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板阳角密拼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917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板阳角密拼型材。



背景技术:

装饰板是一种人造板材。它是用多种专用纸张经过化学处理后,用高温高压胶合剂制成的热固性层积塑料,板面具有各种木纹或图案,光亮平整,色泽鲜艳美观,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耐热、耐寒、防火等良好的物理性能。装饰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连接型材进行连接,如专利号为201120531819.2的实用新型专利,形成凹槽的两块纵板相互平行,从而使得装饰板折边嵌置于凹槽内时,两块纵板对装饰板折边的夹持力度不够,夹持力度的适应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对装饰板折边的夹持力高夹持适应性好的装饰板阳角密拼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饰板阳角密拼型材,它包括形成阳角的第一安装底板和第二安装底板,所述第一安装底板的阳面中部向外设置有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靠近第一安装底板的自由端,第二夹持板靠近阳角拐点,所述第二安装底板的阳面中部向外设置有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第三夹持板靠近第二安装底板的自由端,第四夹持板靠近阳角拐点,其中第一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夹持板和第四夹持板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形成第一夹持槽,第三夹持板与第四夹持板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板和第四夹持板之间设置有阳角过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上段的第一夹持段以及下段的弹性段;

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上段的阳角过渡板连接段、中段的第二夹持段以及下段的支承段,中段的第二夹持段高度与第一夹持板的上段的第一夹持段高度对应,下段的支承段与第一夹持板的下段的弹性段高度对应。

第一夹持段与弹性段相切,所述第一夹持段的顶部指向阳角拐角处的一面为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一夹持段指向阳角拐角处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锯齿,弹性段包括相切的上弹性段以及下弹性段,上弹性段的凹弧面背向阳角拐角处,下弹性段的凹弧面指向阳角拐角处,下弹性段与第一安装底板的连接处弧形过渡,所述上弹性段的凹弧面设置有波浪型的切口;第二夹持段的表面设置有指向第一夹持段的第二锯齿。

在第一安装底板和第二安装底板靠近自由端处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安装V型槽和第二安装V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饰板阳角密拼型材具有对装饰板折边的夹持力高夹持适应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第一安装底板1

第二安装底板2

第一夹持板3、第一夹持段3.1、弹性段3.2、第一锯齿3.3、切口3.4

第二夹持板4、阳角过渡板连接段4.1、第二夹持段4.2、支承段4.3、第二锯齿4.4

第三夹持板5

第四夹持板6

第一夹持槽7

第二夹持槽8

阳角过渡板9

第一安装V型槽10

第二安装V型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装饰板阳角密拼型材,它包括形成阳角的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垂直连接,即阳角为90°角,所述第一安装底板1的阳面中部向外设置有第一夹持板3以及第二夹持板4,第一夹持板3靠近第一安装底板1的自由端,第二夹持板4靠近阳角拐点,所述第二安装底板2的阳面中部向外设置有第三夹持板5以及第四夹持板6,第三夹持板5靠近第二安装底板2的自由端,第四夹持板6靠近阳角拐点,其中第一夹持板3和第三夹持板5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夹持板4和第四夹持板6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夹持板3的高度比第二夹持板4的高度低,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之间形成第一夹持槽7,第一夹持槽7用于阳角的第一安装面上装饰板折边的嵌置,第三夹持板5与第四夹持板6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8,第二夹持槽8用于阳角的第二安装面上装饰板折边的嵌置,第二夹持板4和第四夹持板6之间设置有圆弧面的阳角过渡板9。

在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靠近自由端处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安装V型槽10和第二安装V型槽11,第一安装V型槽10和第二安装V型槽11用于螺丝安装。

所述第一夹持板3包括上段的第一夹持段3.1以及下段的弹性段3.2,第一夹持段3.1与弹性段3.2相切,所述第一夹持段3.1的顶部指向阳角拐角处的一面为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一夹持段3.1指向阳角拐角处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锯齿3.3,弹性段3.2包括相切的上弹性段以及下弹性段,上弹性段的凹弧面背向阳角拐角处,下弹性段的凹弧面指向阳角拐角处,下弹性段与第一安装底板1的连接处弧形过渡,所述上弹性段的凹弧面设置有波浪型的切口3.4。弹性段3.2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增加弹性,使得第一夹持段3.1在夹持装饰板折边时,能够对装饰板折边厚度尺寸略有偏差进行很好的适应,切口3.4的设置可以去除上弹性段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应力。

所述第二夹持板4包括上段的阳角过渡板连接段4.1、中段的第二夹持段4.2以及下段的支承段4.3,第二夹持段4.2的表面设置有指向第一夹持段3.1的第二锯齿4.4,中段的第二夹持段4.2高度与第一夹持板3的上段的第一夹持段3.1高度对应,下段的支承段4.3与第一夹持板3的下段的弹性段3.2高度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的宽度为127mm,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的厚度为9mm,第一安装V型槽10和第二安装V型槽11的深度为0.9mm,第一安装V型槽10和第二安装V型槽11的宽度为2.7mm,第一安装V型槽10和第二安装V型槽11分别距离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的自由端的距离为26.5mm,第一夹持板3的高度为81mm,第二夹持板4的高度为99mm,第一锯齿3.3至第二锯齿4.4的距离为17mm,下弹性段的凹弧面内径和外径分别为13mm和19mm,第二夹持板4与第四夹持板6的厚度为9mm,第一夹持板3和第三夹持板5的下弹性段外表面分别距离第一安装底板1和第二安装底板2的自由端的距离为52mm,阳角过渡板9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126mm和13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