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形咬合通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65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凸形咬合通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形咬合通材。



背景技术:

集装箱活动房,也叫集装箱房,集装箱房屋,集装箱住宅,是指主要以集装箱为基础材料稍经改造而成为有窗有门的房子。此类集装箱房常见于建筑工地作为工人的宿舍使用,也有人当作出租房屋使用,坚固耐用,安装方便。因此,集装箱房也被称为住人集装箱。 与活动板房相比,活动箱房具有更强的防风、防水、防震功能,并以其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快捷性和可移动性等特点大大地改善了建筑工程人员野外居住和工作条件。近年来在市场上迅速发展,也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场、养殖场、小商店、旅游、救灾等领域。

在折叠箱房中,经常会用到通材,现有折叠箱通材为金属板折叠后焊接而成,焊接成本高,生产时间长,现有产品用在折叠箱上时由于无墙板安装挡片,需要生产时单独焊接,生产成本高,另外一般折叠箱房的折叠通材为四边形,当使用安装在箱房时,折叠处会有缝隙,易透水,透光,透风到箱房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形咬合通材。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包括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所述第二连接端头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头的顶部,第一连接端头的底部边缘处设有尾翼挡板,第一连接端头的底端面设有连接件卡槽,第一连接端头与第二连接端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左端面与第二连接端头的左端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连接端头的右端面与第二连接端头的右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底端面与尾翼挡板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墙板的墙板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第二连接端头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头顶端面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尾翼挡板与第一连接端头的长度相同,尾翼挡板的前端面与第一连接端头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结构新颖,对用在折叠箱的对折结构上时,有一边是凸起,当与L型通材组合时,不易透水、透光、透风;无需焊接,生产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同时带有尾翼挡板,当作为折叠箱中框架的边框使用时,安装墙板时,无需在框架上焊接挡板,减少安装工序,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凸形咬合通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凸形咬合通材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第一连接端头;2、第二连接端头;3、尾翼挡板;4、连接件卡槽;5、墙板固定槽;6、L型通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凸形咬合通材,包括第一连接端头1和第二连接端头2,所述第二连接端头2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头1的顶部,第一连接端头1的底部边缘处设有尾翼挡板3,第一连接端头1的底端面设有连接件卡槽4,第一连接端头1与第二连接端头2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第一连接端头1的左端面与第二连接端头2的左端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连接端头1的右端面与第二连接端头2的右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第一连接端头1的底端面与尾翼挡板3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墙板的墙板固定槽5。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第二连接端头2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头1顶端面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所述尾翼挡板3与第一连接端头1的长度相同,尾翼挡板3的前端面与第一连接端头1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咬合通材结构新颖,对用在折叠箱的对折结构上时,有一边是凸起,当与L型通材6组合时,不易透水、透光、透风;无需焊接,生产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同时带有尾翼挡板,当作为折叠箱中框架的边框使用时,安装墙板时,只需将墙板连接件卡设在连接件卡槽中即可,无需在框架上焊接挡板,减少安装工序,节省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