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民用住房屋顶防水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中北部广大农村地区,房屋建筑结构大多从传统的砖瓦、土木结构变成了砖混结构,屋顶从传统的瓦、白灰变成了水泥混凝土。黄河流域中部地区传统上就有把屋顶建成平顶的习惯,主要是为了晾晒农产品,如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等。以前屋顶主要是用石灰、粘土和麦秸混合做成防水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大多改成了水泥或混凝土屋顶,从早期的预制板,演变成了现在的现浇筑施工方法。不论是灰土防水,还是预制板、现浇顶方法,都无法避免漏雨现象。一般新房都没问题,可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纹,遇到下雨就会漏水。因此,灰土结构每隔几年必须重新覆盖施工一次。预制板缝隙更容易出现裂纹,更容易漏水,这也是为什么改成现场浇筑的原因。可是实践发现,由于施工质量的原因,现浇筑屋顶仍然会漏水,并且更不易发现。屋顶漏水是目前困扰广大农村地区屋主的难题,急需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民用住房屋顶防水隔热装置,达到较好的防漏、隔热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民用住房屋顶防水隔热装置,由底衬、围栏、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防水布作为底衬,在底衬四周设有双层套口,围栏为片状,围栏两端有卡槽,围栏插入套口中竖立,并通过卡槽连接形成围栏。在底衬四周一侧或四边角设有阀门接口,底衬通过阀门接口连接阀门。
底衬可以选塑料布、橡胶布、合成革、无纺布、涂层布等各种防水材料。
也可以利用原有的屋顶周边围栏,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槽。
本实用新型优点:用防水布及围栏组成槽型屋顶结构,具体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屋顶形状结构调整定制。使用时槽型屋顶结构把整个屋顶覆盖起来,这样雨水就不会接触屋顶,起到了防水效果。在防水槽里存上水,还可以起到隔热效果。为了防止大雨时水槽过深,在围栏周边装上阀门,调节水槽中水深。对于有围栏的屋顶,一般四周都有排水孔,将阀门位置与排水孔对接或通过软管连接将水排出。并且该装置方便拆卸、安装,使用非常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示意图;图中,1-围栏片的卡槽 ,2-横向围栏片A ,3-横向围栏片B ,4-套口,5-底衬,6-纵向围栏片A,7-纵向围栏片B,8-阀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进行更好地说明,举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所述民用住房屋顶防水隔热装置,由底衬、围栏、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底衬(5)为防水布,在底衬(5)四周设有双层套口(4),围栏为片状,围栏两端有卡槽(1),围栏分为纵横两部分,纵向围栏片A(6),纵向围栏片B(7)及横向围栏片A (2) ,横向围栏片B(3)的尺寸分别与双层套口的纵横尺寸一致,便于插入。使用时围栏插入套口中竖立,并通过卡槽连接形成矩形围栏。在底衬(5)四周一侧或四边角设有阀门接口(8),底衬(5)通过阀门接口(8)连接阀门。既便于控制排水,又不容易泄露,有利于延长民用住房屋顶使用寿命。
底衬可以选塑料布、橡胶布、合成革、无纺布、涂层布等各种防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