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304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桁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及土地成本的增高,经常出现地下室外墙紧贴基坑支护结构的情形,不再留设施工操作面。因此,在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施工时,只能采取在外墙内侧进行单侧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过程中,墙体模板模型由传统的多跨连续梁板变为悬臂模板结构,侧压力需全部通过支撑体系传递至下部结构,同时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因此,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提高支撑体系的侧向刚度来抵抗墙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产生的侧向压力,并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但现如今,对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且规范的施工方法可供遵循,实际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随意、所支立模板因侧压力易出现变形、地下室外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通过斜向加固腹杆与斜向拉绳进行加固,能有效提高架体的侧向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架体和对所述桁架架体进行加固的架体加固结构,所述桁架架体位于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内侧;所述桁架架体包括多根竖向钢管和P个由下至上布设的水平钢管支架,多根所述竖向钢管通过P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竖向钢管分M排N列进行布设,每排所述竖向钢管均包括N根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布设的竖向钢管,每列所述竖向钢管均包括M根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竖向钢管;其中,M、N和P均为正整数,M≥3,N≥3,P≥3;每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均由M根横向钢管和N根纵向钢管拼装而成,所述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呈垂直布设,所述纵向钢管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布设;M根所述横向钢管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N根所述纵向钢管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排所述竖向钢管中的N根所述纵向钢管均与由下至上布设的P根所述横向钢管连接形成一个横向钢管支架,每列所述竖向钢管中的M根所述纵向钢管均与由下至上布设的P根所述纵向钢管连接形成一个纵向钢管支架;P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中所有横向钢管的内端均支顶在支立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内侧的模板上,所述模板呈竖直向布设;

所述架体加固结构包括多个分别对所述横向钢管支架进行加固的横向加固结构,每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横向加固结构;所述横向加固结构包括多道斜向加固腹杆和多道斜向拉绳,所述斜向加固腹杆和斜向拉绳均与所加固的横向钢管支架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斜向加固腹杆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每道所述斜向加固腹杆均固定在所加固的横向钢管支架上;多道所述斜向拉绳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每道所述斜向拉绳的上端均绑扎固定在所加固的横向钢管支架上部,每道所述斜向拉绳的底端均绑扎固定在位于所加固横向钢管支架内侧底部的预埋拉环上;所述预埋拉环下部埋设于对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进行支撑的支撑基础内,所述支撑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根所述竖向钢管底部均支撑于所述支撑基础上。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M排所述竖向钢管呈均匀布设,N列所述竖向钢管呈均匀布设,相邻两排所述竖向钢管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列所述竖向钢管之间的间距均为800mm~1000mm。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P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呈均匀布设,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所述预埋拉环的数量为M个,M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M个所述预埋拉环的布设位置分别与M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N=5~7。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竖向钢管与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之间均通过钢管扣件进行紧固连接。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所述预埋拉环为由钢筋弯曲而成的钢筋拉环。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架体底部锚固结构;所述架体底部锚固结构包括多根预埋钢管,多根所述预埋钢管分M排N列进行布设;所述预埋钢管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下部埋设于所述支撑基础内;每根所述竖向钢管的底部均固定在一根所述预埋钢管上。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斜向加固腹杆为钢管,所述斜向拉绳为钢丝绳。

上述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用钢管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纵向钢管支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所述纵向钢管支架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且拆装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2、结构设计合理,包括桁架架体和对桁架架体进行加固的架体加固结构,架体加固结构包括多个分别对横向钢管支架进行加固的横向加固结构,每个横向钢管支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横向加固结构;横向加固结构包括多道斜向加固腹杆和多道斜向拉绳。

3、所设置的横向加固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桁架架体的稳固性和侧向支撑能力,提高模板的支撑与固定效果,防止模板发生位移或产生侧向变形,从而能有效保证施工成型的地下室外墙的施工质量。

4、设置有架体底部锚固结构,通过架体底部锚固结构将用于支撑模板的桁架架体与支撑基础紧固连接为一体,使模板承受的侧向压力通过桁架架体直接传递至支撑基础,能进一步有效提高桁架架体的稳固性和侧向支撑能力。

5、整体性好、结构稳固且使用效果好,能对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进行稳固支撑,并且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的长度和高度不受限,能满足不同长度与不同高度的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需求,适用面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通过斜向加固腹杆与斜向拉绳加固能有效提高架体的侧向刚度,提高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埋钢管;2—预埋拉环;3—竖向钢管;

4—横向钢管;5—纵向钢管;6—斜向加固腹杆;

7—斜向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桁架架体和对所述桁架架体进行加固的架体加固结构,所述桁架架体位于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内侧;所述桁架架体包括多根竖向钢管3和P个由下至上布设的水平钢管支架,多根所述竖向钢管3通过P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竖向钢管3分M排N列进行布设,每排所述竖向钢管3均包括N根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布设的竖向钢管3,每列所述竖向钢管3均包括M根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竖向钢管3;其中,M、N和P均为正整数,M≥3,N≥3,P≥3;每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均由M根横向钢管4和N根纵向钢管5拼装而成,所述横向钢管4和纵向钢管5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呈垂直布设,所述纵向钢管5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布设;M根所述横向钢管4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N根所述纵向钢管5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排所述竖向钢管3中的N根所述纵向钢管5均与由下至上布设的P根所述横向钢管4连接形成一个横向钢管支架,每列所述竖向钢管3中的M根所述纵向钢管5均与由下至上布设的P根所述纵向钢管5连接形成一个纵向钢管支架;P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中所有横向钢管4的内端均支顶在支立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内侧的模板上,所述模板呈竖直向布设;

所述架体加固结构包括多个分别对所述横向钢管支架进行加固的横向加固结构,每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横向加固结构;所述横向加固结构包括多道斜向加固腹杆6和多道斜向拉绳7,所述斜向加固腹杆6和斜向拉绳7均与所加固的横向钢管支架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斜向加固腹杆6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每道所述斜向加固腹杆6均固定在所加固的横向钢管支架上;多道所述斜向拉绳7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每道所述斜向拉绳7的上端均绑扎固定在所加固的横向钢管支架上部,每道所述斜向拉绳7的底端均绑扎固定在位于所加固横向钢管支架内侧底部的预埋拉环2上;所述预埋拉环2下部埋设于对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进行支撑的支撑基础内,所述支撑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根所述竖向钢管3底部均支撑于所述支撑基础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加固腹杆6为钢管,所述斜向拉绳7为钢丝绳。

并且,多道所述斜向加固腹杆6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斜腹杆和一道将多道所述第一斜腹杆连接为一体的第二斜腹杆,所述第一斜腹杆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斜腹杆由上至下逐渐向靠近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倾斜。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上均设置有两道所述斜向拉绳7,所述斜向拉绳7由上至下逐渐向靠近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倾斜。

因而,所述横向加固结构中斜向拉绳7的数量为两道,两道所述斜向拉绳7的上端分别绑扎固定在所加固横向钢管支架的外侧上部和内侧上部,两道所述斜向拉绳7的底端均绑扎固定在同一个所述预埋拉环2上。

本实施例中,为拆装简便、快速且支撑稳固,所述竖向钢管3与横向钢管4和纵向钢管5之间均通过钢管扣件进行紧固连接。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架体底部锚固结构;所述架体底部锚固结构包括多根预埋钢管1,多根所述预埋钢管1分M排N列进行布设;所述预埋钢管1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下部埋设于所述支撑基础内;每根所述竖向钢管3的底部均固定在一根所述预埋钢管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钢管3与预埋钢管1之间通过钢管扣件进行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外侧为基坑支护结构。

实际施工时,M排所述竖向钢管3呈均匀布设,N列所述竖向钢管3呈均匀布设,相邻两排所述竖向钢管3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列所述竖向钢管3之间的间距均为800mm~1000mm。P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呈均匀布设,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所述支撑基础为筏板基础或地下室防水板,所述预埋钢管1的长度为500mm~800mm,所述预埋钢管1上部露出所述支撑基础外侧的长度为300mm~400mm。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排所述竖向钢管3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列所述竖向钢管3之间的间距均为900mm,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之间的间距为4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钢管1的长度为600mm,所述预埋钢管1上部露出所述支撑基础外侧的长度为350mm。相邻两排所述预埋钢管1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列所述预埋钢管1之间的间距均为9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拉环2为由钢筋弯曲而成的钢筋拉环。所述预埋拉环2布设于所述支撑基础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之间的交接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拉环2的数量为M个,M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沿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M个所述预埋拉环2的布设位置分别与M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M个所述预埋拉环2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预埋拉环2之间的间距为900mm。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相邻两排所述竖向钢管3之间的间距、相邻两列所述竖向钢管3之间的间距、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钢管支架之间的间距、预埋钢管1的长度和布设间距和预埋拉环2的布设间距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N=5~7。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N的取值大小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钢管支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所述纵向钢管支架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的高度。

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所述支撑基础进行施工时,对预埋钢管1和预埋拉环2分别进行预埋;再在施工完成的所述支撑基础上搭设所述桁架架体,并将所述桁架架体中各竖向钢管3的底部均固定于一个预埋钢管1上;然后,对搭设完成的所述桁架架体进行加固,具体是在所述桁架架体中的每个所述横向钢管支架上均布设所述横向加固结构,完成所述桁架架体的加固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