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733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



背景技术:

用复合材料制作的筋具有轻质高强、耐疲劳和抗腐蚀等优点,已经在土木工程中显示了优势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复合材料筋相比钢筋,其横向抗压强度和抗剪能力较低,所以它的的锚固不同于普通钢筋的锚固方式。从受力机理上看,复合材料筋锚具可分为机械式和粘结式两种:机械式锚具主要靠夹片夹持筋材,由筋材表面的摩擦力传力,在夹持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筋材部分纤维丝断裂从而提前被剪坏;粘结式锚具主要靠筋材界面与胶体的粘结力传力,但是其锚固长度较长,且截面剪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影响其锚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包括底座、上压件、复合材料筋和金属管;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上压件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凹槽最小宽度大于复合材料筋的宽度;所述复合材料筋端部沿凹槽内侧壁和底面填入凹槽内;所述凸起伸入凹槽内且压在复合材料筋上;所述复合材料筋端部设有环状螺纹齿;所述凹槽和凸起与复合材料筋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复合材料筋端部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所述凹槽侧壁设有圆柱体通孔;复合材料筋端部与凹槽的通孔相应位置设有圆柱体孔洞,所述金属管穿过凹槽侧壁的通孔固定于圆柱体孔洞内;所述金属管一端设有防护盖。

作为改进,所述凸起的形状与复合材料筋、凹槽配合。

作为另一种改进,底座、上压件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凹槽的内径小于等于复合材料筋外径。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金属管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圆柱体孔洞的内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承载力高,连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固定复合材料筋,在复合材料齿上施加径向压力,再通过复合材料齿根位置层间抗剪能力以及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共同传递外荷载,从而达到锚固复合材料筋的目的;此外,通过设置圆柱形孔洞以及金属管,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见图1和图2,包括底座1、上压件2、复合材料筋6和金属管8;底座1上设有凹槽3、上压件2底部设有凸起4;凹槽3最小宽度大于复合材料筋6的宽度;复合材料筋6端部沿凹槽3内侧壁和底面填入凹槽3内;凸起4伸入凹槽3内且压在复合材料筋6上;复合材料筋1端部设有环状螺纹齿5;凹槽3和凸起4与复合材料筋1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复合材料筋1端部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凹槽3侧壁设有圆柱体通孔;复合材料筋6端部与凹槽3的通孔相应位置设有圆柱体孔洞7,金属管8穿过凹槽3侧壁的通孔固定于圆柱体孔洞7内;金属管8一端设有防护盖9。凸起4的形状与复合材料筋6、凹槽3配合。底座1、上压件2通过螺栓固定。

实施例2

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凹槽3的内径等于复合材料筋1外径;金属管8的外径等于圆柱体孔洞7的内径。

实施例2

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端部的锚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凹槽3的内径比复合材料筋1外径略小;金属管8的外径略大于圆柱体孔洞7的内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对上述实例所做的修改和变更,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