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65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板组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时,一般需要用模板作为支架,现有的模板组都是通过多块模板拼接而成的,这种模板的截面呈四方向,拼接后相邻模板之间通过侧面接触拼接,当在构造成的模板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会承受较大的横向力,模板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相邻模板之间会形成缝隙,混凝土容易从缝隙泄漏出来,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另一方面会浪费混凝土。

另外,当需要成型具有转角的建筑时,将两块模板拼接后,在转角处容易形成缝隙,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很容易会从转角处溢出,影响转角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在浇筑混凝土时,为了减小混凝土从相邻拼板之间漏出;为了避免混凝土从转角处溢出,提高成型的质量,同时为了减小拼板和包角的变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组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模板组合,建筑模板组合由拼板和包角围成且截面呈多边形;拼板位于侧面,包角位于转角处;所述的拼板包括拼板本体,在拼板本体的一侧靠近拼板本体内侧设有第一抵挡边,第一抵挡边的外侧形成有第一抵挡槽;在拼板本体的另一侧靠近拼板本体的外侧设有第二抵挡边,第二抵挡边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抵挡槽,第一抵挡边与第二抵挡槽的厚度一致;在相邻拼板之间,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卡置在相邻拼板的第二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槽供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边卡置;所述的包角包括第一包角边和第二包角边,第一包角边与第二包角边之间的夹角α为30°≤α≤120°,在第一包角边的一侧靠近内侧设有第三抵挡边,第三抵挡边的外侧形成有第三抵挡槽;在第二包角边的一侧靠近外侧设有第四抵挡边,第四抵挡边的内侧形成有第四抵挡槽;其中,第三抵挡边卡置在其中一侧面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槽内,第四抵挡边卡置在另一侧面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槽内。

上述结构,将多个拼板拼接后设置在建筑的侧面,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会卡置到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由相邻的第二抵挡边抵挡;其中一拼板的第二抵挡边会卡置到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二抵挡边抵挡住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另外,在转角处,第三抵挡边卡置在其中一侧面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槽内,第四抵挡边卡置在另一侧面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槽内。当在多个拼板和包角形成的截面呈多边形的建筑模板组合内灌注混凝土时,由于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与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相互作用,因此,拼板不容易变形,让拼板与拼板之间的接触更加的紧密,同时,相邻拼板之间连接的路径增长,因此,灌注的混凝土不容易从相邻拼板之间漏出,同时,包角上的第三抵挡边和第四抵挡边与对应相邻拼板之间的第二抵挡槽和第一抵挡槽配合,且相互作用,使得包角不容易变形,而且连接处的路径长,混凝土不容易漏出,同时,第一包角边和第二包角边形成一整体,混凝土也不会从转角处溢出,提高了浇筑体的质量,减小了混凝土的浪费。

进一步的,第一抵挡边与第一抵挡槽的厚度比例为1:1,第二抵挡边与第二抵挡槽的厚度比例为1:1;第三抵挡边与第三抵挡槽的厚度比例为1:1,第四抵挡边与第四抵挡槽的厚度比例为1:1。采用这种比例关系,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的受力均匀,拼板更加不容易变形;第三抵挡边和第四抵挡边的受力均匀,包角更加不容易变形。

进一步的,在第一抵挡边的侧边设有第一卡槽,在第二抵挡槽内设有第二凸块;在第二抵挡边的侧边设有第二卡槽,在第一抵挡槽内设有第一凸块;在第三抵挡边的侧边设有第三卡槽,在第三抵挡槽内设有第三凸块;在第四抵挡边的侧边设有第四卡槽,在第四抵挡槽内设有第四凸块。在拼接拼板时,让相邻拼板的第二凸块卡入到其中一拼板的第一卡槽内,让其中一拼板的第一凸块卡入到相邻拼板的第二卡槽内,使得拼板与拼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同时,进一步增大了拼板之间的混凝土泄漏出来的路径;在包角与侧面的拼板拼接后,第三凸块卡入到拼板的卡槽内,拼板的凸块卡入到第三卡槽内;第四凸块卡入到另一面拼板的卡槽内,另一面拼板的凸块卡入到第四卡槽内,使得包角与拼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牢固,不容易脱离,同时,进一步增大了包角与拼板之间的路径,减小混凝土溢出。

进一步的,第一卡槽为燕尾槽,第二卡槽为燕尾槽;第三卡槽为燕尾槽,第三凸块呈燕尾形;第四卡槽为燕尾槽,第四凸块呈燕尾形。采用燕尾槽,在卡槽与凸块之间会产生横向的拉力,使得拼板之间以及拼板与包角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拼板和包角也更加不容易变形。

进一步的,在拼板本体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上下延伸的凸筋;在第一包角边和第二包角边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上下延伸的凸筋。这样,不仅能提高拼板和包角的强度,而且当灌注混凝土时,相邻凸筋之间形成的凹槽对混凝土具有导流的作用,更加有利于混凝土向下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拼板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包角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建筑模板组合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拼板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包角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建筑模板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建筑模板组合由拼板10和包角20围成且截面呈多边形,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四边形为例进行说明;拼板10位于侧面,包角20位于转角处。

如图1所示,拼板10包括拼板本体1,在拼板本体1的一侧靠近拼板本体1内侧设有第一抵挡边11,第一抵挡边11的外侧形成有第一抵挡槽12;在拼板本体1的另一侧靠近拼板本体1的外侧设有第二抵挡边13,第二抵挡边13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抵挡槽14,第一抵挡边11与第一抵挡槽12的厚度比例为1:1,第二抵挡边13与第二抵挡槽14的厚度比例为1:1,第一抵挡边的长度与第一抵挡边的厚度相同,第二抵挡边的长度与第二抵挡边的厚度相同,采用这种比例关系,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的受力均匀,拼板更加不容易变形;在拼板本体1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上下延伸的凸筋15。

如图2所示,所述的包角20包括第一包角边6和第二包角边7,第一包角边6与第二包角边7之间的夹角α为30°≤α≤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在第一包角边6的一侧靠近内侧设有第三抵挡边61,第三抵挡边61的外侧形成有第三抵挡槽62;在第二包角边7的一侧靠近外侧设有第四抵挡边71,第四抵挡边71的内侧形成有第四抵挡槽72。第三抵挡边61与第三抵挡槽62的厚度比例为1:1,第四抵挡边71与第四抵挡槽72的厚度比例为1:1,这样,第三抵挡边61和第四抵挡边71的受力均匀,包角不容易变形。第一包角边6和第二包角边7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上下延伸的凸筋8,凸筋8在图3中未示出。

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将多个拼板10拼接后设置在建筑的侧面,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会卡置到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由相邻的第二抵挡边抵挡;其中一拼板的第二抵挡边会卡置到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二抵挡边抵挡住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另外,在转角处,第三抵挡边卡置在其中一侧面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槽内,第四抵挡边卡置在另一侧面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槽内。当在多个拼板10和包角20形成的截面呈多边形的建筑模板组合内灌注混凝土时,由于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与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相互作用,因此,拼板不容易变形,让拼板与拼板之间的接触更加的紧密,同时,相邻拼板之间连接的路径增长,因此,灌注的混凝土不容易从相邻拼板之间漏出,同时,包角上的第三抵挡边和第四抵挡边与对应相邻拼板之间的第二抵挡槽和第一抵挡槽配合,且相互作用,使得包角不容易变形,而且连接处的路径长,混凝土不容易漏出,同时,第一包角边和第二包角边形成一整体,混凝土也不会从转角处溢出,提高了浇筑体的质量,减小了混凝土的浪费。

由于设置了凸筋8、15,因此,不仅能提高拼板10和包角20的强度,而且当灌注混凝土时,相邻凸筋之间形成的凹槽对混凝土具有导流的作用,更加有利于混凝土向下流动。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建筑模板组合由拼板10和包角20围成且截面呈多边形,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四边形为例进行说明;拼板10位于侧面,包角20位于转角处。

如图4所示,拼板包括拼板本体1,在拼板本体1的一侧靠近拼板本体1内侧设有第一抵挡边11,在第一抵挡边11的侧边设有第一卡槽111,第一卡槽111为燕尾槽;第一抵挡边11的外侧形成有第一抵挡槽12,在第一抵挡槽12内设有与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一凸块121;在拼板本体1的另一侧靠近拼板本体1的外侧设有第二抵挡边13,在第二抵挡边13的侧边设有第二卡槽131,第二卡槽为燕尾槽;第二抵挡边13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抵挡槽14,在第二抵挡槽14内设有能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二凸块141;第一抵挡边11与第一抵挡槽12的厚度比例为1:1,第二抵挡边13与第二抵挡槽14的厚度比例为1:1,第一抵挡边的长度与第一抵挡边的厚度相同,第二抵挡边的长度与第二抵挡边的厚度相同,采用这种比例关系,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的受力均匀,拼板更加不容易变形;在拼板本体1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上下延伸的凸筋15。

如图5所示,包角20包括第一包角边6和第二包角边7,第一包角边6与第二包角边7之间的夹角α为30°≤α≤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 90°为例。在第一包角边6的一侧靠近内侧设有第三抵挡边61,在第三抵挡边的侧边设有第三卡槽611,第三卡槽611为燕尾槽;第三抵挡边61的外侧形成有第三抵挡槽62,在第三抵挡槽62的侧边设有第三凸块621,第三凸块呈燕尾形;在第二包角边7的一侧靠近外侧设有第四抵挡边71,第四抵挡边的侧边设有第四卡槽711,第四卡槽711为燕尾槽;第四抵挡边71的内侧形成有第四抵挡槽72,第四抵挡槽72的侧边设有第四凸块721,第四凸块为燕尾形。第三抵挡边61与第三抵挡槽62的厚度比例为1:1,第四抵挡边71与第四抵挡槽72的厚度比例为1:1,这样,第三抵挡边61和第四抵挡边71的受力均匀,包角不容易变形。第一包角边6和第二包角边7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上下延伸的凸筋8,凸筋8在图6中未示出。

上述结构,如图6所示,将多个拼板10拼接后,在相邻拼板之间,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会卡置到相邻拼板的第二抵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由相邻的第二抵挡边抵挡;其中一拼板的第二抵挡边会卡置到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槽内,其中一拼板的第二抵挡边抵挡住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同时,相邻拼板的第二凸块卡入到其中一拼板的第一卡槽内,让其中一拼板的第一凸块卡入到相邻拼板的第二卡槽内,使得拼板与拼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将本实用新型的包角20与侧面所使用的拼板10拼接后,以左下角建筑模板用包角为例,第三抵挡边61和第三抵挡槽62卡置到A面的拼板10上,第四抵挡边71和第四抵挡槽72卡置到B面的拼板10;同时,第三卡槽611和第三凸块621卡入到A面相邻拼板的对应位置,第四卡槽711和第四凸块721卡入到B面相邻拼板的对应位置,使得包角与拼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包角也更加不容易变形。当在多个拼板10和包角20形成的截面呈多边形的建筑模板组合内灌注混凝土时,由于其中一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与相邻拼板的第一抵挡边和第二抵挡边相互作用,因此,拼板不容易变形,让拼板与拼板之间的接触更加的紧密,同时,相邻拼板之间连接的路径更加的长,因此,灌注的混凝土不容易从相邻拼板之间漏出,提高了浇筑体的质量,减小了混凝土的浪费。由于第三抵挡边61、第三抵挡槽62、第四抵挡边71和、第四抵挡槽72、第三卡槽611、第三凸块621、第四卡槽711和第四凸块721的作用,因此,包角不容易变形,让包角与拼板之间的接触更加的紧密,同时,包角与拼板之间连接处的路径增长,因此,灌注的混凝土不容易从相邻拼板之间漏出,提高了浇筑体的质量,减小了混凝土的浪费。另外,由于包角由第一包角边6和第二包角边7一体成型,因此,在转角处不会出现混凝土溢出的现象,提高了转角的成型质量。

另外,采用凸筋8、15结构,不仅能提高拼板的强度,而且当灌注混凝土时,凸筋之间形成的凹槽对混凝土具有导流的作用,更加有利于混凝土向下流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