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566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建筑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户外帐篷主要包括帐篷膜和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将帐篷膜支撑起来,围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为人们在野外停留休息时提供暂时的住所。现有的帐篷可以达到帮助人们遮风挡雨、隔离外界的目的,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追求愈发强烈,帐篷仅能提供最基础的住宿条件以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追求更舒适的户外住宿条件。现有技术中的帐篷抵御外界气温变化的效果不好,帐篷中冬天不御寒,夏天不挡热,会对在野外过夜的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居住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建筑的制作工艺内外热传导与热对流慢,使建筑的制作工艺内的环境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包括侧支撑架和主体围护膜,主体围护膜包括多个独立的子围护膜,子围护膜侧边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子围护膜包括上下正对铺设的建筑外层膜和建筑内层膜,建筑外层膜边缘和建筑内层膜边缘密封连接,形成可充气夹层,可充气夹层中填充空气层,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还包括单层遮阳膜和遮阳膜支架,单层遮阳膜一条边与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外侧的侧支撑架连接,与单层遮阳膜一条边相对的另一条边与遮阳膜支架连接,通过遮阳膜支架展开。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空气层厚度为60-200mm。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建筑外层膜与建筑内层膜之间还装有玻璃棉。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玻璃棉厚度为3mm。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建筑外层膜边缘和建筑内层膜边缘通过热合焊接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单层遮阳膜与双层空气膜建筑的制作工艺外侧的侧支撑架的连接方式为铝合金压膜版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单层遮阳膜与遮阳膜支架的连接方式为铝合金压膜版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建筑外层膜与建筑内层膜之间设有多个气柱。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建筑外层膜上设有气门芯。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上述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由于双层膜中间夹有空气层,使双层膜结构的热传导系数小,建筑的制作工艺中的温度受外界气温影响小,使在建筑的制作工艺中的人舒适度更高,同时,使用多个独立的双层膜相连,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的制作工艺膜上有一处漏气而使整个建筑的制作工艺失去保温或隔热效果,在建筑的制作工艺两侧设有遮阳膜可以有效阻挡阳光,下雨天可防止建筑的制作工艺周围积水过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主体围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主体围护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铝合金压膜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侧支撑架2、底座支撑架3、主体围护膜

4、侧围护5、可充气夹层6、单层遮阳膜

7、保温棉11、侧支撑架31、建筑外层膜

32、建筑内层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包括侧支撑架1、底座支撑架2、主体围护膜3和侧围护4,侧支撑架1为平行排列的4根间距2.5米的弧形钢管,钢管的支撑跨度为4米,高度为3米,弧形侧支撑架1的底端与底座支撑架2相连,以进一步加强建筑的制作工艺的稳定性,主体维护膜3为3块,如图2所示,每一块主体围护膜3包括上下正对铺设的建筑外层膜31和建筑内层膜32,建筑外层膜31的边缘和建筑内层膜32的边缘由热合焊接工艺密封连接,形成可充气夹层5即气枕,可充气夹层5经风机控制系统充入经过干燥过滤的洁净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例如氮气),3块主体围护膜的沿建筑的制作工艺横向方向的两侧边依次连接,并整体铺设在4根侧支撑架上,如图4所示,主体围护膜与支撑架之间通过铝合金压膜版的方式连接,3个子围护膜之间也通过铝合金压膜版的方式连接,靠外的两个侧支撑架11与垂直于地面的侧围护4通过铝合金压膜版的方式连接,主体围护膜3、侧围护4与地面构成封闭的建筑的制作工艺主体;在建筑的制作工艺主体两侧还设有两个单层遮阳膜6,两个单层遮阳膜6的一边与建筑的制作工艺主体靠外的侧支撑架11通过铝合金压膜版的方式连接,相对的另一条边与一根弧形遮阳膜支架也通过铝合金压膜版的方式连接,弧形遮阳膜支架两端固定在底座支撑架2上并与侧支撑架成一定角度,或者弧形遮阳膜支架两端固定在地面,并与最外侧侧支架相距一定距离,以使单层遮阳膜6被展开。

采用多个独立的主体围护膜3可以防止建筑的制作工艺膜上有一处漏气使整个双层膜建筑的制作工艺全部漏气而失去保温或隔热效果,且双层膜建筑的制作工艺漏气的时候方便检查漏气部位。

两个侧围护4最好使用中空玻璃断桥铝门窗,可以提高建筑的制作工艺中空间的透光度,而建筑的制作工艺两侧的单层遮阳膜6则可以遮挡刺眼的阳光,同时在下雨天还可以遮挡雨水,防止建筑的制作工艺周围积水过多,为其中居住的人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建筑的制作工艺的主体围护膜采用建筑外层膜31与建筑内层膜32的双层膜加空气膜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制作工艺膜整体的传热系数,使建筑的制作工艺外界的环境与建筑的制作工艺内环境传热速度减慢,建筑的制作工艺内环境受外界气温影响减小,使建筑的制作工艺中的环境在冬天不至于太冷,夏天不至于太热。建筑的制作工艺膜传热系数可由下式确定:

以0.8mm玻璃纤维单层膜为例,经计算,当建筑的制作工艺为单层帐篷时,无空气层热阻,仅单层膜时,帐篷膜的传热系数为4.942,当建筑的制作工艺为双层膜加空气膜建筑的制作工艺时,建筑的制作工艺膜的传热系数为2.67,建筑的制作工艺膜的传热系数大大减小了。

如图3所示,若是在温度更低的高纬度地区,还可以在建筑外层膜31和建筑内层膜32之间添加保温层,保温层可以是玻璃棉7,经计算,玻璃棉7采用3mm厚玻璃棉最好,此情况下建筑的制作工艺膜的传热系数为1.706,保温效果以及透光效果更好,可适用大部分寒冷地区。

建筑外层膜31和建筑内层膜32之间填充的空气层厚度最好为60-200mm。因为充气膜为正高斯曲面,失高一般不超过1/10跨度,而且空气层厚度若超过200mm则导热系数为常数。所以根据跨度以及传热系数要求和建筑外形效果最终确定区间值为60-200mm。

在主体围护膜的建筑外层膜31和建筑内层膜32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气柱,气柱顶端连接建筑外层膜31,底端连接建筑内层膜32,可以使两层膜之间的距离更稳定,从而保证了双层膜之间的空气层厚度更接近最佳值,保证更好的保温或隔热效果。

在每个主体围护膜的建筑外层膜31上还可以设置一个气门芯,方便每个主体围护膜的充放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双层空气膜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采用双层膜加空气膜的气枕结构,使建筑的制作工艺膜整体的传热系数大大减小,建筑的制作工艺内环境与建筑的制作工艺外环境的传热速率减慢,从而使建筑的制作工艺具有冬天保暖,夏天隔热的效果,同时,使用多个独立的双层膜相连,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的制作工艺膜上有一处漏气而使整个建筑的制作工艺失去保温或隔热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