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恒湿试验房,具体用于电子产品的测试。
背景技术:
随着《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纲领文件的贯彻实施,对电子器件制造业提出了自主研发,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深圳市拥有多个专业电子材料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产业发展条件好,区域竞争力强,电子信息产业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其中在2011年电子器件制造业销售产值达到2621.62亿元,占全国同行业销售总额的23.73%。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解决制约电子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电子产业高技术含量对于未来电子信息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所有电子产品必须经过环境(高温、低温)可靠性测试;
现有的测试装置包含烘箱、高低温试验箱、恒温恒湿箱和步入式恒温恒湿房;均需要人工的放置和拿出产品,存在安全银行,也不利于连续化生产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流水线型恒温恒湿试验房,其不需要通过人员把待测产品送入试验房进行测试,避免人员进行高温环境,保护操作人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流水线型恒温恒湿试验房,包含用于恒温恒湿测试的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两端分别连通设置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为待测产品入口,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为待测产品出口;
动力组件将用于装载待测产品的千层架经由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送入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测试完毕后的待测产品通过动力组件传出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且经由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到达待测产品出口;
所述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出口设置有用于罩住下料千层架的千层架罩子。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点如下:
(1)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外部均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顶部均设置有电机风轮组件,所述电机风轮组件包含电机和风轮,风轮深入至对应的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内部。
(2)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入口设置有用于罩住上料千层架的千层架罩子。
(3)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入口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出口设置有通过电控箱控制打开和关闭的通道门。
(4)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之间设置用于形成风帘的风帘机;所述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与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之间设置用于形成风帘的风帘机。
(5)所述动力组件包含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传动的电机和链轮;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千层架的底部通过摩擦力相对静置;所述千层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所述千层架底部设置有用于和传送带接触的摩擦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组件通过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动力控制系统包含伺服控制器,其中伺服控制器包括控制输入、主控制器、从控制器和两个伺服器,控制输入将同步数据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对同步数据进行处理并产生控制信号,主控制器将控制信号传送到从控制器,从控制器对传送带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6)所述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的电控箱包含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探测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湿度传感器中温度湿度的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的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信号输出模块、以及对各个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中控模块,温湿度传感器与温湿度采集模块相连接,温湿度采集模块和信号输入模块与中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模块,其中信号输出模块对温度和湿度控制器进行调节,对于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流水线型恒温恒湿试验房,包含用于恒温恒湿测试的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两端分别连通设置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为待测产品入口,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为待测产品出口;设置三个试验房,在中间恒温恒湿试验房进行检测,两端的恒温恒湿试验房与动力系统形成一个过渡阶段,从上料装置的待测产品经过传送装置在对恒温恒湿试验房进行预热,同时阻隔与外部环境的空气交换,当待测产品进入到中间的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时,其温度和湿度与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相同,通过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与出料端外部环境隔离,这样就保证了试验房温湿均匀性。
动力组件将用于装载待测产品的千层架经由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送入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测试完毕后的待测产品通过动力组件传出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且经由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到达待测产品出口;采用动力组件实现待测产品的送入和送出,避免了人工送料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出口设置有用于罩住下料千层架的千层架罩子;千层架罩子能够将待测产品在出口位置可靠的防护;可以进行可靠的长时间自然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2-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3-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4-上料千层架;5-下料千层架;6-电控箱;7-电机;8-链轮;9-电机风轮组件;10-通道门;11-千层架罩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流水线型恒温恒湿试验房,包含用于恒温恒湿测试的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2;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两端分别连通设置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1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3;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为待测产品入口,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为待测产品出口;
动力组件将用于装载待测产品的千层架经由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送入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测试完毕后的待测产品通过动力组件传出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且经由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到达待测产品出口;
所述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出口设置有用于罩住下料千层架5的千层架罩子11。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1、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外部均设置有电控箱6;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顶部均设置有电机风轮组件9,所述电机风轮组件包含电机和风轮,风轮深入至对应的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内部。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入口设置有用于罩住上料千层架的千层架罩子。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入口和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的待测产品出口设置有通过电控箱控制打开和关闭的通道门。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恒温恒湿试验房和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之间设置用于形成风帘的风帘机;所述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与第三恒温恒湿试验房之间设置用于形成风帘的风帘机。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含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传动的电机和链轮;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千层架的底部通过摩擦力相对静置;所述千层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所述千层架底部设置有用于和传送带接触的摩擦片。传送带为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作,可以避免产品滑动,防止产品滑动损坏待测产品。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动力组件通过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动力控制系统包含伺服控制器,其中伺服控制器包括控制输入、主控制器、从控制器和两个伺服器,控制输入将同步数据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对同步数据进行处理并产生控制信号,主控制器将控制信号传送到从控制器,从控制器对传送带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的电控箱包含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探测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湿度传感器中温度湿度的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的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信号输出模块、以及对各个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中控模块,温湿度传感器与温湿度采集模块相连接,温湿度采集模块和信号输入模块与中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模块,其中信号输出模块对温度和湿度控制器进行调节,对于第二恒温恒湿试验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相关技术,这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