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用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合土拌合物,通常会采用人工插捣的方式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插捣,较常用的人工插捣的插捣装置一般为单根柱状圆棒,根据施工要求,将插捣装置垂直插入混凝土拌合物内,再缓慢提起,以排除混凝土拌合物内的气泡。
由于混凝土拌合物一般会分次注入模具中,分次注入的混凝土拌合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层,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排除混凝土拌合物内的气泡,需要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分层插捣,在插捣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时,规定插捣装置必须贯穿两层混凝土拌合物的分层面,插捣下层混凝土时,插捣装置必须完全贯穿混凝土拌合物,但是,由于插捣装置插入混凝土后无法看到插捣装置的插入深度,使得在插捣过程中,多次插捣深度不均匀,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导致混合土拌合物中存在较多的气泡,影响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降低了混凝土实体结构的强度。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人工插捣无法保证插捣深度一致,导致混凝土拌合物中存在较多的气泡,影响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人工插捣无法保证插捣深度一致,导致混凝土拌合物中存在较多的气泡,影响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精确控制插捣深度的混凝土插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包括捣棒,所述捣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标记捣棒插入深度的标记块,所述标记块可沿所述捣棒移动,并与捣棒可拆卸的连接。
本申请的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通过在捣棒上设置标记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标记块沿捣棒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标记块与捣棒连接,标记块以下的捣棒即为捣棒需插入混凝土拌合物的深度,使得每次插捣均以达到标记块的位置为准,使得插捣深度每次均相同,精确控制插捣装置的插捣深度,最大程度的排除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同时,由于标记块与捣棒可拆卸的连接,插捣完成后,可较方便的将标记块从捣棒上拆下,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可较方便的清洗插捣装置。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标记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捣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配合。通过设置在捣棒上的第二连接部与设置在标记块上的第一连接部相配合,使标记块与捣棒连接,连接结构较方便。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朝所述捣棒内凹的凹陷,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凹陷相配合的凸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捣棒上设置凹陷,在标记块上设置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使标记块较容易的与捣棒连接,连接结构较简单,进一步使得插捣装置的结构较简单。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捣棒上设置有刻度。通过设置在捣棒上的刻度,可较方便的确定标记块在捣棒上的位置,精确控制标记块以下捣棒的长度,进一步确保插捣装置插捣深度的一致。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捣棒顶端设置有把手。通过设置在捣棒顶端的把手,可较方便的通过所述把手手持捣棒,方便插捣装置的使用。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标记块由橡胶材料制得。由橡胶材料制得的标记块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当捣棒贯穿标记块并与标记块连接时,可较方便的通过标记块的形变使捣棒与标记块连接稳定,进一步使插捣装置连接方便,方便插捣装置的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捣棒上设置标记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标记块沿捣棒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标记块与捣棒连接,标记块以下的捣棒即为捣棒需插入混凝土拌合物的深度,使得每次插捣均以达到标记块的位置为准,使得插捣深度每次均相同,精确控制插捣装置的插捣深度,最大程度的排除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
2.由于标记块与捣棒可拆卸的连接,插捣完成后,可较方便的将标记块从捣棒上拆下,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可较方便的清洗插捣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所述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把手,2-捣棒,3-标记块,4-刻度,5-第二连接部,6-第一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包括捣棒2,所述捣棒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标记捣棒2插入深度的标记块3,所述标记块3可沿所述捣棒2移动,并与捣棒2可拆卸的连接。
本申请的一种混凝土插捣装置,通过在捣棒2上设置标记块3,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标记块3沿捣棒2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标记块3与捣棒2连接,标记块3以下的捣棒2即为捣棒2需插入混凝土拌合物的深度,使得每次插捣均以达到标记块3的位置为准,方便识别捣棒2插入混凝土拌合物的深度,使得插捣深度每次均相同,精确控制插捣装置的插捣深度,最大程度的排除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同时,由于标记块3与捣棒2可拆卸的连接,插捣完成后,可较方便的将标记块3从捣棒2上拆下,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可较方便的清洗插捣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标记块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所述捣棒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5相配合。通过设置在捣棒2上的第二连接部5与设置在标记块3上的第一连接部6相配合,使标记块3与捣棒2连接,连接结构较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捣棒2上设置不同类型的第二连接部5,使捣棒2和标记块3能较方便的拆装,方便插捣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5为朝所述捣棒2内凹的凹陷,所述第一连接部6为与所述凹陷相配合的凸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捣棒2上设置凹陷,在标记块3上设置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也可根据需要在捣棒2上设置凸起,在标记块3上设置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陷,使标记块3较容易的与捣棒2连接,连接结构较简单,进一步使得插捣装置的结构较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捣棒2上设置有刻度4。通过设置在捣棒2上的刻度4,可较方便的确定标记块3在捣棒2上的位置,精确控制标记块3以下捣棒2的长度,进一步确保插捣装置插捣深度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捣棒2顶端设置有把手1。通过设置在捣棒2顶端的把手1,可较方便的通过所述把手1手持捣棒2,方便插捣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标记块3由橡胶材料制得。由橡胶材料制得的标记块3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当捣棒2贯穿标记块3并与标记块3连接时,可较方便的通过标记块3的形变使捣棒2与标记块3连接稳定,进一步使插捣装置连接方便,方便插捣装置的使用。
使用时,将捣棒2穿过标记块3,由于标记块3由橡胶材料制得,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将标记块3沿捣棒2移动,使标记块3上的第一连接部6与捣棒2上的第二连接部5相配合,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使用结束后,沿捣棒拉扯标记块3,可较容易的分离标记块3与捣棒2,方便对插捣装置进行清洗,进一步方便插捣装置的使用,延长插捣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