不同受力程度的斜向支撑,不仅大大提高了架体的纵向承载力,分散了架体的水平承载力,而且扩大了爬模架体内部的空间,为工人施工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操作平台,降低了安全隐患;本发明在三角鱼尾的尾部、封闭架体的外侧悬挂了升降机,可人货两用,实现了施工人员或货物的垂直运输,避免了需要额外设置的货用升降机,不仅大大减少了施工工程量,缩短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简化了施工现场的布置。

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分节设置,现场组装,安装和拆卸方便,也大大减少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架体拆卸后重复利用率高;且分节设置,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调整不同节架体的数量和组装模式,灵活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泛。

本发明每一节架体都是相互独立的,都是独立进行运输和搬运的,单节的架体都由内弦杆、外弦杆和水平支撑结构围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架体,提高了架体的刚度,增加了架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使得单节架体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损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础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础节的正视图;

图4为普通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普通标准节的正视图;

图6为普通标准节的仰视图;

图7为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的正视图;

图9为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的仰视图;

图10为顶层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顶层节的正视图;

图12为顶层节的仰视图;

图13为三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三角架的正视图;

图15为三角架的俯视图;

图16为悬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爬模架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顶层节;11-竖向斜撑杆;2-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1-滑轨;22-悬挂结构;23-水平通孔;24-滑轮;25-U型板;26-挂钩;27-轮轴;3-普通标准节;4-基础节;5-三角架;51-框架斜撑结构;52-刚性挂钩;6-吊平台;7-下挂平台;81-内弦杆;82-外弦杆;83-上水平支撑杆;84-升降机导轨;85-下水平支撑杆;86-上连接横杆;87-下连接横杆;88-连接法兰;89-安全带挂钩;9-鱼尾型支撑结构;91-斜撑杆;92-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3-第二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4-支撑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由上到下依次为顶层节1、标准节和基础节4;

如图2、图3所示,基础节4位于爬模架体的主平台上,基础节4包括由内弦杆81、外弦杆82和连接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水平支撑杆围合而成的封闭架体和位于封闭架体外侧的升降机导轨84,内弦杆81包括两根竖直相背设置的槽钢,内弦杆81的上段两相背槽钢之间与上水平支撑杆83一端焊接固定,内弦杆81的下段两相背槽钢之间与下水平支撑杆85一端焊接固定,外弦杆82包括两根竖直并列设置的方钢和连接两方钢之间的连接横杆,上水平支撑杆83的另一端与外弦杆82上部的上连接横杆86的中部连接,下水平支撑杆85的另一端与外弦杆82下部的下连接横杆87的中部连接形成封闭架体,上水平支撑杆83和下水平支撑杆85均为方钢,上连接横杆86与下连接横杆87均为方钢,外弦杆82的外侧焊接固定有升降机导轨84;内弦杆81的两槽钢底端焊接固定在同一连接法兰88上,连接法兰88通过螺栓与下架体连接固定,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上部通过螺栓与标准节连接固定;

标准节分为普通标准节3和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基础节4的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上部通过螺栓与普通标准节3连接固定,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普通标准节3整体结构与基础节4类似,区别点为在普通标准节3的下水平支撑杆85两侧分别设有斜撑杆91,斜撑杆91与下水平支撑杆85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形成三角鱼尾型支撑结构9,斜撑杆91一端焊接固定在下连接横杆87的一端,斜撑杆91的另一端焊接在靠近内弦杆81的下水平支撑上,内弦杆81的槽钢凹槽内设置有安全带挂钩89;普通标准节3的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上部通过螺栓与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连接固定;普通标准节3的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基础节4连接;普通标准节3可根据具体的施工楼层的需求,设置一层或者两层;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整体结构与普通标准节3类似,区别点为下部的三角鱼尾型支撑平面替换为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包括两相背设置的支撑槽钢94,支撑槽钢94两端分别垂直焊接在内弦杆81下端和下连接横杆87的中部,下连接横杆87的数量增加至2根,纵向并列设置,两支撑槽钢94两侧分别设有斜撑杆91,斜撑杆91与支撑槽钢9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撑杆9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下连接横杆87的一端,斜撑杆91的另一端焊接在支撑槽钢94的中部,两支撑槽钢94之间滑动连接有滑轮悬挂轨道;

如图16所示,滑轮悬挂轨道包括滑轨21和沿滑轨21前后移动的悬挂结构22,滑轨21采用H型钢制成,滑轨21中部设有水平通孔23,水平通孔23的截面为长条状,水平通孔23的数量为2个,竖向并列排布,通过螺栓与支撑槽钢94滑动连接,滑轨21沿水平通孔23在支撑槽钢94之间可伸缩活动,滑轨21悬挂端与悬挂结构22滑动连接;悬挂结构22包括滑轨21两侧对称设置的滑轮24、固定两对称滑轮24的U型板25、连接滑轮24与U型板25的轮轴27和U型板25下方悬挂的挂钩26,滑轮24为钢轮,挂钩26为可调式挂钩,可调节上下高度以适应模板的不同高度;内弦杆81的槽钢凹槽内设置有安全带挂钩89;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的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上部通过螺栓与顶层节1连接固定;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顶层节1整体结构与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类似,区别点为上部的上水平支撑杆83替换为第二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3,其中斜撑杆91一端焊接固定在上连接横杆86的一端,斜撑杆91的另一端焊接在靠近内弦杆81的支撑槽钢94上;上连接横杆86的数量增加至2根,纵向并列设置;第二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3还包括竖向斜撑杆11,竖向斜撑杆11设置在上部的支撑槽钢94下方,竖向斜撑杆11的两端分别与内弦杆81和支撑槽钢94连接,竖向斜撑杆11与内弦杆81的倾斜角度为45-60°,竖向斜撑杆11采用方钢制成;内弦杆81的槽钢凹槽内设置有安全带挂钩89;

下架体由上到下依次为三角架5、吊平台6和下挂平台7,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三角架5整体结构与普通标准节3类似,区别点为上水平支撑杆83替换为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外弦杆82的高度高于内弦杆81,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设置在内弦杆81顶部;在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下方还设置有框架斜撑结构51,框架斜撑结构51为两相背设置的槽钢组成,框架斜撑结构51两端分别与内弦杆81下部和支撑槽钢94靠近上连接横杆86一侧连接;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的支撑槽钢94靠近内弦杆81一端连接固定有可将架体挂在爬模附墙挂座上的刚性挂钩52,刚性挂钩52数量为两个,分别焊接固定在两支撑槽钢94的顶端;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的支撑槽钢94顶部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基础节4连接固定,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下部通过螺栓与吊平台6连接;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吊平台6整体结构与普通标准节3类似,吊平台6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的下部通过螺栓与下挂平台7连接;下挂平台7整体结构与普通标准节3类似,下挂平台7可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设置一层或者两层,吊平台6与下挂平台7的内弦杆81的槽钢凹槽内均设置有安全带挂钩89。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升降机专用液压爬模架体的施工过程:

步骤一、安装预埋件: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准确的测距和定位,在混凝土结构中安装预埋件;

步骤二、安装爬模架体:在预埋件处安装导轨、三角架5和吊平台6,三角架5通过刚性挂钩挂在混凝土结构预埋的挂座上,固定三角架5与吊平台6,三角架5与吊平台6的内弦杆81与外弦杆82分别对齐后,以连接钢板覆盖对齐位置,调整连接钢板与内弦杆81或外弦杆82上的螺栓孔的位置,对齐后以高强螺栓穿过螺栓孔,旋紧固定,实现三角架5与吊平台6的连接固定;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的架体之间,通过纵向连系梁垂直穿过第一加强鱼尾型支撑结构92的下表面空间,并与支撑槽钢94固定,实现整面墙的爬模架体的连接;

在三角架5上方安装主平台和基础节4后,依次向上安装含模板悬挂系统的标准节2、普通标准节3和顶层节1,架设上平台,每节架体的连接方式与三角架5的连接方式相同;

步骤三、安装模板:在主平台与上平台上安装模板;

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进行上一层结构的混凝土浇筑;

步骤五、退模、安装附墙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退模,进行测距和定位,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安装附墙件;

步骤六、顶升和爬架:利用液压顶升系统顶升导轨,当导轨到达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预定位置时,对导轨进行固定,然后顶升爬模架,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爬架,固定后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的操作,进行上一层的混凝土的浇筑;

步骤七、安装升降机:当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高度后,在吊平台6下方挂设下挂平台7,连接方式与步骤二所述相同,然后在架体外侧的升降机导轨84上挂设升降机;然后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货物均可通过爬模架体外侧的升降机实现垂直运输,并且在每节架体的下水平支撑结构上方铺设的工作平台较大,方便施工人员的行动和操作,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步骤八、架体拆除:当施工完成后,从上至下依次拆除爬模架体,利用塔吊,将架体分节吊装至地面,可运输至其他施工现场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