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735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不断的建设,建筑的地下空间也不断增大,地下室外墙高度不断增高,由于地下室外墙的埋深日趋增加,地下室外墙防水工程量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施工难度也不断增大,传统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因为施工工期长、工程费用高、防水可靠性差等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超高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解决传统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存在的施工工期长、工程费用高和防水可靠性差等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包括:

涂设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胶层;

覆设于所述防水胶层的第一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通过所述防水胶层粘结于所述地下室外墙;以及

间隔压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的压条。

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水胶层和防水卷材层相结合的防水结构,具有连接牢固可靠,防水效果好,可从根本上防止外墙防水蹿水等质量问题,且利用压条压设固定防水卷材层,防止了防水卷材层因地下室外墙过高而自重大引起脱落的问题,确保防水卷材层铺贴牢固稳定。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节省人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等优势。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条处覆盖有第二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通过热熔连接。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的接缝处铺设有防水卷材附加层,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位于所述防水胶层和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胶层采用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而成。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条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于所述地下室外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立体结构中去除部分结构层以露出其下覆盖的结构层的示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适用于超高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施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将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超高外墙防水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防水效果好,可从根本上防止外墙防水蹿水等质量问题,节省人工,缩短工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包括防水胶层21、第一防水卷材层22和压条23,防水胶层21涂设在地下室外墙10的外表面,在地下室外墙10的外表面全面涂覆防水胶层21,使得防水胶层21覆盖于地下室外墙10的外表面,第一防水卷材层22覆设于防水胶层21上,该第一防水卷材层22通过防水胶层21粘结于地下室外墙10,由于地下室外墙10高度较高时,防水卷材层粘结后会由于自身的自重而产生脱落的现象,进而影响防水效果,故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条23对第一防水卷材层22进行加固,该压条23间隔压设于第一防水卷材层22上,即沿着第一防水卷材层22的外表面间隔的设置横向的压条23,该压条23与地下室外墙10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胶层21和第一防水卷材层22相结合起到防水作用,该防水胶层21既具有防水功能,有具有粘结功能,该防水胶层21能够将第一防水卷材层22牢固地粘结在地下室外墙10上。结合压条23的设置,对第一防水卷材层22起到了加固的作用,使得第一防水卷材层22能够稳定地覆设于地下室外墙10上,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压条23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于地下室外墙10,该紧固件需要穿设第一防水卷材层22,会使得紧固件穿设处易产生渗水现象,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压条23上覆盖有第二防水卷材层24(图2显示为将第二防水卷材层24部分截除的状态,其是为了将压条露出),在实际施工时,该第二防水卷材层24将压条23完全覆盖,第二防水卷材层24的端部置于第一防水卷材层22上,该第二防水卷材层24的端部与第一防水卷材层22通过热熔连接,实现了紧密无缝隙的连接,确保防水效果。

对于地下室外墙10上结构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特殊防水处理,即增加一层防水卷材附加层25,比如地下室外墙10的施工缝、膨胀加强带以及导墙,在地下室外墙10的接缝处铺设防水卷材附加层25,在施工缝处铺设防水卷材附加层25,在膨胀加强带处铺设防水卷材附加层25,在导墙防水施工前铺设防水卷材附加层25,该防水卷材附加层25铺设于防水胶层21上,防水卷材附加层25位于防水胶层21和第一防水卷材层22之间,使得在地下室外墙10的防水薄弱地方,设置有两层防水卷材层,起到了双重防水的效果。铺设完成防水卷材附加层25之后,再于防水胶层21和防水卷材附加层25上铺设第一防水卷材层22。

防水胶层21采用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而成,第一防水卷材层22、第二防水卷材层24和防水卷材附加层25采用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地下室外墙10的表面施工完压条后,再于地下室外墙10的外表面覆设保温层11,通过保温层11将防水结构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在施工时,需先对地下室外墙的表面进行清扫,先利用角磨机对地下室外墙10的表面进行打磨,并用刚毛刷清扫地下室外墙墙面,去除表面杂物,将表面空鼓处已风化的混凝土凿除并清理干净,保证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墙面的粘结强度。清扫完墙面后,在对地下室外墙的墙面进行修补找平,对地下室外墙上局部凹凸不平处、裂缝处进行润湿,并采用专用砂浆进行修补处理,砂浆水灰比为1∶4,保证墙面平整。对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热,使用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专用加热摊铺机,整个加热过程均需及其角部保证非固化橡胶沥青受热均匀,防止局部硬化,非固化橡胶沥青加热温度不得高于200℃,也不得低于180℃。利用喷涂喷枪距墙面500mm处,将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地下室外墙上,在喷涂时,该喷枪与墙面形成锐角夹角,该锐角夹角为30°至45°之间,经过往返均匀喷涂1次,喷枪沿着之字形轨迹喷涂,保证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的厚度不小于2mm。对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缝隙、膨胀加强带和导墙铺设防水卷材附加层,根据需要尺寸裁剪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两人手持卷材由下至上铺贴卷材,另一人以手持压辊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该防水卷材附加层铺贴完成后,在对地下室外墙的墙面铺设第一防水卷材层,依据需要的尺寸裁剪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同样由两人手持卷材由下至上铺贴卷材,另一人以手持压辊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相邻接的两幅第一防水卷材层相互搭接的宽度大于等于100mm,且搭接处采用热熔封边,将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趁热使得上方卷材牢固粘结到下方卷材上,以边缘积出沥青为度,末端用抹子加热封实,形成严密的防水卷材层。而后在利用压条对防水卷材层进行加固,压条采用金属压条,相邻两个金属压条间距不得大于5m,先进行白灰放线,然后使用钢钉射枪对金属压条进行钉压,将金属压条紧固于地下室外墙上,再于金属压条上铺贴一层第二防水卷材层,该第二防水卷材层的宽度为500mm,确保水不能沿钢钉进入卷材底部,该第二防水卷材层与第一防水卷材层采用热熔连接,形成了严密的防水结构。第一防水卷材层的收头也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容错率高,可有效解决超高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卷材粘贴不牢易脱落,地下室外墙防水层蹿水渗水等问题。

采用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SBS自粘聚合物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相结合的防水结构,防水效果好,可从根本上防止地下室外墙防水质量问题,节省人工,锁定施工工期。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