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各构件均为预制件,在两个预制构件装配过程中,在下构件中设置有预埋钢筋,在上构件中预埋有灌浆套筒,当上下构件装配后,所述灌浆套筒套在预埋钢筋外周,然后由灌浆孔向套筒内灌入浆料,直到排气孔流出浆料后,用塞子堵住排气孔完成灌浆。
现有灌浆套筒对插入的钢筋没有限位作用,造成较长的钢筋插入后容易出现将筒体插破的现象,从而影响套管的灌浆,而且现有灌浆套筒在灌浆完成时,会喷出大量的浆料,造成浆料不必要的浪费。另外,现有灌浆套筒在灌浆后,套筒与钢筋之间连接能力较弱,从而造成构件之间该处的结合力不足,影响建筑整体的抗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钢筋对套筒造成破坏,并减少灌浆完成后浆料流出量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套在预留钢筋外周,在所述套筒本体上设置有灌浆孔和排气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本体内、靠近排气孔一端设置有向径向凸起的环形限位键,所述环形限位键两侧的腔体通过环形限位键上的限流开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其所述环形限位键分为至少两段且以套筒本体轴心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其在所述套筒本体尾端、套筒本体与预留钢筋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其在所述套筒本体内壁、沿套筒本体的轴向设置有若干向径向凸起的剪力键,所述剪力键端面与预留钢筋之间留有一定间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其所述套筒本体内的若干剪力键沿套筒本体轴向等间距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其每个剪力键分为至少两段且以套筒本体轴心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筒本体内壁设置的环形限位键,能够对插入套筒内的钢筋进行有效限位,从而避免钢筋对套筒造成破坏而影响灌浆质量,而且环形限位键的设置还能减小套筒内浆料流向排气孔的通量,有效避免浆料在灌浆完成后由排气孔大量喷出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另外,通过在套筒本体内壁设置剪力键,从而有效增加灌浆后套筒与钢筋之间的连接能力,提高构件之间的结合力,加强建筑整体的抗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中标记:1为套筒本体,2为预留钢筋,3为灌浆孔,4为排气孔,5为剪力键,6为弹性橡胶密封环,7为环形限位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1,所述套筒本体1套在预留钢筋2外周,在所述套筒本体1上设置有灌浆孔3和排气孔4,在所述套筒本体1内壁、沿套筒本体1的轴向设置有若干向径向凸起的剪力键5,所述套筒本体1内的若干剪力键5沿套筒本体1轴向等间距布置,所述剪力键5端面与预留钢筋2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在所述套筒本体1尾端、套筒本体1与预留钢筋2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密封环6。
如图2所示,每个剪力键5分为至少两段且以套筒本体1轴心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剪力键分为四段,通过剪力键的设置,能够增加钢筋与构件的连接能力。
如图3所示,在所述套筒本体1内、靠近排气孔4一端设置有向径向凸起的环形限位键7,所述环形限位键7两侧的腔体通过环形限位键7上的限流开口连通,所述环形限位键7分为至少两段且以套筒本体1轴心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限位键分为四段,通过在套筒本体内壁设置的环形限位键,能够对插入套筒内的钢筋进行有效限位,从而避免钢筋对套筒造成破坏而影响灌浆质量,而且环形限位键的设置还能减小套筒内浆料流向排气孔的通量,有效避免浆料在灌浆完成后由排气孔大量喷出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