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27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安装工程中,人们在平台梁、屋面梁等上面进行高空电力检修作业时,为安全都需设置临时防护栏杆。在现有技术中,电力检修防护栏杆设置时通常采用在平台梁、屋面梁上面先焊接立柱,随后在立柱上连接钢线或安全绳。施工完后需将立柱从平台梁、屋面梁上割除,然后将立柱与平台梁、屋面梁连接部位的焊疤打磨干净后补刷好油漆。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变电检修防护栏,一般都有阻隔电流的作用,但是电力检修大多数已经断隔了电力,其本身的保护措施设置的安全系数较低,虽然护栏本身可以有一定安全作用,但是一旦护栏断裂,使用人员如果没有保障措施,极其容易从高处摔下,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的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包括右立柱、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左立柱,所述右立柱和左立柱的顶部与中部均架设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的内侧的上端、中部和下端均插入安装有锁链,所述锁链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拉环连接在安全网的两侧,所述安全网的外侧粘合有固定锁边,所述右立柱和左立柱的底部均安装有柱脚。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其中,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部的中央和第二横杆顶部的中央通过螺栓安装的连接板紧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顶部与第二横杆的顶部 与底部分别通过顶盖板和底盖板与两根立柱安装固定,所述底盖板的底部还连接有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的U型支撑管,所述U型支撑管与左立柱或右立柱的连接处安装有固定栓,所述U型支撑管固定在第二横杆顶部的两处均旋紧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其中,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表面均为凸螺纹设计结构,所述顶盖板与底盖板均通过螺纹安装旋入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其中,所述柱脚的外侧分别套接有主压板和副扣板,所述主压板压紧在护栏固定的平面顶部,所述副扣板扣紧在护栏固定的平面的底部,且主压板与副扣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护栏的外侧设有安全网,安全网采用绝缘材料,一旦使用者触电出现意外摔落,安全网可以使工作人员掉落其中,避免直接从高处摔落地面,提升了一定程度的安全,而且采用绝缘材料,也可以在电流溢出的危机时刻,对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保障,同时安全网分别与两侧立柱的共六个位置有连接关系,一旦其中某一处的连接关系出现断裂,也不会影响到安全网的使用,而且配合立柱设置的横杆,三处横杆,大大的增加了护栏的安全性,间接使电力检修作业更加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变电检修作业防护栏,包括右立柱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三横杆13和左立柱14,所述右立柱1和左立柱14的顶部与中部均架设有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和第三横杆13,所述第一横杆2的底部的中央和第二横杆3顶部的中央通过螺栓18安装的连接板16紧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顶部与第二横杆3的顶部与底部分别通过顶盖板17和底盖板15与两根立柱安装固定,所述底盖板15的底部还连接 有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的U型支撑管4,所述U型支撑管4与左立柱14或右立柱1的连接处安装有固定栓5,所述U型支撑管4固定在第二横杆3顶部的两处均旋紧有螺母,所述左立柱14和右立柱1的表面均为凸螺纹设计结构,所述顶盖板17与底盖板15均通过螺纹安装旋入左立柱14和右立柱1的外侧,所述左立柱14与右立柱1的内侧的上端、中部和下端均插入安装有锁链6,所述锁链6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拉环7连接在安全网12的两侧,所述安全网12的外侧粘合有固定锁边11,所述右立柱1和左立柱14的底部均安装有柱脚8,所述柱脚8的外侧分别套接有主压板9和副扣板10,所述主压板9压紧在护栏固定的平面顶部,所述副扣板10扣紧在护栏固定的平面的底部,且主压板9与副扣板10之间均通过螺栓18固定。

使用时,使用时,检查安全网是否连接正常,然后在使用的平面根据情况,进行钻孔,然后将螺旋套管装入其中,通过旋入主压板上的螺栓,将护栏安装在使用的平面上,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安装副扣板,通过螺栓将副扣板和顶压板内的螺纹通孔连接,安装完成,这种安装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护栏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