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包括地源热太阳能保温采暖通风空调幕墙本体(1)、地源热保温通风空调幕墙本体(2)、太阳能集热采暖屋面(3)及太阳能空调房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太阳能保温采暖通风空调幕墙本体(1),自钢结构外侧基层板或结构外墙或既有建筑外墙向外依次由墙体防火保温板(11)、通风立管(12)、吸热蓄能板(13)、百叶帘(13′)、采光绝热保温窗(14)及采暖通风空调系统(15)组成;所述采光绝热保温窗(14)分别与吸热蓄能板(13)和內窗(14-1)形成保温空腔层(16)和双层窗户空腔层(16′),所述吸热蓄能板(13)和所述百叶帘(13′)安装在保温空腔层(16)和双层窗户空腔层(16′)内;所述吸热蓄能板(13)与墙体防火保温板(11)形成保温通风空腔层(16″)。
2.一种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包括地源热太阳能保温采暖通风空调幕墙本体(1)、地源热保温通风空调幕墙本体(2)、太阳能集热采暖屋面(3)及太阳能空调房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太阳能保温采暖通风空调幕墙本体(1),自钢结构外侧基层板或结构外墙或既有建筑外墙向外依次由墙体防火保温板(11)、通风立管(12)、吸热蓄能板(13)、遮阳卷帘(13A)、百叶帘(13′)、采光绝热保温窗(14)及采暖通风空调系统(15)组成;所述采光绝热保温窗(14)分别与吸热蓄能板(13)和內窗(14-1)形成保温空腔层(16)和双层窗户空腔层(16′),所述吸热蓄能板(13)、遮阳卷帘(13A)和所述百叶帘(13′)安装在保温空腔层(16)和双层窗户空腔层(16′)内;所述吸热蓄能板(13)与墙体防火保温板(11)形成保温通风空腔层(1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立管(12)由送风立管(121、121′)及送排风立管(122)构成;所述通风立管(12)的左右两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保温条(12A)和装饰保温层(12B);所述装饰保温层(12B)两端至两侧采光绝热保温窗(14)的立框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通风空调系统(15),由地源热通风管道系统(151)、幕墙通风空调系统(152)及屋顶排风系统(153)构成;
所述地源热送风管道系统(151),由电动风口(1511、1512)、送风管(1513、1514、1515),除湿机(1516)、送风机(1516′)、空气净化过滤器(1517)、地源热采集水平管(1518)及送风立管(1519)构成;所述电动风口(1511)内装设有过滤网片及送风机;
所述幕墙通风空调系统(152),由通风立管(12)、保温通风空腔层(16″)、双层窗户空腔层(16′)、电动送风口(1521)、进风三通(1521′)、进风管(1522)、进风通道(1523)、进/回风口(1524)、电动进风口(1525)、电动排风口(1526)、排风道(1527)、排风机(1528)、排风道(1529)及室内空调地面热回收通风系统构成;
所述屋顶排风系统(153),由排风水平管(1531)、排风弯管(1532)、排风分管(1533)、排风集管(1534)、电动排风阀(1535)、热风送风管(1536)、换热水箱(1537)及排风管(1538)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立管(12)的两侧或一侧开设有直径为Φ30mm~Φ100mm送排风孔(122SP)或送风孔(121S)和 20~100mm*100~300矩形送风口(122S);所述矩形送风口(122S)与电动送风口(1521)联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水平管(153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排风口(153P)和进风孔(153J);所述排风口(153P),直径为Φ60mm~Φ150mm,并与排风弯管(1532)联通;所述进风孔(153J),是和送排风立管(122)对应大小的100mm~500mm×100mm~500mm矩形孔,并与送排风立管(122)顶端相互联通。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保温通风空调幕墙本体(2),自钢结构外侧基层板或结构外墙或既有建筑外墙向外依次由墙体防火保温板(21)、送风立管(22)、塑木龙骨架(23)、防火保温装饰板(24)、外层保温窗户(25)及地源热通风空调系统(26)组成;所述送风立管(22)的两侧采用连接锚固件(22A)和螺栓或膨胀螺栓(22B)与钢结构钢骨架或结构墙体固接;所述送风立管(22)的三个面分别设有保温装饰板(22)′和保温板(22″);所述塑木龙骨架(23)与钢结构钢骨架或结构墙体固接,所述防火保温装饰板(24)与所述塑木龙骨架(23)固接;所述塑木龙骨架23,由水平龙骨231和竖向龙骨232组成;防火保温装饰板(24)与墙体防火保温板(21)形成双层保温,还形成了一层保温通风空腔层(27);所述外层保温窗户(25)的外侧设有保温装饰条(25-1),并与內窗(14-1)形成双层窗保温通风空腔层(2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龙骨(231)和竖向龙骨(232)均每隔0.6~2.0m设置一个U型连接件(231′、232′)作为通气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保温装饰板(24),自外向内依次由饰面层(241′)和防火保温板(243′)构成;
所述饰面板(241′)为表面喷涂有饰面层的6~10mm厚增强型纤维硅酸钙板或增强型水泥压力板制成品,并在板边预设有螺孔(241K);
所述防火保温板(243′)为40mm厚以上的挤塑阻燃型聚苯乙烯保温板或热固型聚苯乙烯防火保温板或石墨聚苯乙烯保温板,或无机改性聚氨酯防火保温板;所述防火保温板(243′)的内外侧均粘贴一层0.02~0.05mm厚反射铝箔(244′)。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保温装饰板(24),自外向内依次由饰面层(241″)和防火保温板(243′)构成;
所述饰面层(241″),为金属饰面板、或塑木板,或预制装配式聚丙烯改性材料饰面板;
所述防火保温板(243′)为40mm厚以上的挤塑阻燃型聚苯乙烯保温板或热固型聚苯乙烯防火保温板或石墨聚苯乙烯保温板,或无机改性聚氨酯防火保温板;所述防火保温板(243′)的内外侧均粘贴一层0.02~0.05mm厚反射铝箔(244′)。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立管(22),在位于窗口的电动送风口(1521)处开设有20~100mm*100~300mm矩形送风口(22S);所述矩形送风口(22S)与电动送风口(1521)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