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53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装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



背景技术:

在商务、住宅建筑施工中,楼板的施工工作量最大。楼板建造施工分为两种:一种为工厂预制,运至现场安装;一种为现场浇筑。其中预制楼板具有节约材料、质量有保障、施工速度快、现场施工作量少、施工环保性好的特点,曾受到广泛青睐。但原有的预制楼板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缺点:一、预制楼板四周均为直边,楼板间缺乏形成牢固的整体连接,组合整体性极差,抗震能力较差;二、预制楼板间易受热胀冷缩使面层产生裂缝造成渗水;三、不保温、隔音;四、定尺固定宽度,对建筑物长度变化适应性差,特别是各邻接楼板间、与建筑承载钢柱间缺乏牢固连接,整体性差、抗震性差,现已被建筑业停止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通过对楼板模块的整体进行改进,使钢结构、轻质建材和多功能装饰性材料的完美结合、为真正实现现场模块化装配和工厂化、规范化生产提供一种楼板结构设计。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包括封闭性的钢框架,轻质混凝土以及设置轻质混凝土上、下表面的地板装饰层和天花板结构层,所述钢框架包括主体承载边框,连接在主体承载边框之间的横向梁和纵向梁,以及设置在钢框架上、下表面上的钢筋网,所述钢框架中主体承载边框的周边加工出与邻接模块相连接的连接结构部件及防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混凝土为陶粒混凝土,该陶粒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陶粒和珍珠盐,其成分配比为1:1.5:1.5—1:1:1。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中的钢筋借助于张紧装置设置预应力、并定位在主体承载边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在主体承载边框的周边加工出的加装建筑防水带凹槽以及连接相邻楼板模块的预留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部件包括在主体承载边框上加工出与建筑承载钢柱接触配合面相匹配的凹槽以及设置在凹槽内的预留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部件包括包括设置在主体承载边框上、下端与墙板模块相连接的预留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螺栓孔的位置尺寸符合模数及其倍数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装饰层包括与轻质混凝土邻接复合的地板强化面层以及地板装饰面层,所述地板强化面层由地板高强水泥砂浆层加配至少一层无机纤维网布复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天花板结构层包括与轻质混凝土邻接复合的天花板强化面层、自流平水泥层以及天花板装饰层,所述天花板强化面层由天花板高强水泥砂浆层加配至少一层钢丝网复合而成,所述钢丝网借助连接结构与钢筋网相连。

采用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钢框架整体由型钢焊接组合而成,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其中横向梁和纵向梁进一步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钢筋网借助于张紧装置设置预应力、并定位在主体承载边框上,用于楼板模块装配好后所受的冲击;天花板强化面层中的钢丝网连接结构与钢筋网相连,使天花板强化面层与轻质混凝土结合强度高,便于天花板装饰层的进一步施工;整个模块单元采用钢框架与功能性轻质建筑材料复合,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便于定位安装,整体在工厂预制、现场施工拼装,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了成本和能源消耗,非常适用于装配式住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与承载钢柱配合的钢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钢框架,11是主体承载边框,12是横向梁,13是纵向梁,14是钢筋网,15是加装建筑防水带凹槽,16是凹槽,17是连接螺栓,2是轻质混凝土,3是地板装饰层,31是地板高强水泥砂浆层,32是无机纤维网布,33是地板装饰面层,4是天花板结构层,41是天花板高强水泥砂浆层,42是钢丝网,43是自流平水泥层,44是天花板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4,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包括封闭性的钢框架1,轻质混凝土2以及设置轻质混凝土2上、下表面的地板装饰层3和天花板结构层4,所述钢框架1包括主体承载边框11,连接在主体承载边框11之间的横向梁12和纵向梁13,以及设置在钢框架1上、下表面上的钢筋网14,所述钢框架1中主体承载边框11的周边加工出与邻接模块相连接的连接结构部件及防水结构。所述钢筋网14中的钢筋借助于张紧装置设置预应力、并定位在主体承载边框11上。所述钢框架1整体由型钢焊接组合而成;主体承载边框11是由槽钢、工字钢、角钢、t型钢、带钢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而成的具有封闭几何图形,由型钢组装焊接而成的主体承载边框11具有很强的抗压、抗拉等力学能力并且重量轻;通过在主体承载边框11的周边设置的与邻接模块相连接的结构部件及防水结构,能够使得与邻接模块装配拼接后实现无缝连接并且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一致性。

所述轻质混凝土2为陶粒混凝土,该陶粒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陶粒和珍珠盐,其成分配比为1:1.5:1.5—1:1:1。

参看附图3,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在主体承载边框11的周边加工出的加装建筑防水带凹槽15以及连接相邻楼板模块的预留螺栓孔。

参看附图4,所述连接结构部件包括在主体承载边框11上加工出与建筑承载钢柱接触配合面相匹配的凹槽16以及设置在凹槽16内的预留孔,预留孔与承载钢柱嵌套焊接固定、并借助垫圈和垫板采用双螺母锁紧。所述连接结构部件包括包括设置在主体承载边框11上、下端与墙板模块相连接的预留螺栓孔,在与墙板模块时连接时、借助连接螺栓17连接。

上述预留螺栓孔的位置尺寸符合模数及其倍数关系。

参看附图2,所述地板装饰层3包括与轻质混凝土2邻接复合的地板强化面层以及地板装饰面层33,所述地板强化面层由地板高强水泥砂浆层31加配至少一层无机纤维网布32复合而成。在地板装饰层3中还可以添加防水结构层,使楼板模块的防水性更好。所述天花板结构层4包括与轻质混凝土2邻接复合的天花板强化面层、自流平水泥层43以及天花板装饰层44,所述天花板强化面层由天花板高强水泥砂浆层41加配至少一层钢丝网42复合而成,所述钢丝网42借助连接结构与钢筋网14相连。

在上述的钢框架1内、轻质混凝土2中设置有水、暖、气、电和通讯通道,地板装饰层3和天花板结构层4上设置有对应通道的接口或导出装置,以便于水电气暖及通讯通道间的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钢骨架复合型楼板模块,属于装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封闭性的钢框架,轻质混凝土以及设置轻质混凝土上、下表面的地板装饰层和天花板结构层,所述钢框架包括主体承载边框,连接在主体承载边框之间的横向梁和纵向梁,以及设置在钢框架上、下表面上的钢筋网,所述钢框架中主体承载边框的周边加工出与邻接模块相连接的连接结构部件及防水结构。通过对楼板模块的整体进行改进,使钢结构、轻质建材和多功能装饰性材料的完美结合、为真正实现现场模块化装配和工厂化、规范化生产提供一种楼板结构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牛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牛智勇
技术研发日:2016.12.01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