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842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节点,尤其涉及一种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多腔体钢板剪力墙通过与钢梁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内力通过节点在墙和梁之间进行传递,节点的安全可靠是保证结构安全工作的前提。故要采用合理的连接构造措施,在有效解决传力要求的同时解决制作施工方便和成本问题。

中国专利200910028249.2 ,公开一种一字型剪力墙垂直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预制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剪力墙,所述第一预制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剪力墙之间具有一预制墙板接缝,在节点处第一预制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剪力墙的同一侧各具有一凹陷,两部分凹陷构成一凹槽,在第一预制剪力墙内及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附加筋,在第二预制剪力墙内及凹槽内设置有第二附加筋,所述第一预制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剪力墙在凹槽一侧的墙体水平钢筋在凹槽处向前延伸至靠近凹槽内部的另一侧,并向内弯折,所述凹槽内为现浇混凝土,所述预制墙板接缝内为水泥砂浆。此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适配性较差,操作灵活性相对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增加节点形式的可选择性以适应不同的制作及施工要求的一种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包括上部空腔单元和下部空腔单元,所述的下部空腔单元的上部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的上部设有上部空腔单元,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隔板、下部空腔单元呈固定连接形成剪力墙,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内壁下端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衬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的外壁与下部空腔单元的外壁呈同一水平面分布,所述的隔板的两端延伸出上部空腔单元的外壁。

作为优选,通过隔板使剪力墙形成若干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设置一个圆孔,圆孔可位于上部空腔单元或下部空腔单元中,相邻圆孔呈错位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隔板、下部空腔单元呈焊接定位。

在制备中时可设置临时连接板组件,临时连接板组件包括临时连接板,所述的临时连接板外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夹板。临时连接板沿上部空腔单元的外壁向下延伸至下部空腔单元的外壁,所述的夹板与临时连接板间通过螺栓相固定。每间隔二个空间单元的外壁设有临时连接板组件。临时连接板沿上部空腔单元的外壁向下延伸至下部空腔单元的外壁,所述的夹板与临时连接板间通过螺栓相固定。焊接完成后,要沿剪力墙外壁切掉临时连接板组件。

空间单元为镂空状,镂空形成一般为矩形,也可是另外的形状。

隔板为一块,隔板中设有孔,孔、上部空腔单元、下部空腔单元形成空间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结构合理,加工方便,提高整体性,提升传力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腔体钢板剪力墙之间的纵向连接节点,包括上部空腔单元1和下部空腔单元2,所述的下部空腔单元2的上部设有隔板3,所述的隔板3的上部设有上部空腔单元1,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1、隔板3、下部空腔单元2呈固定连接形成剪力墙4,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1内壁下端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衬板5。

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1的外壁与下部空腔单元2的外壁呈同一水平面分布,所述的隔板3的两端延伸出上部空腔单元1的外壁。

通过隔板3使剪力墙4形成若干空间单元6,每个空间单元6设置一个圆孔7,圆孔7可位于上部空腔单元1或下部空腔单元2中,相邻圆孔7呈错位分布。

所述的上部空腔单元1、隔板3、下部空腔单元2呈焊接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