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试井作业操作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332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试井作业操作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井作业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试井作业操作间。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试井作业是最普遍的一种作业,也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试井作业是为了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研究储层参数及储层动态而对井进行的专门测试工作以及钢丝作业。在现场进行试井作业时,需要用到特定的防喷系统、井下工具、相应的配套井下工具串,以及抹布、液压油等作业需要的材料,并且在现场作业时,需要一定的空间和特定的工具对要使用或已经使用完毕的工具进行保养、维修,所以需要一种可盛放工具和配料、方便运输并且可在其内有一定的空间进行保养工具用的试井作业操作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作业用工具、材料盛放、运输和工具保养、维修于一体的试井作业操作间。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间,其顶面上固定承重架,底面上固定滑轮,操作间便于移动和运输,适用于海上和陆地的试井作业。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试井作业操作间,操作间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其上拉门用于打开容纳空间,所述操作间包括:

滑车,包括滑道,所述滑道固定操作间顶面上,所述滑车能够沿滑道滑动用于移动重物;

防爆灯,其固定在所述操作间的顶面上,用于照明;

吊柜,其相邻两侧面分别固定在所述操作间的顶面和一侧面上,所述吊柜用于盛放材料;

操作台,其位于吊柜的下方,所述操作台用于保养作业工具;

抽屉,其固定在所述操作台下表面上,所述抽屉用于收纳保养工具;

工具台,包括工具固定杆,其布设在所述抽屉下方,所述工具台用于固定工具;

柜子,其固定在所述操作间的另一侧面上,其上下端固定在所述操作间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柜子用于收纳工具;

物品架,其一端抵靠在所述柜子上,另一端靠近拉门;

防喷管架,其设置在所述物品架的下方,用于固定防喷管。

优选的是,还包括:承重架,其固定在所述操作间的顶面外壁上,用于连接吊车。

优选的是,还包括:防水层,其套设在所述操作间外面,用于防止操作间进水。

优选的是,所述防水层为防水胶条。

优选的是,还包括:梯子,其设置所述操作间的外部。

优选的是,还包括:通风孔,其开设在所述拉门上。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台包括:操作台面,其上固定链钳和台钳,用于进行保养井下工具的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间下底面设置有滑轮,用于移动操作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方便用于海上油气田的试井作业,运输时采用吊车或叉车运送至交通工具上,运送至目的地,若需要在陆地作业时,通过固定在拖车上,即可变成车载试井作业操作间。2、操作间具有多种功能,集试井作业用的工具、材料等盛放、运输和在其内进行工具的保养、维修等功能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间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间C侧面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间D侧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移动式试井作业操作间,如图1所示,操作间100包括:拉门110、C侧面、D侧面、F侧面、E顶面和底面,操作间100可采用多种具有一定抗冲击性能的材质,例如钢材或复合板材等。其中,拉门110可采用对开式或一扇式,图1示出了对开式拉门的结构形式。

如图3-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井作业操作间的一种结构形式,操作间100包括:拉门110、操作台120、工具收纳机构130、防爆灯140、滑车150,以上机构均固定在操作间110内容纳空间中,防止以上机构随着操作间的晃动而移动。操作台120用于维修和保养井下工具,工具收纳机构130用于收纳和固定作业时需要用到的特定防喷系统、井下工具、相应的配套井下工具串,以及抹布、液压油等作业需要的材料等。防爆灯140用于照明,便于夜间使用操作间100;滑车150固定在E顶面上,用于移动重物。

如图3所示,操作间100的拉门110内侧设置有挂钩139,用于悬挂滑轮、钢丝绳、吊带等部分工具和辅助工具。操作台120通过支撑杆124固定在底面上,其上相邻两侧面分别抵靠在C侧面和F侧面上,与抵靠F侧面的侧面平行的另一侧面距离拉门110有一定距离。所述操作台120包括操作台面121、固定式链钳122、固定式台钳123和支撑杆124,操作台面121下方中空为容置空间。操作台120顶面即操作台面121,为一水平面,用于保养井下工具的地方;操作台面121靠近拉门110的位置布设有固定式链钳122,用于丝扣的连接、拆卸;操作台面121靠近F侧面还设置有固定式台钳123。

工具收纳机构130包括小工具架131、工具架132(包括挡板132a)、吊柜133、工具台134(包括工具固定杆134a)、抽屉135、防喷管架136、柜子137、物品架138(包括支撑装置138a)和挂钩139。

如图4所示,小工具架131固定在C侧面上,布设在吊柜133下方、操作台120的上方,用于放置一些保养工具时用到的手工具等。

如图4和5所示,多个工具架132设置在抽屉135下方,用于盛放加重杆等较长较细的井下工具,其中,所述工具架132顶端设置有抽拉式挡板132a,当在运输或者吊运过程中,将挡板132a安装其内,防止井下工具从工具架132中滑落出来。

如图4所示,吊柜133固定在操作台120的正上方,其相邻两侧面分别固定在C侧面和E顶面上,所述吊柜133用于盛放材料等物品;在吊柜133的外侧靠近拉门110处固定有挂钩139,用于悬挂物品。

工具台134布设在操作台120的内部角落,其相邻两侧面分别抵靠在C和F侧面上,工具台134上固定有井下工具的工具固定杆134a,工具固定杆134a的顶端为母扣,母扣的扣型与井下工具的扣型匹配,用于将井下工具通过丝扣固定在工具台134上;

如图5所示,抽屉135固定在操作台面121下表面,用于盛放井下工具等工具、材料;

如图3、4和6所示,多个的防喷管架136固定在D侧面内壁上,如图3所示,防喷管架136设置在物品架138的正下方的容纳空间中,其一端抵靠在柜子137上,另一端离拉门110有一定距离,此距离便于人员的走动,所示防喷管架136用于放置尺寸较大的防喷管;

如图3、4和6所示,柜子137的开门朝向C侧面,其上柜壁连接E顶面,两个相邻柜壁分别固定在F侧面和D侧面上,柜子137内可多个隔断,其内用于放置抹布、液压油等体积较大的杂物;

如图4所示,物品架138设置在防喷管架136的正上方,用于放置一些杂物等;物品架138可一层可多层,物品架138之上可根据空间的大小安装一定量的吊柜。

如图4所示,挂钩139固定在物品架138的上方靠近门口处有,作用与C侧以及门上挂钩139用途一致。

如图4所示,防爆灯140固定在顶面E上,防爆灯140的开关固定在D侧面或C侧面靠近拉门110的空置处,便于夜间在操作间100内保养井下工具。

如图4和5所示,滑车150通过滑道151固定在顶面E的中间,滑道151一端抵靠在F侧面上,另一端靠近拉门110,滑车150能够沿滑道151滑行的,滑车150的挂钩上可连接一个吊链,可将重物吊起然后在操作间100内自由滑行,用于将较重的物品在操作间100内装卸。

C侧面和D侧面的设计可互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拉门110上开设斜开口往下的通风口111,用于通风和换气,保证操作间100内空气清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间110四周套设防水层,用于防止操作间进水。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2示出了防水层的一种实现形式,所述防水层160为防水胶条,其贴合在拉门110的四周,用于拉门110关闭后操作间100的防水,以防在运输途中或者雨天操作间100内进水。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间100还包括承重架,图2示出了承重架的一种实现形式,所述承重架170为半圆环形钢材,其固定在所述操作间100的上顶面外壁的四角上,其半圆环形结构便于连接吊车等起重机构,能够用起重机构抬起操作间100并将其移动到运输车上,使操作间100适用于各种试井作业的场所。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间100还包括滑轮,滑轮固定在操作间100的底面外壁上,外壁上开设孔洞用于容纳滑轮,当需要使用滑轮时将滑轮展开,当不需要使用滑轮时将其折叠放入孔洞。所述滑轮用于移动操作间,节省人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间100还包括梯子,梯子可拆卸的固定在C、D或F侧面的外壁上,人员能够利用梯子攀爬操作间100,便于操作间100的维修和保养。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