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装修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人们在进行室内装潢时经常使用脚手架对高处施工,现有的脚手架上可供站立的承重面积窄,使用时需经常移动位置,非常麻烦,而具有较宽承重面积的脚手架体积大,不易存放,而且脚手架在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固定性,避免脚手架移动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承重面积可调、移动方便、安全性高的室内装修用脚手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装修用脚手架,包括骨架和垫板,所述骨架包括四个支撑腿和垫板框,所述支撑腿上端设有所述垫板框,所述垫板框由两个横向连接杆和两个纵向连接杆交替相连,所述横向连接杆上设有凸起,所述横向连接杆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通过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连接杆内,所述纵向连接杆上设有竖直挡板,所述垫板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通过连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垫板设于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垫板框之间,所述第一垫板底端、第二垫板底端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垫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横向连接杆上的凸起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内设有滑板和凹室,所述支撑腿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腿中间部位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有锁杆,所述锁杆上部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横向连接杆间通过伸缩杆相连,所述锁杆下端设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滑板可插设于所述凹室内。
优选的,沿所述横向连接杆轴线方向设有2个可伸缩加强杆,所述可伸缩加强杆对称设于前后侧所述支撑腿之间。
优选的,沿所述纵向连接杆轴线方向设有6个爬梯,所述爬梯对称设于左右侧所述支撑腿之间。
优选的,所述竖直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两侧设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锁定头。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上套设有橡胶圈,所述万向轮中心部位设有辐条。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与水平方向成50-70°角。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上的承重面面积可调,工作范围广,若施工面积大,可将第一垫板、第二垫板打开,并将两垫板内的滑板抽出,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凹室内固定,即增大了脚手架上的承重面积,不必反复移动,省时省力;若施工面积小,则不用打开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由于纵向连接杆上设有挡板,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可通过锁定头与挡板上的通孔锁定,有效防止了垫板移动滑落,安全性强;底端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且设有可以锁定万向轮的插杆,固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由于承重面的大小可调,存放时可将脚手架的体积收缩,便于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截面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骨架、11支撑腿、111万向轮、112固定块、113锁杆、114凹腔、115伸缩杆、116插杆、12垫板框、121横向连接杆、122纵向连接杆、2垫板、21第一垫板、22第二垫板、23连杆、24滑板、25凹室、3凸起、4滑杆、41凸块、5竖直挡板、6凹槽、7加强杆、8爬梯、9锁定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室内装修用脚手架,参照图1至图5所示,包括骨架1和垫板2,所述骨架1包括四个支撑腿11和垫板框12,所述支撑腿11与水平方向成50-70°角,所述支撑腿11上端设有所述垫板框12,所述垫板框12由两个横向连接杆121和两个纵向连接杆122交替相连,沿所述横向连接杆121轴线方向设有2个可伸缩加强杆7,所述可伸缩加强杆7对称设于前后侧所述支撑腿11之间,沿所述纵向连接杆122轴线方向设有6个爬梯8,所述爬梯8对称设于左右侧所述支撑腿11之间,所述横向连接杆121上设有凸起3,所述横向连接杆121内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通过设有与所述凸起3相匹配的凸块41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连接杆121内,所述纵向连接杆122上设有竖直挡板5,所述垫板2包括第一垫板21和第二垫板22,所述第一垫板21与第二垫板22通过连杆23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垫板21设于所述第二垫板22和所述垫板框12之间,所述竖直挡板5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垫板21、第二垫板22两侧设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锁定头9,所述第一垫板21底端、第二垫板22底端设有与所述凸起3相匹配的凹槽6,所述第一垫板21通过所述凹槽6与所述横向连接杆121上的凸起3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垫板21、第二垫板22内设有滑板24和凹室25,所述滑板24可插设于所述凹室25内,所述支撑腿11底端设有万向轮111,所述万向轮111上套设有橡胶圈,所述万向轮111中心部位设有辐条,所述支撑腿(1中间部位设有固定块112,所述固定块112上贯穿设有锁杆113,所述锁杆113上部设有凹腔114,所述凹腔114与所述横向连接杆121间通过伸缩杆115相连,所述锁杆113下端设有插杆116。
本实用新型脚手架上的承重面面积可调,工作范围广,底端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支撑腿间设有加强杆,稳固性强,且设有可以锁定万向轮的插杆,固定性好,安全性能高。
具体的,若施工面积大,可将第一垫板、第二垫板打开,横向连接杆和加强杆随之伸长,不仅会多出一个垫板的面积而且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间会多出一个连杆的空间,此时,将两垫板内的滑板抽出,分别插设于对方的凹室内固定,即将两垫板间的空间填充,增大了脚手架上的承重面积,不必反复移动,省时省力,安全方便;若施工面积小,则不用打开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
由于纵向连接杆上设有挡板,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可通过锁定头与挡板上的通孔锁定,有效防止了垫板移动滑落,安全性强,当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分开时,将两个垫板上的锁定头固定在竖直挡板下部的两个通孔中即可,锁定头为设有按压凸块的固定杆,当按压凸块处于通孔内时被压缩进固定杆内,当按压凸块通过通孔时恢复原状,即不可逆转的卡接在通孔上,需要解除时,先对按压凸块施力使其压缩进入固定杆内然后分离固定杆和通孔即可。
底端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万向轮上套设有橡胶圈,减轻了脚手架移动时的震动幅度,万向轮中心部位设有辐条,施工人员可通过伸缩杆推动锁杆使得锁杆下端的插杆插入辐条间,从而对万向轮实现锁定,操作简便,固定性好,安全性能高。
由于承重面的大小可调,存放时可保持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为叠放状态,横向连接杆与加强杆收缩,减小占存空间,便于存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