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管道成型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0102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碳化硅管道成型内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磨管道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管道成型内模。



背景技术:

在冶金、电力、煤炭、水泥、石油、化工等诸多行业的物料运输、除尘、排灰系统中,尤其涉及易磨损和易腐蚀的部位,如磨煤机出口管、液化煤输送管道、矿石喂料口、料仓等需要使用耐磨性好的管道来实现长期稳定的工作,现在的耐磨管道一般选用碳化硅陶瓷管道,由于碳化硅的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所有碳化硅管道被用于到各个领域,也是作为耐磨耐热管道的原料;现有的制作管道常采用外模和内模加工管道构件,但在对管道构件进行脱模时,没有特定的脱模工具,工人只能借助其他工具将内模从管道构件中提吊出来,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给生产企业带来诸多不便,针对以上情况,如何改进现有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脱模、生产效率高的碳化硅管道成型内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碳化硅管道成型内模,包括上下通透的内模筒,内模筒的左侧壁沿轴向方向上开设有伸缩缝,内模筒的内壁上设有三组内径调节机构,三组内径调节机构结构相同且沿内模筒的轴向方向并排设置;

位于内模筒最上方的内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扩张弧杆、调节弧杆和安装板,固定板固定在内模筒内壁上且位于伸缩缝的后侧,安装板固定在内模筒内壁上且位于伸缩缝的前侧,安装板与固定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安装板上固定有外型均呈弧形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套管位于第二套管的左侧;扩张弧杆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扩张弧杆的后端铰接在固定板上,扩张弧杆的前端伸入到第一套管内,第一套管的中心线所在的圆与扩张弧杆的中心线所在的圆同心设置;调节弧杆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且并排位于扩张弧杆的右侧,调节弧杆的后端铰接在固定板上,调节弧杆的前端伸入到第二套管内,调节弧杆的中部固定设有螺母,螺母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螺母内同轴线穿设有螺杆,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杆的左端顶压在扩张弧杆右侧壁上,螺杆的右端设有手柄。

内模筒的内壁上设有加强筋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预制碳化硅管道构件前,首先通过拧动手柄,使螺杆在螺母内转动并向左移动,螺杆的左端顶压扩张弧杆右侧壁,在顶压的作用下,扩张弧杆的后端向后移动,扩张弧杆的前端在第一套管内向后滑动,从而内模筒的口径尺寸稍微变大;接着可在碳化硅管道的模腔内填充压实碳化硅料,形成碳化硅管道构件,之后便是脱去内模,具体操作为:操控手柄,使螺杆在螺母内转动向右移动,由于内模筒具有一定的张力,在张力的作用下,扩张弧杆的后端向前移动,扩张弧杆的前端在第一套管内向前滑动,重新回至初始位置,此时内模筒的口径尺寸变小,可快速脱去内模,取出碳化硅管道构件;本装置利用内模筒的一定的开合张力,使内模筒的口径尺寸有稍微的变化,从而快速脱去内模筒,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另外内模筒的内壁上设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加强了内模筒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 “长度”、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碳化硅管道成型内模,包括上下通透的内模筒1,内模筒1的左侧壁沿轴向方向上开设有伸缩缝2,内模筒1的内壁上设有三组内径调节机构,三组内径调节机构结构相同且沿内模筒1的轴向方向并排设置;

位于内模筒1最上方的内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3、扩张弧杆4、调节弧杆5和安装板6,固定板3固定在内模筒1内壁上且位于伸缩缝2的后侧,安装板6固定在内模筒1内壁上且位于伸缩缝2的前侧,安装板6与固定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安装板6上固定有外型均呈弧形的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8,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8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套管7位于第二套管8的左侧;扩张弧杆4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扩张弧杆4的后端铰接在固定板3上,扩张弧杆4的前端伸入到第一套管7内,第一套管7的中心线所在的圆与扩张弧杆4的中心线所在的圆同心设置;调节弧杆5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且并排位于扩张弧杆4的右侧,调节弧杆5的后端铰接在固定板3上,调节弧杆5的前端伸入到第二套管8内,调节弧杆5的中部固定设有螺母9,螺母9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螺母9内同轴线穿设有螺杆10,螺杆10与螺母9螺纹连接,螺杆10的左端顶压在扩张弧杆4右侧壁上,螺杆10的右端设有手柄11。

内模筒1的内壁上设有加强筋板12。

预制碳化硅管道构件前,首先通过拧动手柄11,使螺杆10在螺母9内转动并向左移动,螺杆10的左端顶压扩张弧杆4右侧壁,在顶压的作用下,扩张弧杆4的后端向后移动,扩张弧杆4的前端在第一套管7内向后滑动,从而内模筒1的口径尺寸稍微变大;接着可在碳化硅管道的模腔内填充压实碳化硅料,形成碳化硅管道构件,之后便是脱去内模,具体操作为:操控手柄11,使螺杆10在螺母9内转动向右移动,由于内模筒1具有一定的张力,在张力的作用下,扩张弧杆4的后端向前移动,扩张弧杆4的前端在第一套管7内向前滑动,重新回至初始位置,此时内模筒1的口径尺寸变小,可快速脱去内模,取出碳化硅管道构件。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