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陡坡台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799阅读:3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陡坡台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阶,具体涉及的是水工行业陡坡的台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兴建许多的水工大坝,其中涉及许多边坡、廊道等需要构建斜坡台阶之处。受边坡坡度、地质条件、坝型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台阶坡度有时需要设计的很陡(>45°),有时甚至会达到60°左右,此时采用简单的减少台阶宽度适应陡坡台阶坡度的方法会使得台阶宽度过窄,人行走在上面时只能有部分甚至一半脚掌着地,加上施工期台阶上沙子、碎石等杂物多,这种情况下极易滑倒,构成巨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工陡坡的台阶,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效益显著和结构美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人工陡坡台阶,包括有沿陡坡倾斜向上且位于两侧的外侧台阶踏板,外侧台阶踏板的内侧设有内侧台阶踏板,内侧台阶踏板的内侧设有中间台阶踏板,内侧台阶踏板分别与外侧台阶踏板以及中间台阶踏板错步设置,外侧台阶踏板、内侧台阶踏板和中间台阶踏板的上表面由内而外呈向上倾斜的形状,并在坡角处呈水平形状。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外侧台阶踏板、内侧台阶踏板和中间台阶踏板的上表面由内而外呈向上倾斜7-15°的形状。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陡坡的坡度角为45-60°。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内侧台阶踏板的板面与坡面位置都位于两级外侧台阶踏板间距中点处,所述中间台阶踏板的板面与坡面位置都位于两级内侧台阶踏板间距中点处。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内侧台阶踏板与相邻外侧台阶踏板以及相邻中间台阶踏板的板面高度差为0.1-0.2m。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相邻两级所述外侧台阶踏板、内侧台阶踏板和中间台阶踏板的高度差为0.2-0.4m。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外侧台阶踏板的长度为0.45-0.55m。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中间台阶踏板的长度为0.3-0.6m。

前述的人工陡坡台阶,所述外侧台阶踏板、内侧台阶踏板和中间台阶踏板的坡角和尖角处都采用圆角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向上的台阶形式后(如图6所示),由于倾角很小(10°左右),没有颗粒物时也不会带来不便,当有砂石、土等颗粒物存在时,它们会由于倾角的存在落入台阶坡面底部,从而利用了这部分颗粒物垫高台阶,使得鞋底向水平方向靠近,使得工作人员的行走更加顺畅,而且由于倾角的存在,工作人员在行走时难免会靠后些,客观上使得后方的颗粒被踩到的概率和力度增加,即使形成了块体也会有很大可能被踩碎,从而减小了后续打扫、清理的难度,在坡角处将台阶表面放平则增加了坡角角度,既降低了工作人员被划伤的可能性,又能起到保护坡角不被踩坏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外侧台阶踏板与内侧台阶踏板错步布置,且相互位于踏板间距中点处,因此在同类型台阶高度为0.3m的条件下,相邻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踏板间距为0.15m,即每步需上下0.15m,为正常人上下一级台阶的一般高度,同时,在每级台阶高度为0.3m时,台阶宽度由坡度换算得到。高坝陡坡的坡度可达到50°左右(如图2),此时台阶宽度约为0.25~0.3m,可以满足正常人脚长所需。而在陡坡内布置常规台阶时,为满足台阶高度0.15m,结合坡度换算出台阶宽度仅为0.13~0.15m,正常人在台阶上行走时仅有一半的鞋底能与台阶接触,另外一半鞋底则需悬空,因此常规的台阶布置会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故而与常规的台阶布置相比,采用错步布置的台阶踏板对陡坡内的作业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本实用新型的每级台阶的坡角和尖角处都采用圆角处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生擦伤等问题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采用圆角处理的台阶细部图;

图5为普通台阶表面颗粒分布;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台阶表面颗粒分布;

附图标记说明:1-外侧台阶踏板,2-内侧台阶踏板,3-中间台阶踏板,4-坡角,5-尖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人工陡坡台阶,如附图1-4所示,包括有沿陡坡倾斜向上且位于两侧的外侧台阶踏板1,外侧台阶踏板1的内侧设有内侧台阶踏板2,内侧台阶踏板2的内侧设有中间台阶踏板3,内侧台阶踏板2分别与外侧台阶踏板1以及中间台阶踏板3错步设置,外侧台阶踏板1、内侧台阶踏板2和中间台阶踏板3的上表面由内而外(从靠近陡坡表面的一侧向远离陡坡表面的一侧)呈向上倾斜的形状,并在坡角4处呈水平形状。

所述外侧台阶踏板1、内侧台阶踏板2和中间台阶踏板3的上表面由内而外呈向上倾斜7-15°的形状(最优的是10°)。

所述陡坡的坡度角为45-60°。

所述内侧台阶踏板2的板面与坡面位置都位于两级外侧台阶踏板1间距中点处,所述中间台阶踏板3的板面与坡面位置都位于两级内侧台阶踏板2间距中点处。

所述内侧台阶踏板2与相邻外侧台阶踏板1以及相邻中间台阶踏板3的板面高度差为0.1-0.2m(最优的是0.15m)。

相邻两级所述外侧台阶踏板1、内侧台阶踏板2和中间台阶踏板3的高度差为0.2-0.4m(最优的是0.3m)。

所述外侧台阶踏板1的长度为0.45-0.55m(最优的是0.5m)。

所述中间台阶踏板3的长度为0.3-0.6m(最优的是0. 5m),当中间台阶踏板3的长度低于0.3m时,建议与内侧台阶踏板2合并。

所述外侧台阶踏板1、内侧台阶踏板2和中间台阶踏板3的坡角4和尖角5处都采用圆角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