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竹木纤维墙板。
背景技术:
竹木纤维材料是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其与合成纤维复合成的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复合材料,是当代工业基础材料废物利用的最佳科研成果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竹木纤维材料具有防水性能、防污性能、防蛀性能强的优点,在现代社会,竹木纤维材料做成的墙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生活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与相邻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大都是通过墙板两端的雄扣与雌扣和相邻墙板两端的雄扣与雌扣卡接连接的,但是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雄扣与雌扣之间的紧固程度不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竹木纤维墙板,此种墙板与相邻墙板拼接后雄扣与雌扣之间的紧固程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它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本体两端的雌扣和雄扣,雌扣包括凹口,该凹口的位于本体正面这一侧的部分为第一部分,该凹口的位于本体背面这一侧的部分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为凹口的底部;第二部分的端部突出于第一部分的端部;第二部分的内表面沿本体纵向设有凹槽,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位于该凹槽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内表面,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位于该凹槽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高于第二内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对雄扣、雌扣的结构上改进,在雌扣第二部分的内表面设置一个凹槽,凹槽左侧的第一内表面高于凹槽右侧的第二内表面,使得墙板在进行拼接时,雄扣的下表面与会与第一内表面相贴合,雄扣的上表面与雌扣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贴合,雄扣与雌扣之间的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墙板连接后不容易松动,连接更加牢靠,另外,因为凹槽的设计,还可以使第二部分生产加工时可以做的更薄,在拼接时更容易被撑开,降低拼接的难度。
作为改进,本体背面位于第二部分处的表面设有加强层,这样,能够增强第二部分的强度,在拼接墙壁时可以通过气枪或钉子直接固定在墙壁上。
作为改进,本体背面设有沿本体横向依序分布的多个纵向凸起,这样,与墙板的背面为平面相比,设有纵向凸起的墙板安装到位后,纵向凸起与墙壁相接触,安装到位后的贴合度更好。
作为改进,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本体正面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面,雄扣正面和本体正面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面,当雄扣和邻接墙板的雌扣配合后,第二过渡面与相应第一过渡面形成V形面,这样,两者之间的贴合度更好,同时也便于拼接操作。
作为改进,它还包括设于本体正面的膜,该膜的一端延伸至雌扣的凹口内,该膜的另一端延伸至雄扣的正面,当雄扣和邻接墙板的雌扣配合后,该膜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邻接墙板的雌扣的凹口内,这样,雄扣与雌扣配合后,雄扣的上表面会与雌扣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挤压,能够避免使用过程中膜的边缘翘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竹木纤维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竹木纤维墙板中雌扣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竹木纤维墙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竹木纤维墙板的仰视图。
图5为竹木纤维墙板拼接起来之后的效果图。
图中所示,1、本体,2、膜,3、雌扣,4、雄扣,6、凹槽,7、纵向凸起,8、加强层,9、第一内表面,10、第二内表面,11、第一过渡面,12、第二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竹木纤维墙板,它包括本体1、分别设于本体1两端的雌扣3和雄扣4,雌扣3包括凹口,该凹口的位于本体1正面这一侧的部分为第一部分,该凹口的位于本体1背面这一侧的部分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为凹口的底部;第二部分的端部突出于第一部分的端部;第二部分的内表面沿本体1纵向设有凹槽6,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位于该凹槽6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内表面9,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位于该凹槽6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内表面10,第一内表面9高于第二内表面10。本实用新型对雄扣4、雌扣3的结构上改进,在雌扣3第二部分的内表面设置一个凹槽6,凹槽6左侧的第一内表面9高于凹槽6右侧的第二内表面10,使得墙板在进行拼接时,雄扣4的下表面与会与第一内表面9相贴合,雄扣4的上表面与雌扣3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贴合,雄扣4与雌扣3之间的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墙板连接后不容易松动,连接更加牢靠,另外,因为凹槽6的设计,还可以使第二部分生产加工时可以做的更薄,在拼接时更容易被撑开,降低拼接的难度。
本实施例中,本体1背面位于第二部分处的表面设有加强层8,能够增强第二部分的强度,在拼接墙壁时可以通过气枪或钉子直接固定在墙壁上。
本实施例中,本体1背面设有沿本体1横向依序分布的多个纵向凸起7,与墙板的背面为平面相比,设有纵向凸起7的墙板安装到位后,纵向凸起7与墙壁相接触,安装到位后的贴合度更好。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本体1正面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面11,雄扣4正面和本体1正面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面12,当雄扣4和邻接墙板的雌扣3配合后,第二过渡面12与相应第一过渡面11形成V形面,两者之间的贴合度更好,同时也便于拼接操作。
本实施例中,它还包括设于本体1正面的膜2,该膜2的一端延伸至雌扣3的凹口内,该膜2的另一端延伸至雄扣4的正面,当雄扣4和邻接墙板的雌扣3配合后,该膜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邻接墙板的雌扣3的凹口内,雄扣4与雌扣3配合后,雄扣4的上表面会与雌扣3第一部分的下表面相挤压,能够避免使用过程中膜2的边缘翘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