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827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卷材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材,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卷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方面,或者物品防水建设方面,防水卷材的使用非常广泛。在使用防水卷材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将辅层设置在需防水品的表面,然后通过连接件将防水卷材固定在辅层上,从而达到将防水卷材固定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7 162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卷材的固定装置,其包括主体卷材、辅层结构,主体卷材固定于辅层结构,其中,主体卷材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为自粘胶膜卷材,辅层结构为土工布。主体卷材与辅层结构之间通过子母扣来连接实现固定。母扣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主体卷材上的,子扣是通过射钉固定在辅层结构上。

这种卷材的固定装置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主体卷材与辅层结构之间的良好固定,但是由于该卷材是用在防水场合的,子扣与母扣非常容易受潮生锈,所以当人们想要重复利用防水卷材的时候就很难将子扣与母扣分开。而且,防水卷材使用的工期一般都比较短,所以,对防水卷材的重复利用非常有必要。又由于母扣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主体卷材上的,如果强行想要将防水卷材与辅层分离,就会使母扣从防水卷材表面脱落,从而使防水卷材的表面受到破坏,有可能导致防水卷材上形成洞,达不到防水的作用。即使防水卷材没有受到破坏,当人们想要再次利用时,由于母扣被人们从防水卷材上扯下,所以就需要重新焊接一颗新的母扣在防水卷材上,增加了人们的工作量,还增加了母扣的使用量,造成材料浪费,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材固定装置,其中的主体卷材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工程造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材固定装置,包括辅层和主体卷材,所述辅层上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主体卷材上固定连接有子扣,所述辅层和主体卷材通过所述母扣和子扣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母扣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的侧壁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顶板和两侧板中至少有一个为向内能够弯折向外易折断的板材,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形成开口向下的扣槽,所述子扣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卷材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相对于所述主体卷材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扣槽扣接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子扣的卡块在向扣槽内卡入的时候,顶板和两侧板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向内弯折,当卡块卡入扣槽之后,向内弯折的顶板或侧板恢复原来的状态,卡块被限定在扣槽内,这样卡块与扣槽扣接之后即能够实现主体卷材与辅层的固定;当人们需要将主体卷材从辅层上拆下时,偏移卡块使卡块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顶板或侧板想外折断,从而脱离扣槽,这样就不需要破坏母扣和主体卷材而实现主体卷材与辅层的分离,然后将完整的主体卷材重复利用。

较佳的,所述顶板为固定设置,两所述侧板中至少有一个为向内能够弯折向外易折断的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侧板在不受外力的时候起到防止卡块脱离的作用,当受到使用者施加的外力后,其中至少一个侧板能够被折断从而使得卡块脱离扣槽。

较佳的,两所述侧板均为向内能够弯折向外易折断的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侧板在不受外力的时候起到防止卡块脱离的作用,当受到使用者施加的外力后,两个侧板均能够被折断从而使得卡块脱离扣槽。

较佳的,两所述侧板均为固定设置,所述顶板为向内能够弯折向外易折断的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侧板在不受外力的时候起到防止卡块脱离的作用,当受到使用者施加的外力后,顶板能够被折断从而使得卡块脱离扣槽。

较佳的,所述板材为脆性塑料制成的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脆性塑料制成的板材能够在使用者的外力作用下很轻松的被折断。

较佳的,所述板材为PVC、FRPP或FRP制成的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材能够在使用者的外力作用下很轻松的被折断。

较佳的,所述内槽为圆柱形的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旋转固定片而实现卡块卡进扣槽或者脱离扣槽,操作非常方便。

较佳的,所述固定片焊接于所述主体卷材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固定片与主体卷材的表面更好的融合,焊接时,主体卷材的表面部分被融化,使固定片可以与主体卷材融合为一体,从而使得固定片与主体卷材的连接更加牢固,并且这种连接方式不会对主体卷材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主体卷材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内槽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子扣与母扣的连接受力更加均匀平衡,从而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

较佳的,当所述子扣与母扣扣合时,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母扣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主体卷材拆下重复利用时,可以方便拆卸者的手指卡在间隙位置,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固定片施力破坏顶板或侧板,实现卡块与扣槽的脱离,使得主体卷材与辅层的脱离更容易实现,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卷材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工程造价;2.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卷材的使用寿命长;3.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子扣与母扣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子扣的轴测图;

图4为实施例中母扣非受力状态的轴测图;

图5为实施例中母扣的侧板向内弯折状态的轴测图;

图6为实施例中母扣向外折断状态的轴测图。

图中:1、辅层;2、主体卷材;3、母扣;31、内槽;32、顶板;33、侧板;4、子扣;41、固定片;42、连接柱;4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卷材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辅层1和主体卷材2,辅层1可以选用土工布,主体卷材2可以是防水卷材。在辅层1上固定连接有母扣3,母扣3可以是通过射钉固定连接在辅层1上,也可以是粘接在辅层1上。在主体卷材2上固定连接有子扣4,通过子扣4和母扣3的配合实现辅层1与主体卷材2的连接或拆卸。辅层1与主体卷材2连接之后的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

子扣4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呈圆形薄片状设置的固定片41,固定片41焊接于主体卷材2上,或者粘接于主体卷材2上,固定片4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柱42,连接柱42可以是棱柱状或者是圆柱状,连接柱42的另一端连接有长条形的卡块43,卡块43的长度与内槽31的直径相等或略小于内槽31的直径。卡块43的厚度为1cm,卡块4343的宽度为0.5cm。

母扣3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呈圆环形设置,在其中心设置有圆柱形的内槽31,在内槽31的内壁上关于圆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开口朝下的扣槽,扣槽由水平设置的顶板32和竖直设置在顶板32两端的侧板33构成,侧板33的底面与内槽3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0.2cm,顶板32的底面与内槽3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1.2cm,内槽31的宽度为1cm。侧板33与顶板32之间的连接依靠侧板33的内侧顶边来实现,侧板33的一半宽度突出于顶板32的侧面以外。侧板33和顶边均采用PVC、FRPP或FRP制成的板材,这种材料的板材为脆性板材,具有易弯曲、易折断的优点。本实施例中,顶板32是固定连接在内槽31的侧壁上的,一块侧板33固定连接在内槽31的侧壁上的,另一侧板33的一条边连接于顶板32的侧边,这样能够实现侧板33向内可弯曲、向外可折断的效果,当然,也可以是两块侧板33均采用一条边连接于顶板32的侧边的方式。除了上述方式以外,还可以这样设置,两块侧板33均固定连接在内槽31的内壁,顶板32的内侧边连接于内槽31的内壁,这样能够实现顶板32向内可弯曲、向外可折断的效果。

该卷材固定装置的具体连接和拆卸过程如下:当需要将辅层1与主体卷材2连接起来时,首先使子扣4与母扣3对应,将卡块43插进内槽31中与顶板32错开的位置,然后转动固定片41,使卡块43推动侧板33向内弯曲,进而使得卡块43滑进扣槽中,卡块43完全滑进扣槽之后,侧板33复位,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侧板33对卡块43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卡块43脱离扣槽。当需要将主体卷材2从辅层1上拆卸下来时,首先转动固定片41,使得卡块43对侧板33施加向外的推力,侧板33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折断,这样,卡块43就能够脱离侧板33的约束脱离扣槽,接着提起固定片41,就能够使子扣4与母扣3分离,从而使得主体卷材2与辅层1分离。

而在上述过程中,当子扣4与母扣3扣合时,固定片41与母扣3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这样能够方便操作者拨动或转动固定片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