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辅助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悬挑槽钢预埋环及制作该预埋环的设备。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因施工需要,外架常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每段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4m。悬挑架依附的建筑结构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不得依附在砖混结构或石结构上。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其节点应螺栓联结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与建筑结构的固定方式应经设计计算确定。适应范围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
按照施工规范,规定悬挑式脚手架的型钢末端的锚固环,其间距不得小于200mm,否则锚固环就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如何将锚固环的间距准确控制,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悬挑槽钢预埋环及制作该预埋环的设备,能够准确的控制尺寸。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挑槽钢预埋环,包括至少两个锚固环和两个连接杆,所述锚固环平行设置,所述锚固环为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锚固环的开口端悬空,所述两个连接杆分别平行固定在锚固环的封闭端。
一种制作所述悬挑槽钢预埋环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底座、至少两个支柱和定位件;所述支柱的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定位件上,所述定位件所在平面与底座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两对平行的定位块,每对定位块上至少有两个定位杆,两对定位块上的定位杆一一对应,同一定位块上的两个定位杆的间距与两个锚固环的设定间距相匹配,所述定位件的宽度与锚固环的开口宽度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底座为槽钢。结构简单选材容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支柱为U型钢,所述U型钢的开口向下,所述U型钢的开口端连接在底座上,所述U型钢的封闭端与定位件相连。选用锚固环做支柱,结构简单,选材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定位件为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定位件为两个平行的定位钢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每个定位钢条上具有一对定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每对定位块上的定位杆为具有卡槽的杆件。用于卡持预埋环上的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定位杆包括两个V型设置的杆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杆件为钢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对悬挑式脚手架型钢锚固环的尺寸进行控制,方便快捷,可周转使用。能够快捷的制作出预埋环,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制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预埋环,包括两个锚固环1和两个连接杆2,所述锚固环1平行设置,所述锚固环1为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锚固环1的开口端悬空,所述两个连接杆2分别平行焊接在锚固环1的封闭端。本实施例的连接杆2为钢筋。两个锚固环1的间距为200mm。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制作悬挑槽钢预埋环的设备,包括底座3、两个支柱4和两个定位件5;本实施例的支柱4为U型钢,所述U型钢的开口向下,所述U型钢的开口端连接在底座3上,所述U型钢的封闭端焊接在定位件5上,本实施例的定位件5为定位钢条,两个定位件5所在平面与底座3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定位件5上设有两对平行的定位块,每对定位块上有两个定位杆51,两对定位块上的定位杆51一一对应,同一定位块上的两个定位杆51的间距与两个锚固环1的设定间距200mm相匹配,所述定位件5的宽度与锚固环1的开口宽度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底座3为槽钢。结构简单选材容易。
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5可以选用钢板,也能实现定位。
每个定位钢条上具有一对定位块。定位钢条上的定位杆51为两个V型设置的钢筋杆件。用于卡持预埋环上的连接杆2。
使用时,将两个锚固环1的开口向下,倒扣在定位块上,两个锚固环1分别置于钢筋杆件外侧,能够确保两个锚固环1的间距大于200mm,再放2个锚固环1的连接杆2在钢筋杆件的V型槽内,即可进行精确施焊,使得每次焊接都能确保锚固环1距离大于200mm,简单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