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锯机的锯片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3181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环锯机的锯片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环锯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环锯机的锯片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环锯机是一种用来切割石材的机具,其主要是利用马达驱动主动轮旋转,接着主动轮再通过与环形锯片之间的卡接关系带动环形锯片一起旋转,使环形锯片对石材进行切割作业。

就环形锯片的组装定位来说,环形锯片是被定位在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主动轮对环形锯片施以往内推顶的力量,两个从动轮对环形锯片施以往外推顶的力量,两股力量在相互平衡的状态下,环形锯片才能顺利转动。然而在现有技术当中,当有需要进行维修时,两个从动轮是个别进行拆卸及安装,在安装完成之后还得分别对两个从动轮的位置进行调整,一旦其中一个从动轮的位置出现偏差,环形锯片可能就无法顺利转动,甚至容易造成结构方面的损坏。由此可知,前述现有技术具有拆装麻烦及组装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锯机的锯片定位机构,其在组装之后能保持良好的精度,并且方便拆装来增加维修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应用于一环锯机,该环锯机包含有一驱动源、一环形锯片及一主动轮,该环形锯片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背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具有一定位环槽,该主动轮连接该驱动源且卡接于该环形锯片的内环面,使得该主动轮能被该驱动源所驱动而带动该环形锯片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包含有一护盖、两个相对的第一从动轮、两个相对的第二从动轮,以及一调整组件。该护盖可沿着该环形锯片的径向移动地组装于该驱动源的外周面且罩设于该环形锯片的一部分;该两个第一从动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护盖且位于该主动轮的两相对侧,并卡接于该环形锯片的第一侧面的定位环槽内,使得该两个第一从动轮能被该环形锯片所带动而转动;该两个第二从动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护盖且位于该主动轮的两相对侧,并抵接于该环形锯片的第二侧面,使得该两个第二从动轮能被该环形锯片所带动而转动;该调整组件设于该护盖,用以驱使该护盖沿着该环形锯片的径向相对该环形锯片移动。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在组装时利用该调整组件来调整该护盖的位置,使该第一、第二从动轮能随着该护盖的位移而同步到达定位,并不需要针对单一从动轮进行调整,如此在完成组装的后即能保持良好的精度,若遇到维修时,只要拆下该护盖就能同时取下该第一、第二从动轮进行更换,因此能够达到容易拆装及维修方便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护盖具有一主动轮槽与两个导杆孔,该主动轮槽用以容纳该主动轮,该两个导杆孔位于该主动轮槽的两相对侧,该护盖通过该两个导杆孔分别可位移地套设于一导杆,该两个导杆相对地固定于该驱动源的外周面。从而,该护盖即能利用该两个导杆来增加作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护盖具有一容置槽,该调整组件具有一固定板、一旋钮及两个弹性件,该固定板可位移地设于该护盖的容置槽内且具有一调整螺孔,该旋钮具有一旋钮头与一连接该旋钮头的调整螺杆,该旋钮头位于该护盖的容置槽外,该调整螺杆螺设于该固定板的调整螺孔,该调整螺杆的一端连接该旋钮头,该调整螺杆的另一端抵靠于该容置槽的槽壁,该两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该固定板,该两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该容置槽的槽壁。从而,当转动该旋钮时即能利用该调整螺杆与该固定板之间的螺设关系来驱动该固定板移动,接着该固定板再推挤该两个弹性件,使该两个弹性件再进一步推动该护盖,使该护盖沿着该环形锯片的径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护盖还具有两个第一固定孔,该固定板还具有两个第二固定孔,该两个第二固定孔位于该调整螺孔的两相对侧,该调整组件还具有两个固定件,该两个固定件的一端穿设于该护盖的第一固定孔,该两个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板的第二固定孔,该两个弹性件分别套设于一该固定件,使得该两个弹性件通过该两个固定件获得固定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锯片定位机构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系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的环锯机的立体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的环锯机的局部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的前视图。

【符号说明】

10环锯机 12把手

14驱动源 16主动轮

18环形锯片 181第一侧面

182第二侧面 183定位环槽

20锯片定位机构 30护盖

31第一盖体 32第二盖体

33容置槽 34第一固定孔

36导杆孔 37导杆

38主动轮槽 40第一从动轮

50第二从动轮 60调整组件

61固定板 62第二固定孔

63调整螺孔 64旋钮

65旋钮头 66调整螺杆

67扣件 68固定件

69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及2,图中所示的环锯机10包含有一把手12,把手12的前端接设有一驱动源14,驱动源14的前端连接一主动轮16,主动轮16卡接于一环形锯片18的内环面,使得主动轮16能被驱动源14所驱动而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环形锯片18一起转动,其中的环形锯片18具有一第一侧面181与一背对于第一侧面181的第二侧面182(如图6所示),第一侧面181具有三条相互并排的定位环槽183。

请再参阅图3至4,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20包含有一护盖30、两个相对的第一从动轮40、两个相对的第二从动轮50,以及一调整组件60。

护盖30具有一第一盖体31与一第二盖体32,第一盖体31位于环形锯片18的第一侧面181的上方,第二盖体32位于环形锯片18的第二侧面182的下方,第一、第二盖体31、32之间相互对接,使得护盖30罩设于环形锯片18的一部分。再如图4所示,第一盖体31的外周缘在中央位置具有一容置槽33,容置槽33的槽壁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固定孔34,第一盖体31的内周缘在中央位置具有两个相对的导杆孔36,导杆孔36的轴向平行于第一固定孔34的轴向,同时也平行于环形锯片18的径向,护盖30通过两个导杆孔36分别套设于一导杆37,两个导杆37相对地固定于驱动源14的外周面,如图1及2所示,使得护盖30能沿着两个导杆37的轴向(也即环形锯片18的径向)相对环形锯片18移动。此外,第二盖体32的内周缘在中央位置具有一主动轮槽38,主动轮槽38位于第一盖体31的两导杆孔36之间,用以容纳主动轮16。

两个第一从动轮40安装于护盖30的第一盖体31的两端而位于主动轮16的两相对侧,两个第一从动轮40卡接于环形锯片18的第一侧面181的定位环槽183内,如图1、2及6所示,并通过护盖30的位移对环形锯片18施以往外推顶的力量,使得环形锯片18被定位在主动轮16与两个第一从动轮40之间。从而,环形锯片18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两个第一从动轮40转动。

两个第二从动轮50安装于护盖30的第二盖体32的两端而位于主动轮16的两相对侧,两个第二从动轮50抵靠于环形锯片18的第二侧面182,如图6所示,使得两个第二从动轮50能对环形锯片18提供支撑效果,并且能被环形锯片18所带动而跟着环形锯片18一起转动。

调整组件60具有一固定板61与一旋钮64,如图4及5所示,固定板61设于护盖30的第一盖体31的容置槽33内且具有两个第二固定孔62与一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孔62之间的调整螺孔63,旋钮64具有一旋钮头65与一调整螺杆66,旋钮头65的一端位于护盖30的容置槽33外,旋钮头65的另一端位于护盖30的第一盖体31的容置槽33内,调整螺杆66螺设于固定板61的调整螺孔63内且通过一扣件67来避免跟固定板61产生脱离,调整螺杆66的一端连接旋钮头65,调整螺杆66的另一端抵靠于护盖30的容置槽33的槽壁。此外,调整组件60还具有两个固定件68与两个弹性件69,两个固定件68的一端穿设于护盖30的第一固定孔34,两个固定件68的另一端穿设固定于固定板61的第二固定孔62内,两个弹性件69分别套设于一固定件68,两个弹性件69的一端抵接于固定板61,两个弹性件69的另一端抵接于护盖30的容置槽33的槽壁。从而,当转动旋钮64时即能利用调整螺杆66与固定板61之间的螺设关系来驱动固定板61沿着调整螺杆66的轴向移动,接着固定板61再推挤两弹性件69,使两弹性件69再进一步推动护盖30,使护盖30沿着环形锯片18的径向移动。

由上述可知,当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定位机构20遇到需要维修的状况时,先将两个导杆37从驱动源14的外周面拆下,在拆下两个导杆37之后再将护盖30连同第一、第二从动轮40、50一起取下,此时即可针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整个拆卸过程相当的简单方便,因而能够达到增加维修便利性的目的。在维修完成之后,同样利用两个导杆37将护盖30组装于驱动源14,接着再利用调整组件60来进一步调整护盖30的位置,使两个第一从动轮40确实卡接于环形锯片18的定位环槽183内,并且对环形锯片18施以往外推顶的力量来完成环形锯片18的定位,此时两个第二从动轮50也会随着护盖30的位移来调整对环形锯片18的支撑位置,整个组装调整过程是一次到达定位,并不需要如现有技术对单一从动轮进行个别安装及调整,如此不但可以增加拆装及维修的便利性,同时在完成组装之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