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640阅读:1857来源:国知局
墙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中三明治板用于内外墙板连接的墙板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玄武岩纤维复合筋连接件,由于过去的生产工艺不成熟、性能研究不全面(此产品主要涉及剪切强度),在设计时常常会将玄武岩纤维连接件在三明治板中成一定角度放置,从而将一部分剪切力转化为拉力或者压力,这样就能降低了对玄武岩纤维筋本身的剪切强度要求,从而使得现有的玄武岩纤维复合筋达到设计要求。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将连接件与保温层成一定角度插入,实质是为了将一部分的剪力转化为拉力或者压力,为了保持受力的平衡,需要两根角度互补的连接件成对布置。这在实际生产中对工人有比较高的要求且容易发生错误。2、传统的玄武岩连接件成一定角度插入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上是竖直插入泡沫板后扭动连接件,使连接件与泡沫形成设计夹角。而在扭动过程中,连接件会挤压泡沫板,挤压的过程中对保温层破坏,影响建筑的实际保温性能。3、为了保证玄武岩纤维筋在墙板生产中不与保温层发生位移,需要增加泡沫保温板与PVC杆套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破坏了保温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可靠,安装方便,无需扭动安装的墙板连接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墙板连接件,包括杆件和套设在杆件上的杆套,所述的杆套包括套管、圆形底座及细棒,套管与杆件固定连接,圆形底座固定在套管上,细棒均布在圆形底座圆周上,所述的圆形底座与套管的轴向垂直,细棒的前端为尖锥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套管通过注塑结构或包胶结构与杆件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细棒的轴线与杆件轴线之间设有夹角,在细棒的前端尖锥形外侧设有倒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细棒与圆形底座及套管之间设有加强肋筋。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杆件具有以下特点:

1、将原本与杆件成一定角度的杆套改为垂直,使得杆件安装过程和最终稳定状态都是与泡沫保温板垂直。墙板连接件垂直插入泡沫板中,无需考虑连接件与泡沫保温板的夹角大小,安装时不需要成对安装,简化工装,便于操作。

2、将原本为连接件提供固定所需的片状肋板改为细棒状,减少杆套的体积;将细棒设计成与玄武岩纤维筋筋成一定角度夹角,使连接件在插入泡沫保温板后对泡沫保温板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使其连接更稳定;在细棒末端设置倒钩,进一步加强了玄武岩纤维连接件与保温泡沫板的连接;在各个细棒与管套和圆形底座之间设计一个加强肋筋,使得杆套呈一体化设计;杆套采取包胶结构或者注塑结构与杆件相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3、对杆套结构设计的改进,提高杆套对泡沫板的抓握力,防止连接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产生位移。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在插入后扭动墙板连接件,从而避免了因扭动而对泡沫板造成的破坏,减少了对墙体保温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墙板连接件,包括杆件1和套设在杆件1上的PVC杆套,所述的PVC杆套包括套管2、圆形底座3及细棒4,套管2与杆件1固定连接,圆形底座3固定在套管2上,细棒4均布在圆形底座3圆周上,所述的圆形底座3与套管2的轴向垂直,细棒4的前端为尖锥形。

其中,所述的套管2通过注塑结构或包胶结构与杆件1连接固定。所述细棒4的轴线与杆件1轴线之间设有夹角,在细棒4的前端尖锥形外侧设有倒钩5。所述的细棒4与圆形底座3及套管2之间设有加强肋筋6。

杆件1可为玄武岩纤维筋或其他抗拉、抗压、抗剪强度较大的纤维复合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