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试件养生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420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试件养生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的试件养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试件养生车。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通常道路工程中所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抗压实验,而在进行抗压实验之前通常都需要在标准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实验材料进行养生,通常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5%±5%。当前上述试件的养护工作通常是通过喷水或人工洒水进行,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温度不能得到精准的控制,另一方面,人工喷洒耗时、耗力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安装在试件上的百分表的读数,影响试验结果。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32085497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试件养生车。该养生车通过设置在车厢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温度湿度控制器控制气压泵工作,向车厢的试件上喷水。该养生车虽然解决了人工喷洒存在的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当车厢内的温度高于标准养护条件时可以通过喷洒水来降温,但是当车厢内温度低于标准养护条件时该养护车却无能为力,无法真正的做到控温。

第二,该养生车中的水箱和水槽是不连通的,这样就需要定期的对水槽进行放水,对水箱进行加水,这样,一方面应用起来比较繁琐,另一方面,存在着水槽水溢出发生短路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养生车存在的无法真正实现控制温湿度以及需要定期的对水槽进行放水,对水箱进行加水,应用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试件养生车,不仅实现了温度、湿度的自动控制,而且对喷洒水进行循环利用,应用起来更加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试件养生车,包括车厢、车门、车轮和控制系统;

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隔板、水槽、试件架、喷淋系统和温控系统;

所述隔板将车厢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固定连接,其上、下两端为悬空设置;

所述水槽设置于车厢的底部,所述水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挡板,所述过滤挡板将水槽分为回水槽和净水槽,所述净水槽与所述第一仓室相对应,所述回水槽与所述第二仓室相对应;

所述试件架设置于第二仓室内,且所述试件架上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自吸泵、主供水管和喷头;

所述自吸泵设置于净水槽内,所述喷头通过主供水管与所述自吸泵相连,且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第二仓室的顶部;

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空调、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空调设置于所述第一仓室内,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车厢的侧壁上,且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车门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和设定按键,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车门采用双向车门,且所述车厢的前侧和后侧均安装有车门,所述车门上设置有门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车厢的侧壁采用双层的结构,其内部设置有保温夹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挡板包括由多条杆组成的方形框架,以及附着于框架外部的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采用的规格为120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仓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车厢内设置温控系统,可以对车厢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温控系统中空调的工作模式,真正的实现了对车厢温度的控制。

2、通过在水槽中设置过滤挡板,使回水槽内的水经过过滤挡板过滤后直接回到净水槽,并被设置于净水槽内的自吸泵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这个养生车应用起来更加方面,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由于水槽内的水溢出而造成的短路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车厢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车厢,11-隔板,111-导流板,12-水槽,121-过滤挡板,122-回水槽,123-净水槽,13-试件架,141-自吸泵,142-主供水管,143-喷头,151-空调,152-湿度传感器,153-温度传感器,16-第一仓室,17-第二仓室,2-车门,21-控制面板,211-显示屏,212-设定按键,22-门禁,3-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温湿度可控的水泥、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试件养生车包括车厢1、车门2、设置于车厢1底部的车轮3和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

如图1所示,所述的车门2采用双向车门2,且所述的车门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1,所述的控制面板21上设置有显示屏211,温度和湿度可以在显示屏211上有直观的显示。所述的控制面板21上还设置有设定按键212,通过设定按键212可以对控制系统的设定温度和湿度进行修改。所述的控制面板21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相连。考虑到现有的养护装置都是单面车体双向开门,这样在对位置比较靠里的一些试件进行测量读书的时候还需要对试件进行搬动,不仅搬动起来比较费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试验结果。为此所述车厢1的前侧(安装控制面板21的一侧为前,下同)和后侧均安装有车门2,且所述车门2上均设置有门禁22。

如图2所示,所述的车厢1为长方体,其内部设置有隔板11、水槽12、试件架13、喷淋系统和温控系统。

所述的隔板11将车厢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仓室16和第二仓室17。所述的隔板11分别与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固定连接,其上下两端为悬空设置。

所述的水槽12设置于车厢1的底部,且贯穿了第一仓室16和第二仓室17,为了避免水在循环利用时,水中的杂质造成喷淋系统的堵塞,尤其是喷淋系统中喷头143的堵塞,所述水槽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挡板121,所述的过滤挡板121将水槽12分为回水槽122和净水槽123,所述的净水槽123与所述的第一仓室16相对应,所述的回水槽122与所述的第二仓室17相对应。所述的过滤挡板121包括由多条杆组成的方形框架,以及附着于框架外部的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采用的规格为120目(对应的孔径为0.125毫米)。

所述的试件架13设置于第二仓室17内,且所述的试件架13为上下排布的若干层,为了方便喷淋水的下落,所述的各层试件架13上均设置有漏水孔(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自吸泵141、主供水管142和喷头143。如图2所示,所述的自吸泵141设置于净水槽123内,且所述的自吸泵141与所述的主供水管142相连,所述的主供水管142具有一次折弯,即在第一仓室16内为竖直向上延伸,延伸至车厢1顶部后向第二仓室17一侧弯折,并穿过隔板11与车厢1顶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二仓室17,所述的主供水管142位于第二仓室17内的部分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喷头143。

所述的温控系统包括空调151、湿度传感器152和温度传感器153。如图2所示,所述的空调151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仓室16内,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的湿度传感器152和温度传感器153分别设置于车厢1的侧壁上,且所述的湿度传感器152和温度传感器153分别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相连。将所述的空调151设置于第一仓室16内,主要是为了避免空调151在对车厢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时,空调151吹出的风直接进入到放置试件的第二仓室17内,造成周围实际的湿度与湿度传感器152所监测到的湿度产生误差,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通过在车厢1内设置隔板11,一方面避免喷头143喷洒的水落到空调151上,造成设备的损坏;另一方面,对空调151吹出的风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空调151吹出的风直接作用到试件上,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就能够在保证湿度的前提下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持车厢1内的温度,避免频繁启动温控系统而造成的浪费,所述的车厢1的侧壁采用双层的结构,其内部设置有保温夹层(图中未示出)。

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面板21上的设定按键212设定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5%),然后开启电源对试件进行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当温度传感器153检测到温度高于22℃或低于18℃时,则通过控制系统打开空调151,并开启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直至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范围。当湿度传感器152检测到车厢1内的相对湿度低于设定的相对湿度范围时,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开启自吸泵141,净水槽123内的水通过主供水管142和设置于主供水管142上的喷头143向第二仓室17内进行喷洒,从而增加车厢1内的相对湿度。喷洒下来的水通过设置于试件架13上的漏水孔最终进入回水槽122内,回水槽122内的水通过过滤挡板121过滤掉杂质后进入到净水槽123内,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由于水在从回水槽122进入到净水槽123的过程中会受到过滤挡板121的阻力,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所述回水槽122内的液面要高于所述净水槽123内的液面。

为了避免通过喷头143喷洒下来的水在沿隔板11下流的过程中,部分含有杂质的水进入到净水槽123内,所述的隔板11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111,所述的导流板111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的一端朝向第二仓室17一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