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07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专用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



背景技术:

未来几年,建筑用帷幕墙成为建筑领域中不可少的设备之一,随着建筑用帷幕墙不断的发展,建筑用帷幕墙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有建筑用帷幕墙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申请号为201420804908.3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帷幕墙,帷幕墙由一钢架及多个外饰板所组成,外饰板为一体成型且形成多个面板,相邻二面板之间具有一角度差而形成凹凸不等的立体状态,一外饰板固定装置用以连接外饰板于钢架上,外饰板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其中一面对应钢架而设有一第一固定部,另一面凸设有一对弧形支撑部;一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其中一面对应外饰板而设有一第二固定部,第二连接件的另一面对应弧形支撑部而设有一凹槽,使弧形支撑部可活动容置于凹槽内,以调整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角度。本实用新型使弧形支撑部可在凹槽往复调整角度,进而用来调整对应外饰板的设定角度。上述专利存在设计不合理,结构复杂,外形不够美观,并且不耐撞击,使用寿命短,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包括固定底座、方框格、帷幕墙块、金属板、 防水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方框格,所述方框格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帷幕墙块,所述帷幕墙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一侧设置有防火板,所述防火板的一侧设置有固胶层,所述固胶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面板。

上述结构中,当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之后所述方框格就会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所述方框格起到支撑的作用之后所述帷幕墙块就会进行封闭,所述帷幕墙块封闭之后所述金属板起到抗撞击的作用,当所述金属板起到抗撞击作用之后所述防水板就会起到防水的作用,当所述防水板起到防水的作用之后所述防火板就会起到防火的作用,当所述防火板起到防火的作用之后所述固胶层就会进行粘接在一起,所述固胶层粘接一起之后所述保温板就会进行保温,当所述保温板进行保温之后所述防滑面板就会进行防滑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用帷幕墙质量,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方框格相连接,所述方框格与所述帷幕墙块相连接,所述帷幕墙块与所述金属板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用帷幕墙质量,所述金属板与所述防水板相连接,所述防水板与所述防火板相连接,所述防火板与所述固胶层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用帷幕墙质量,所述固胶层与所述保温板相连接,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防滑面板相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外形美观,设计合理,维护方便,隔热保温,防水防火,并且防滑抗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底座;2、方框格;3、帷幕墙块;4、金属板;5、防水板;6、防火板;7、固胶层;8、保温板;9、防滑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改良的建筑用帷幕墙,包括固定底座1、方框格2、帷幕墙块3、金属板4、防水板5,固定底座1用于固定,固定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方框格2,方框格2用于支撑,方框格2的内部设置有帷幕墙块3,帷幕墙块3用于封闭,帷幕墙块3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板4,金属板4用于防止变形,金属板4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板5,防水板5用于防水,防水板5的一侧设置有防火板6,防火板6用于防火,防火板6的一侧设置有固胶层7,固胶层7用于粘接,固胶层7的一侧设置有保温板8,保温板8用于保温,保温板8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面板9,防滑面板9防止滑动。

上述结构中,当固定底座1固定之后方框格2就会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方框格2起到支撑的作用之后帷幕墙块3就会进行封闭,帷幕墙块3封闭之后金属板4起到抗撞击的作用,当金属板4起到抗撞击作用之后防水板5就会起到防水的作用,当防水板5起到防水的作用之后防火板6就会起到防火的作用,当防火板6起到防火的作用之后固胶层7就会进行粘接在一起,固胶层7粘接一起之后保温板8就会进行保温,当保温板8进行保温之后防滑面板9就会进行防滑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用帷幕墙质量,固定底座1与方框格2相连接,方框格2与帷幕墙块3相连接,帷幕墙块3与金属板4相连接,金属板4与防水板5 相连接,防水板5与防火板6相连接,防火板6与固胶层7相连接,固胶层7与保温板8相连接,保温板8与防滑面板9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