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407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属于受弯构件,对其进行加固主要是提高其抗弯承载力,以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目前,已存在多种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梁式受弯构件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及增设支点加固法等等。

现有的加固方式有增大截面法、碳纤维加固法和粘贴钢板法,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加固,加固工程量过大,加固结合面上容易出现纵向脱开的现象,仅对钢筋混凝土梁上面或下面进行加固,整体结构强度低,抗弯能力依旧不明显,长期可靠性较差,不利于保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包括压块主体、钢筋混凝土梁本体和锚栓本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两端固定在墙体上,钢筋混凝土梁本体由混凝土填充体、架立筋、箍筋、弯起钢筋、弯起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上部表面铺设有上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下部表面设有钢筋网,钢筋网底面设有下钢板,下钢板下方设有若干膨胀螺钉,若干膨胀螺钉自下而上依次穿过下钢板和钢筋网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上,所述下钢板两端均设有压块主体,下钢板卡设在两个压块主体之间,压块主体上设有止滑块,锚栓本体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钢板、钢筋混凝土梁本体、压块主体、止滑块连接锁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受力钢筋配置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底部,所述弯起钢筋和弯起钢筋是由纵向钢筋弯起形成的,架立筋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且放置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的箍筋内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钢板通过若干带有两个插脚的U型锚栓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上,U型锚栓的两个插脚嵌插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紧螺母与止滑块之间设有弹性垫圈,锁紧螺母内壁设有内螺纹,锚栓本体底端表面设有外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剪力,整体承载力高,上钢板通过若干U型锚栓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上,增强了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上部的加固强度;钢筋网和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本体下部的连接,增强了钢筋混凝土梁本体底部的加固强度;通过锚栓本体及压块主体将上钢板与钢筋网、下钢板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实现了对钢筋混凝土梁本体的加固效果,增强钢筋混凝土梁本体加固的结构强度,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本体的抗弯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块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弯起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垫圈、2-锁紧螺母、3-膨胀螺钉、4-钢筋网、5-下钢板、6-压块主体、7-止滑块、8-外螺纹、9-墙体、10-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1-锚栓本体、12-U型锚栓、13-上钢板、14-混凝土填充体、15-架立筋、16-箍筋、17-弯起钢筋、18-弯起钢筋、19-纵向受力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包括压块主体6、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和锚栓本体11,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两端固定在墙体9上,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由混凝土填充体14、架立筋15、箍筋16、弯起钢筋17、弯起钢筋18和纵向受力钢筋19组成,其中:所述纵向受力钢筋19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梁内产生的拉力,因此,纵向受力钢筋19配置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底部受拉区;所述弯起钢筋17和弯起钢筋18是由纵向钢筋弯起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及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两端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所述架立筋15的主要作用时固定箍筋16保证其正确位置,并形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架立筋15一般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19且放置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的箍筋16内的两侧;所述箍筋16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并与其它钢筋绑扎或焊接成一个整体性好的空间骨架,便与混凝土填充体14浇灌成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剪力,整体承载力高。

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上部表面铺设有上钢板13,上钢板13通过若干带有两个插脚的U型锚栓12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上,U型锚栓12的两个插脚嵌插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上表面,使上钢板13与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连接。

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下部表面设有钢筋网4,钢筋网4底面设有下钢板5,下钢板5下方设有若干膨胀螺钉3,若干膨胀螺钉3自下而上依次穿过下钢板5和钢筋网4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上,实现钢筋网4和下钢板5与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的连接。

所述下钢板5两端均设有压块主体6,下钢板5卡设在两个压块主体6之间,压块主体6上设有止滑块7,锚栓本体11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钢板13、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压块主体6、止滑块7连接锁紧螺母2,锁紧螺母2与止滑块7之间设有弹性垫圈1,所述锁紧螺母2内壁设有内螺纹,锚栓本体11底端表面设有外螺纹8,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8实现锁紧螺母2与锚栓本体11的连接,通过锚栓本体11及压块主体6将上钢板13与钢筋网4、下钢板5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实现了对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的加固效果,增强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加固的结构强度,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本体10的抗弯能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