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829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屋面保温层做法工序繁多,工艺相对复杂,施工周期长,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流程:钢筋砼屋面板清理→保温层施工→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例如传统屋面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保温层、30mm厚度的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柔性防水层。

传统的做法是分层来施工的,从下到上,逐次施工,这样施工周期较长;另外,传统的保温层常用聚苯板,而聚苯板为可燃材料,这给建筑物带来隐患;第三,找平层水泥焦渣容重大,增大了楼面荷载,找坡焦渣上面30mm厚的找平层进一步增大了楼面荷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种容重较小、保温防火、施工简便、保温层和找平层二合一的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

一种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所述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为平屋面结构,所述平屋面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防水层、保护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为具有水平平面,所述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厚度,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为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形状相同的平面层,厚度为150mm,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为沿着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向上凸起的直线坡面,该坡面的坡度为2%,坡面的最薄处的厚度为200mm,所述防水层和保护层为依次随行覆盖在该坡面的层面。

优选的,所述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为坡屋面结构,所述坡屋面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阻挡加固框架、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防水层、保护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为具有坡度的坡面,阻挡加固框架包括水平阻挡框架和垂直加固框架,所述水平阻挡框架为沿着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坡底向坡顶平行间隔布置的水平龙骨,所述水平龙骨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垂直加固框架为沿着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坡底向坡顶平行间隔布置的垂直龙骨,所述垂直龙骨与水平龙骨垂直固定连接,垂直龙骨与水平龙骨的端头均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所述垂直龙骨与水平龙骨之间形成隔挡区,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为镶嵌在隔挡区内并覆盖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坡面上的结构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为镶嵌在隔挡区内并覆盖在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上的结构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表面与阻挡加固框架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厚度,所述防水层和保护层为依次随行覆盖在该坡面的层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容重小于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容重,所述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容重为250-300kg/m3,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容重400kg/m3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作为保温层和找平层,一次现浇完成,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又采用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作为二次保温层和找平层,形成温度梯度,保温效果更好的同时,屋面的容重小于现有技术中采用30mm厚度的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使用本保温结构后,能减轻建筑物竖向荷载,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综合效益突出,是一种先进的环保节能的屋面保温新构造,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传统的保温构造。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中平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未现浇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坡屋面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阻挡加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已现浇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之后的坡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中的坡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中的坡屋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阻挡加固框架2、水平龙骨21、垂直龙骨22、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防水层5、保护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的平屋面,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防水层5、保护层6,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的厚度小于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厚度,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为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形状相同的平面层,厚度为150mm,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为沿着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长度方向的中线向上凸起的直线坡面,该坡面的坡度α为2%,该坡度使得雨水顺流而下,不会长时间积蓄在屋面上,坡面的最薄处的厚度为200mm,防水层5和保护层6为依次随行覆盖在该坡面的层面。

平屋面中,该轻质聚苯混凝土层是采用轻质聚苯混凝土浆料现浇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上初凝形成的,现浇时,将其表面刮平或刮平形成2%的坡面,而轻质聚苯混凝土层本身具有保温的作用,在此处作为保温层,在现浇时同时刮平,形成找平层,将保温层和找平层同时完工,一步化操作,节省了将现有技术中保温层和找平层分别操作的麻烦。

参见图2~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保温和找平一体化屋面自保温结构的坡屋面,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阻挡加固框架2、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防水层5、保护层6。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为具有坡度的坡面,阻挡加固框架2包括水平阻挡框架和垂直加固框架,水平阻挡框架为沿着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的坡底向坡顶平行间隔布置的水平龙骨21,水平龙骨21为水平方向设置,垂直加固框架为沿着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的坡底向坡顶平行间隔布置的垂直龙骨22,垂直龙骨22与水平龙骨21垂直固定连接,垂直龙骨22与水平龙骨21的端头均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上,垂直龙骨22与水平龙骨21之间形成隔挡区。

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为镶嵌在隔挡区内并覆盖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的坡面上的结构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为镶嵌在隔挡区内并覆盖在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上的结构层,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表面与阻挡加固框架2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内,即,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和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厚度和与水平龙骨21和垂直龙骨22的厚度一致,以使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和阻挡加固框架2的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的厚度小于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厚度,防水层5和保护层6为依次随行覆盖在该坡面的层面。防水层5可选用瓦片。

该轻质聚苯混凝土层是采用轻质聚苯混凝土浆料现浇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上的隔挡区内初凝形成的,现浇时为了防止浆料由于重力流下,不能定型,设置了水平龙骨21将浆料阻挡固定在隔挡区内,垂直龙骨22对水平龙骨21产生垂直方向的拉力,对其进行固定,而轻质聚苯混凝土层本身具有保温的作用,在此处作为保温层,在两层现浇完成后,将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表面同时刮平,形成找平层,将保温层和找平层同时完工,一步化操作,节省了将现有技术中保温层和找平层分别操作的麻烦。

进一步,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的容重小于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容重,第一轻质聚苯混凝土层3的容重为250-300kg/m3,二次加强轻质聚苯混凝土层4的容重400kg/m3

该结构中两层轻质聚苯混凝土层的容重不同,不仅降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承受的竖向重量,而且在竖直方向内形成保温梯度,保温效果更好,该轻质聚苯混凝土层采用聚苯颗粒、玻化微珠和水泥及添加剂混合而成,聚苯颗粒、玻化微珠所占比例越大,容重越小,保温效果越好,该层具有保温和防火的综合作用,比较于保温板使用聚苯板,兼具保温和防火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